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由于性格和品质上的一些弱点,加之在政治上的严重失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最终死于非命,并被诛灭三族。一代名将,死非其所,令人扼腕叹息。
公元前209年,为反抗秦王朝的残暴统治,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豪杰纷纷响应,秦王朝在做了一番垂死挣扎后退出了历史舞台。随后,群雄割据,逐鹿中原,苦战数年,最终刘邦一统天下。在这些叱咤风云的将领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一位奇男子——韩信。
萧何力荐,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出身贫寒,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苦于生计无着,在不得已时,还曾到熟人家里混饭吃。一次,韩信在城下钓鱼,有许多老妇在冲洗丝絮,其中一人见韩信饿得可怜,就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对这位老大娘表示:“我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您老人家。”老大娘听后很生气,斥责韩信:“我是可怜你是王公贵族的后代,才给你吃的,你一个大男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难道我还指望你报答我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这时的韩信内心是痛苦的,他不甘屈辱,恨不能一剑刺死对方,但又不甘心在自己的远大志向和理想没有实现的时候与这样的无名之辈同归于尽,他一定要有所作为,于是他选择了忍耐和等待。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之后,韩信的才华才被夏侯婴、萧何发现,韩信虽经他们多次推荐给刘邦,依然未受重用,一气之下离刘邦而去。萧何闻讯后心急如焚,连夜追赶,经过苦劝才将韩信追回。萧何再次向刘邦力荐韩信,经过反复争取、陈说利害,刘邦这才同意举行仪式,将韩信拜为大将。韩信拜将后,向刘邦陈述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刘邦听后大喜,自以为得信晚,对韩信言听计从,部署诸将准备出击,韩信这才有机会向世人展示他卓越的军事才华。
听信谗言,韩信与刘邦日渐疏远
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爆发。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平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却最终没有逃脱“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命运。这一切虽然主要是因为封建帝王为了巩固政权,对有威胁的功臣宿将痛下杀手以消除隐患所致,另一方面也和韩信的所作所为、为人处世不无关系。
韩信引兵东进击齐,未到平原渡口,得知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已说齐归汉,但韩信为了抢功,听从辩士蒯通的谗言,率兵渡河击齐。齐王田广惊恐,认为是郦食其欺骗了自己,便把他烹死了,然后率众降楚。这一行动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牺牲,而且断送了刘邦的特使郦食其的性命,也使刘邦背上了背信弃义的恶名。虽然韩信最终占领了齐国,消灭了楚国的援军,但君臣之间的关系却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韩信是军事上的天才,但在政治上却很幼稚。韩信平定齐国,项羽非常恐慌,就派武涉去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这时的韩信却以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为由拒绝了武涉的游说。蒯通就用相人术劝说韩信,认为他虽居臣子之位,却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险,终于说动韩信。但韩信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脱离刘邦自立为王,也没有选择做忠臣顺民,而是以齐地初定,需立王掌政以安民心为由,遣使修书请求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
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急需救援,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刘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刘邦的脚,凑近他的耳朵说:“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就此机会封他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则可能发生变乱。”刘邦经提醒也明白过来,改口骂道:“男子汉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是真王了,还做什么代理啊!”于是派张良前去封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
对于韩信这种乘人之危、逼宫似的做法,刘邦肯定是怀恨在心,君臣之间的阴影已变成了裂痕,可惜的是韩信对于危险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这之后,韩信不但没有去弥合裂痕,而是又一次加深了裂痕。
公元前202年,刘邦乘项羽无备,楚军饥疲,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约韩信从齐地(今山东),彭越从梁地(今河南东北部)南下合围楚军。韩信、彭越并未如期南下。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楚军反击,刘邦大败而归。为调动韩信、彭越,刘邦听从张良之谋,划陈(今河南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封彭越为梁王,划濉阳(今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东东阿南),为其封地,直到这时韩信、彭越才心满意足,领兵南下,聚歼楚军于垓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历时5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不知收敛,韩信最终招祸身亡
刘邦在胜利之后,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后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县东)。凭心而论,刘邦为人还算宽厚,依然将韩信封王,并没有深究韩信当年要官要地的旧账。可惜的是韩信不知收敛,终于招祸身亡。
那时韩信初到楚国,到各县乡邑巡察进出都派军队戒严,前呼后拥,排场十足,过分张扬。项羽的逃亡将领钟离昧,曾是韩信旧友,前来投奔他,韩信明知钟离昧是刘邦正在追捕的逃犯,还是收留了他。公元前201年,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韩信闻讯后感到了危险,政治上的不成熟再一次使他犹豫不决,首鼠两端。经过一番权衡之后韩信选择了卖友求荣,带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刘邦。刘邦这一次再也不能容忍这个巨大的威胁继续存在,将韩信软禁在身边,并贬为淮阴侯。
被贬之后的韩信并没有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心态,而是怨天尤人,在家中闷闷不乐、牢骚不断,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反而认为自己功高盖世,对于和绛侯周勃、颖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对同僚也缺乏起码的尊重。
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荣幸。”谁知韩信不但不领情,反而讽刺说:“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这样的人同级别,真是丢人啊!”樊哙是什么人?他既是刘邦的连襟,又是刘邦的心腹,当初在鸿门宴上还曾救过刘邦的性命,如此的人物韩信都不放在眼里,其他人更不在话下。韩信渐渐失去了大家对他的同情。
公元前196年,就在汉高祖刘邦带兵讨伐巨鹿郡守陈豨时,韩信竟然密谋杀害吕后和太子,吕后和萧何设下计谋,将韩信诱至长乐宫,以“叛乱”之名杀死了韩信,并诛其三族。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但人无完人,韩信由于性格和品质上的一些弱点,加之在政治上的严重失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最终死于非命,并被诛灭三族。一代名将,死非其所,令人扼腕叹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秀和李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详情
