"

五国相王

"

  五国相王,指的是战国中期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王权威的彻底消失。

五国相王

五国相王——周朝天子权威的彻底消失

五国相王是什么意思?

  五国相王,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中叶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朝天子权威的彻底消失。

  战国早期,各国之中仅有楚国、越国及後来的魏国称王。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敌意。楚国立即出兵攻打齐国徐州,希望齐国取消王号。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一时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齐国对于中山国的王号不满,曾试图联合燕国、赵国攻击中山国以迫使其去王号。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五国相王是哪五国?为什么不称天子

  五国相王,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中叶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朝天子权威的彻底消失。

image.png

  战国早期,各国之中仅有楚国、越国及后来的魏国称王。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image.png

  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敌意。楚国立即出兵攻打齐国徐州,希望齐国取消王号。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一时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齐国对于中山国的王号不满,曾试图联合燕国、赵国攻击中山国以迫使其去王号。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五国相王是什么意思?五国相王是哪五个国家?

  五国相王,指的是战国中期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王权威的彻底消失。

blob.png

  战国早期,各诸侯国之中仅有楚国、越国及后来的魏国僭越称王。

  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敌意。楚国立即出兵攻打齐国徐州,希望齐国取消王号。

  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一时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

  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齐国对于中山国的王号不满,曾试图联合燕国、赵国攻击中山国以迫使其去王号。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

  简言之,魏惠王、齐威王订立了同盟条约,相互尊对方为王,这以后各国纷纷称王(僭越称王,无视周王的权威。之前各国都是诸侯国,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史称“徐州相王”。所以战国中后期的君主的谥号都是XX王,而之前的谥号都是XX公、XX侯,如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韩昭侯秦孝公等等。(吴、越、楚三国春秋时期已称王)

blob.png

  主要内容

  战国时期魏、赵、韩、燕、中山五国君主相互称王的事件。前325年,秦惠文君继魏、齐之后自称王。同年,魏惠王为拉拢韩国而尊韩威侯为王,即韩宣惠王。魏惠王、韩宣惠王带了太子入朝于赵,和赵交好关系。齐国对赵不满,派田朌率军攻赵,获胜。见到齐国势力强盛,魏惠王屈节请求和齐威王和会。

  前324年魏惠王、韩宣惠王和齐威王会于平阿,翌年,魏惠王和齐威王会于甄。为对付秦的连横策略,出任魏将的公孙衍于前323年发起“五国相王”,请魏、韩、赵、燕、中山相互称王,其目的是贯彻合纵的策略,试图以此联合五国的力量与秦、齐、楚等大国对抗。从这年起,赵、燕、中山三国君主开始称王。大国对“五国相王”取敌视态度,齐国曾以中山国小为借口,欲联合魏、赵、燕三国迫使中山君废除王号,但没有成功。

  徐州相王以后,齐国对魏国停止了进攻,但西边的秦国却并不由此而停止攻魏。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增,魏国则是阻挡它进一步向东发展的一道屏障,所以秦视魏为"腹心疾"①,因而不停地攻魏。

  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任用魏国人公孙衍为大良造。魏国为了与秦结好,把阴晋(今陕西华县东)献给秦,秦把它改名为宁秦。

  次年,公孙衍在雕阴(今陕西甘泉县南)打败魏军,将军龙贾被俘,消灭魏军8万。秦惠文王九年,秦军渡过黄河,攻占了魏国的皮氏(今山西河津县西)、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山西闻喜县西)等地①。秦惠王十年以张仪为相,是年张仪同公子华攻占魏蒲阳。

  接着张仪又劝说秦惠王将蒲阳与焦、曲沃归还给魏国,并让秦公子繇为"质"到魏国,以与魏修好。张仪与魏的和好措施,是放长线钓大鱼。不久张仪就往魏国劝说魏惠王对秦"不可以无礼"。于是"魏因入上郡、少梁,谢秦惠王"②。

blob.png

  魏上郡辖15 县,地在今陕北洛川、延安一带。少梁即今陕西韩城县,为河西重镇。秦国夺得魏河西、上郡700 里地,并攻占河东魏国一些地区,这就使秦、魏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魏国所依凭的河山之险也大部丧失。

  秦国对魏国战争的节节胜利,声威大增,于是秦惠王在魏、齐徐州相王后的第十年(公元前324 年)改元称王③。

  在齐、秦夹缝中的魏国,以自身的力量显然不能抗击秦国的进攻。

  为了抵抗秦国(也为了防备齐国),魏国必须争取韩国。

  魏惠王后元十年(公元前325年)五月,魏惠王在巫沙(韩地,在今河南荥阳北)尊韩君威侯为王,韩威侯于是更名为韩宣王。十月"郑(韩)宣王朝梁"④,韩王前往魏朝见惠王。同年,赵武灵王即位,魏惠王带着太子嗣,韩宣王也带着太子仓到赵国,在信宫朝见新王⑤,目的是结三晋之好。赵国原本与齐国相好,但是在赵肃侯二十三年(公元前327年)齐伐燕国,三晋联合救燕,赵将韩举与齐军战于桑丘,赵将战死,故魏、韩往朝武灵王,以破坏齐、赵的联合关系。

