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将领石珪:忠勇抗金的豪杰
2025-01-15 10:43:20

石珪,字国宝,生于金大定初年,是泰安新泰(今属山东)人,北宋学者石介的后代。他不仅继承了祖辈的学问,更拥有一副魁梧的身材和过人的臂力,自小便以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为榜样,心怀大志。在金朝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石珪以其英勇的事迹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一、聚兵自保,投身抗金

金朝末年,金王朝内部腐朽,外有蒙古进攻,还连年发动侵宋战争,导致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石珪率领乡亲据地结寨,自保一方。他深知团结的力量,主动与滕阳人陈敬宗合兵一处,共同抗击金兵。在龟蒙山,他们击败了张都统和李霸王的军队;在亳州,又打败了宋将郑元龙。这些胜利不仅鼓舞了士气,也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支持。

二、归顺蒙古,誓死抗金

随着金朝势力的逐渐衰弱,蒙古大军崛起。石珪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归顺蒙古。他派麾下刘顺前往塔什干城觐见元太祖,表达归顺之意。元太祖对石珪的归顺表示欢迎,并承诺若宋和议不成,将与石珪永结一家。后来,南宋背盟,石珪毅然决然地渡过淮河,归顺木华黎。木华黎对石珪的忠勇表示赞赏,并授予他高官厚禄。

归顺蒙古后,石珪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抗金事业。他率领军队在山东地区与金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他攻克曹州,与金将郑从宜连战数昼夜。虽然最终因粮绝援兵不至而被俘,但他在面对金宣宗的诱降时,毅然表示:“吾身事大朝,官至光禄,复能受封他国耶!”最终,石珪被金宣宗蒸杀于市,但他怡然就死,脸色不变,展现了极高的气节。

三、后世敬仰,英名永存

石珪的英勇事迹在山东一带民间广为传诵,人们敬重其为人。蒙元统一中原后,曹州为石珪立庙祭祀,雕石珪像于街头。这也是今天菏泽石人街的由来。石珪的子孙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英勇传统,在元朝时期继续为国家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刘据之祸:性格与制度的双重困境

  汉武帝晚年爆发的巫蛊之祸,以太子刘据被迫起兵、最终自尽的悲剧收场。这场祸乱的直接推手是酷吏江充,但深层原因远非江充构陷四字所能概括。从历史细节看,刘据的悲剧既源于其性格特质与权力结构的冲突,也暴露出汉武帝时期政治制度的致命缺陷。  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