对张士诚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还不知道项羽为什么要扣留王陵之母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详情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详情
历史上董卓有多强大。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189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英主赵匡胤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宋朝在长期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傀儡皇帝,就是空有皇帝之名,没有作为皇帝的权力。对于傀儡皇详情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详情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详情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群雄逐鹿中原,无疑为武将的登场提供了一个大舞台。提到详情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重之际,蜀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同时详情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崇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我们每次详情
你真的了解吴三桂投降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导语:吴三桂详情
对清朝八旗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满清详情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武则天迁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武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末藩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这个时期的朱姓藩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朝藩王造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历代封建统治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之事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藩王问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七国之乱,把详情
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对于这一成语典故,和春秋末期的详情
我们都知道诛杀董卓有吕布直接的功劳,但是在董卓之死这件事情上,还有很多的谜团详情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荆州的汉详情
对淝水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做很详情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详情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详情
徐州坚守不出,朱棣遂不再理会,继续南下。三月初一,燕军进逼安徽宿州。三月初九详情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详情
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朱棣闻报南军北上,决定在南军落脚未稳之际,夺取沧详情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从山东德州,郭英、吴杰等从真定誓师北伐燕军详情
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十九日,燕军在会州(今河北省平泉县)整编,分立五军详情
滹沱河之战发生于明建文三年闰三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与建文帝军吴杰、平安部详情
你知道长平之战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战国时期,秦详情
你知道阴晋之战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说到这个阴晋之详情
慈禧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罪魁祸首,因此后世对她大都没有什么好评价,很多野史中详情
对司马昭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详情
你知道和珅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和珅的仕途顺的让人详情
说到清朝的驸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唐宪宗在位十五年,尽管有许多可以称颂的地方,但是,他还是没有实现中兴唐室的愿详情
对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中国详情
对杨玉环和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知道详情
同治皇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同治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语有云:“详情
对同治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那个详情
我们经常在各种古装的影视和武侠小说中,听到过镖师这个职业,一般人认为这是像保详情
在历代皇帝中,宋太祖赵匡胤是非常有能力的,但是他本人也是非常具有争议性的,其详情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建立大宋朝,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详情
赵匡胤的出生就伴随着不平常,那天傍晚祥云一直围绕着他母亲的房子,阵阵的异香飘详情
“知遇之恩”是指在你还没有成功或者展现自我之前,第一个赏识并提拔你的人给予你详情
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享年不到五十岁(虚岁五十)。然而,赵匡胤的死亡是详情
北宋隐士邵雍曾说宋朝有五件事是自唐虞以后从未发生过的,其中前两件发生在开国之详情
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详情
960年,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赵详情
“黄袍加身”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将时奉后周朝廷之命北详情
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的战略很正常,这是封建社会皇帝的必然选择。首先人都有自详情
秦可卿为何要领宝玉进自己卧室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详情
对宝玉在跟宝钗婚后生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红楼梦中王熙凤和王夫人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详情
为什么说王熙凤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详情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江编造玄女天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详情
神话人物孟婆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孟婆,详情
大家好,说起北静王水溶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红楼梦》里的好男人少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香菱的相关内容,不详情
且说迎春归去之后,邢夫人像没有这事,倒是王夫人抚养了一场,却甚实伤感,在房中详情
话说宝玉下学回来,见了贾母。贾母笑道:“好了,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去罢,见见详情
话说探春湘云才要走时,忽听外面一个人嚷道:“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