  ①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① 《史记》卷五《秦本记》。

  ②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③ 《史记》卷五《秦本记》。

  ④ 古本《竹书纪年》。

  ⑤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韩国的国力在七雄中是较弱的,魏国虽然拉拢了韩国,并未能在对抗齐、秦、楚的势力中使自己地位增强。在秦国作大良造的公孙衍,因秦惠王任用张仪为大良造,就回到魏国,惠王任为将,号为犀首。张仪为秦相后倡导连横策略,在秦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23年)与齐、楚的大臣在啮桑(今江苏省沛县东南)相会,目的是联络齐、楚,以便向魏国进攻。公孙衍在这种形势下,建议魏王广结与国。魏惠王采纳这一建议,于是在魏惠王后元十二年约集韩、赵、燕、中山5国称王,这就是战国中期的"五国相王"事件。5国中,魏、韩已先称王,在这次集会中只是对赵、燕、中山3国新尊为王,且5国相互承认为王。

  "五国相王"以前,楚早在春秋时已自己称王,齐、秦也先称王,因此,战国七大国到此时已全部称王。"五国相王"后5年(公元前318年),宋国也自称王。

  "五国相王"是魏国的一大胜利,齐国担心魏国凭借这一联盟势力对本国不利,于是加以破坏。它借口中山国小,不承认有称王的资格,提出联合赵、魏废中山王号。赵、魏没有上齐人的当,仍支持中山称王。齐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关闭同中山国往来的通道,并提出割平邑给燕、赵,让它们一同出兵攻中山。燕、赵也未听从齐国的计谋。齐国破坏"五国相王"结成的联盟终未得逞①。

  中山国在当时是个中等国家,齐国反对中山称王的理由就是"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②其后称王的宋国,亦是个二等国家。像这样的二等国家都称了王,说明周天子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已大幅衰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弱国无外交矣 魏国主导“五国相王”背后的无可奈何

  自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齐威王“徐州相王”以后,魏国和齐国的矛盾开始缓和,而西边的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强大后,开始连续进攻魏国,从前333年开始到前329年,秦国完全收复了河西失地,并威胁河东。前325年,为了缓和秦魏矛盾,在张仪的控制下,韩魏宣布与秦结盟,并在同年在龙门参加秦惠文王的称王仪式。

  前323年,三大强国秦楚齐在齧桑会盟。会上秦相张仪宣布魏国是秦国之魏国,非齐楚之魏国,但秦不介意齐楚也寻找自己的魏国。张仪的声明,得到了齐楚的一致反对。因为齐楚两国都想控制魏国作为对抗其他强国的辅助力量。张仪本想使秦国独占魏国,但是齐楚两国不答应,张仪也无可奈何,秦国还不敢同时得罪齐楚两个大国。

·12.jpg

  魏国虽然衰弱,但本身并不是真心要和秦国联盟,只是打不过而已,当然魏国也不愿意听楚、齐摆布,自己实力又不够,于是在公孙衍的策划下,魏国开始拉拢一些国家结盟,橄榄枝就是“王号”。在魏国的策动下,中山国,赵国,燕国也开始了称王,并互相承认,这样加上已经称王的韩国和魏国,史称“五国相王”。魏国就是要联合五国以自保,用秦制齐、楚,同时用齐、楚来制秦,维护本国利益。

  齐、楚、秦三强知道五国联合的目的,认为五国的联合是对自己的威胁。

blob.png

  为了破环五国的联合,齐国借口中山国小,不承认它有称王资格,同时派人勒令燕赵两国给我发兵攻打中山,后来在说客的劝说下才放弃了打中山。

  楚国和齐国一样,不希望看见众弱合在一起对抗大国,由于是魏国的挑头,楚国的反应是直接干涉魏国的内政,强迫魏国立亲楚的公子高为太子(公子高是魏国送给楚国的人质)。为了配合这个行动,楚相昭阳率兵在襄陵(河南睢县),将魏国打得大败,并夺得八个邑。秦国的反应也是直接发兵,秦军攻打魏国,攻占了魏国的曲沃(山西闻喜东北)和平周(今山西介休西)。

  魏国接连战败,内政也受到楚国干涉,在这种情形下,魏惠王云“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看到称王遭到齐、楚、秦三国的反对,再看到魏国的惨败,赵雍(后来的赵武灵王)就后悔跟着魏国称王起哄了。他认为赵国实力不济,与“王”的称号不符,自觉有名无实,于是放弃了“王”的称号而称“君”。与赵国的务实相反,前318年,宋国开始称王。

·12.jpg

  墨雨曰:魏国在三大强国之间的摇摆外交虽然最终失败,但却是魏国为了维护主权的尝试与努力。对于弱国而言,在强国间夹缝生存是不容易的,因此外交上的灵活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从前的郑国,现在的韩国与魏国都是如此,无可厚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五国相王”中最会玩的中山国 国力弱小却热衷于称“王”

  公元前323年,魏国权臣公孙衍发起一个倡议,联合韩,燕,赵和中山国等国的国君一起称王,虽然这个提议是为了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这让齐国深感不安,中山国的国君称王更让齐威王不能接受。

blob.png

  中山国一直以来都依附于齐国,如果五国相王的提议最终成立,中山国等于背叛了齐国,因此,齐威王声称,如果中山国称王,则自己要联合其他大国攻打中山国。

  这时张登主动请缨去见齐国权臣田婴,他对田婴说,不如首先提出让中山国称王,这样魏国和赵国会生气,攻打中山国,中山国不敌,只能废王号依附齐国。

  于是齐国同意让中山国国君称王,接着张登又去了魏国和赵国,对他们的国君说,如果他们同意中山国称王,中山国就不和齐国一起出兵攻打赵,魏。

  于是,赵国和魏国也同意中山国称王。就这样,在几个大国的支持下,中山国国君厝终于正式称王。

blob.png

  齐威王感觉自己被骗了,他没想到赵国魏国竟然真的支持中山国称王,齐国盛怒之下,关闭了与中山国之间的通道,并且以割地为条件,希望联合燕赵一起攻打中山国。

  不过,最终,凭借张登的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中山国的危机。

  公元前321年,燕易王去世,燕子哙继位,几年后,子哙把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自己则北面称臣,这引起了太子平等上层贵族的强烈不满。

  子之唆使子哙把朝中俸禄在300石以上的官员官印收回,并把他们赶出朝廷。公元前314年,太子平等人率兵攻打子之。

  燕国内乱,齐国和中山国趁乱派兵攻打燕国,这并不是中山国第一次趁火打劫

  为了纪念伐燕之战的胜利,中山王厝命人将从燕国抢来的青铜器熔化,铸造成中山王厝铁足铜鼎和中山王厝铜方壶。

  在这两件青铜器的铭文上,颂扬了中山国伐燕的战绩,告诫后代要吸取燕国子之之乱的教训,并警惕周边诸国。

  在五国相王之后,赵武灵王自认为,赵国没有那个实力称王,于是自去王号,改称君。

blob.png

  而中山王厝却正好相反,对于称王一事一直引以为荣,只是中山国的实力还不如赵国,为此断绝与齐国的友好关系,实属不智。

  伐燕之战最初是有道义上的支持,但是后来,中山国和齐国都受到了舆论谴责和战争威胁。

  中山国国运历经风雨,几经曲折,在这样生存环境中,中山国逐渐形成了趋利避害,实用主义的外交策略,这使中山国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利益,但是缺乏长期连贯性的外交策略,所以到中山国后期,它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都不太好。

  五国相王,伐燕胜利,这使中山国的国势达到了鼎峰,但也为它的亡国埋下了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五国相王事件简介,五国相王发生在什么时间

  五国相王,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中叶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朝天子权威的彻底消失。徐州相王指的是战国时期前334年魏惠王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简言之,魏惠王、齐威王订立了同盟条约,相互尊对方为王,这以后各国纷纷称王(僭越称王,无视周王的权威。之前各国都是诸侯国,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史称“徐州相王”。所以战国中后期的君主的谥号都是XX王,而之前的谥号都是XX公、XX侯,如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韩昭侯秦孝公等等。(吴、越、楚三国春秋时期已称王)

  战国时期魏、赵、韩、燕、中山五国君主相互称王的事件。前325年,秦惠文君继魏、齐之后自称王。同年,魏惠王为拉拢韩国而尊韩威侯为王,即韩宣惠王。魏惠王、韩宣惠王带了太子入朝于赵,和赵交好关系。齐国对赵不满,派田朌率军攻赵,获胜。见到齐国势力强盛,魏惠王屈节请求和齐威王和会。

  前324年魏惠王、韩宣惠王和齐威王会于平阿,翌年,魏惠王和齐威王会于甄。为对付秦的连横策略,出任魏将的公孙衍于前323年发起“五国相王”,请魏、韩、赵、燕、中山相互称王,其目的是贯彻合纵的策略,试图以此联合五国的力量与秦、齐、楚等大国对抗。从这年起,赵、燕、中山三国君主开始称王。大国对“五国相王”取敌视态度,齐国曾以中山国小为借口,欲联合魏、赵、燕三国迫使中山君废除王号,但没有成功。

  徐州相王以后,齐国对魏国停止了进攻,但西边的秦国却并不由此而停止攻魏。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增,魏国则是阻挡它进一步向东发展的一道屏障,所以秦视魏为"腹心疾",因而不停地攻魏。

image.png

  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任用魏国人公孙衍为大良造。魏国为了与秦结好,把阴晋(今陕西华县东)献给秦,秦把它改名为宁秦。

  次年,公孙衍在雕阴(今陕西甘泉县南)打败魏军,将军龙贾被俘,消灭魏军8万。秦惠文王九年,秦军渡过黄河,攻占了魏国的皮氏(今山西河津县西)、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山西闻喜县西)等地。秦惠王十年以张仪为相,是年张仪同公子华攻占魏蒲阳。

  接着张仪又劝说秦惠王将蒲阳与焦、曲沃归还给魏国,并让秦公子繇为"质"到魏国,以与魏修好。张仪与魏的和好措施,是放长线钓大鱼。不久张仪就往魏国劝说魏惠王对秦"不可以无礼"。于是"魏因入上郡、少梁,谢秦惠王"。

  魏上郡辖15 县,地在今陕北洛川、延安一带。少梁即今陕西韩城县,为河西重镇。秦国夺得魏河西、上郡700 里地,并攻占河东魏国一些地区,这就使秦、魏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魏国所依凭的河山之险也大部丧失。

  秦国对魏国战争的节节胜利,声威大增,于是秦惠王在魏、齐徐州相王后的第十年(公元前324 年)改元称王。

  在齐、秦夹缝中的魏国,以自身的力量显然不能抗击秦国的进攻。

  为了抵抗秦国(也为了防备齐国),魏国必须争取韩国。

  魏惠王后元十年(公元前325年)五月,魏惠王在巫沙(韩地,在今河南荥阳北)尊韩君威侯为王,韩威侯于是更名为韩宣王。十月"郑(韩)宣王朝梁",韩王前往魏朝见惠王。同年,赵武灵王即位,魏惠王带着太子嗣,韩宣王也带着太子仓到赵国,在信宫朝见新王,目的是结三晋之好。赵国原本与齐国相好,但是在赵肃侯二十三年(公元前327年)齐伐燕国,三晋联合救燕,赵将韩举与齐军战于桑丘,赵将战死,故魏、韩往朝武灵王,以破坏齐、赵的联合关系。

  韩国的国力在七雄中是较弱的,魏国虽然拉拢了韩国,并未能在对抗齐、秦、楚的势力中使自己地位增强。在秦国作大良造的公孙衍,因秦惠王任用张仪为大良造,就回到魏国,惠王任为将,号为犀首。张仪为秦相后倡导连横策略,在秦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23年)与齐、楚的大臣在啮桑(今江苏省沛县东南)相会,目的是联络齐、楚,以便向魏国进攻。公孙衍在这种形势下,建议魏王广结与国。魏惠王采纳这一建议,于是在魏惠王后元十二年约集韩、赵、燕、中山5国称王,这就是战国中期的"五国相王"事件。5国中,魏、韩已先称王,在这次集会中只是对赵、燕、中山3国新尊为王,且5国相互承认为王。

  "五国相王"以前,楚早在春秋时已自己称王,齐、秦也先称王,因此,战国七大国到此时已全部称王。"五国相王"后5年(公元前318年),宋国也自称王。

  "五国相王"是魏国的一大胜利,齐国担心魏国凭借这一联盟势力对本国不利,于是加以破坏。它借口中山国小,不承认有称王的资格,提出联合赵、魏废中山王号。赵、魏没有上齐人的当,仍支持中山称王。齐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关闭同中山国往来的通道,并提出割平邑给燕、赵,让它们一同出兵攻中山。燕、赵也未听从齐国的计谋。齐国破坏"五国相王"结成的联盟终未得逞。

  中山国在当时是个中等国家,齐国反对中山称王的理由就是"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其后称王的宋国,亦是个二等国家。像这样的二等国家都称了王,说明周天子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已大幅衰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简言之,魏惠王、齐威王订立了同盟条约,相互尊对方为王,这以后各国纷纷称王(僭越称王,无视周王的权威。之前各国都是诸侯国,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史称“徐州相王”。所以战国中后期的君主的谥号都是XX王,而之前的谥号都是XX公、XX侯,如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韩昭侯、秦孝公等等。(吴、越、楚三国春秋时期已称王)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