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的脱颖而出,所展现的大才,是偶然中趣向的必然。他是扶风(今陕西扶风)人,建安元年因为灾荒,与乡邻一同来到益州。法正来到蜀地在刘璋麾下,仅是新都(今四川新都)一县令,后来成为代理军议校尉,官职卑微才干不彰,又同乡人议论他的品行,受到诽难颇为孤立,只有别驾(州刺史的佐官)张松与他要好;刘璋的懦弱与明断不周,又使他觉察到其人难有作为,这些综合因素,感到有一种站错队的叹息!也正是这种压抑心里,滋生着重新抉择的离心倾向,这就是当初法正的困惑。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军征讨荆州,刘璋看到曹操势大,曾派阴溥为使,向曹操致意,曹操擢升刘璋为振威将军。九月,曹军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刘备败走当阳(今湖北当阳东),此刻张松作为刘璋的使者,再次求见曹操,因其貌不扬,又曹操正踌躇满志,对他极为轻视。十二月,曹操赤壁战败,张松转而去见刘备,刘备极尽地主之谊,受到厚意接待,当问及益州时,张松作以详尽介绍,并画图示范。不似《三国演义》中,先画地图后献刘备。回来后,张松诋毁曹操的同时进言说,“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于交通。”刘璋信而不疑,张松再提议以法正为使,联络刘备,正是法正这次不情愿地出行,给他带来新的契机。
法正自荆州还,私下里与张松密议,刘备有雄才,意在待机拥戴。接着,曹操派钟繇觊觎汉中张鲁,刘璋担心之际,张松又向刘璋进言,请刘备讨伐张鲁,张鲁必败又何惧曹操!刘璋马上同意,第二次派法正为使,并带四千兵迎接刘备。法正第二次来到荆州,却建议刘备,“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凭的意思)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他的这番话,正好与“隆中对”暗合,刘备深以为然。随后与庞统率领大军,与法正一同向益州进发。当月,刘备、刘璋在涪县(今四川绵阳)相遇,盛况空前。自张松见到刘备,至二刘在涪县聚会,按《资治通鉴》记载,均发生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因于张松的败露,二刘反目,刘备与张鲁对峙的霞萌关(今属四川广元)撤军,转攻涪县(今四川绵阳),当时郑度进言刘璋,坚壁清野以拒刘备,法正预料刘璋不会采纳,事实果如所料。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大败刘璋守军张任、冷苞等,直至棉竹(今四川绵竹)。刘璋令李严、费观防守,而李严、费观却率军投降,刘备进围雒县(今四川广汉北),庞统不幸中箭身亡,顿兵在雒县城下。刘备再调诸葛亮、张飞等,率荆州军朔江增援益州,张飞首战得胜,大军顺利攻占江州(今重庆)、江阳(今四川泸州)等地,占领益州东部。就在这个时候,法正以攻心战,致书劝降刘璋。《三国志·法正传》此书有全文刊载,大致内容可总结为五个要点,第一,雒县虽有万余兵力,但败军之将与疲惫之卒,与荆州军对比悬殊。若以固守,彼军兵精粮足,在土地日少,百姓困乏时,自己必先枯竭。第二,张飞等数万之众,已占据巴东全郡,犍为(今属四川乐山)、广汉(今四川广汉)两郡亦占其大半,三路并进,何以御敌?也许以为他们悬师远征,兵员、给养有限!事实上,现在荆州路途畅通,又有孙权弟与李异、甘宁等为后援,不容忽视。第三,以地域而论,荆州军已占有巴东、巴西全境,广汉、犍为亦有大半,益州之中,将军只有蜀郡,而蜀郡也只占三分之一,吏民疲惫,人心思乱,敌在远处,因战备百姓不堪重负;一旦临近,百姓又很快投降,广汉郡各县就是明显的例子。第四,鱼复(今重庆白帝城)、白水(今陕西白水),这两处水陆关隘已失,坚城已破,诸军失利,而荆州军数道并进,已深入腹心,现在坐守成都、雒县,存亡明显可见。第五,将军左右的谋士,已看清形势!各怀心事在寻找出路,那能思谋于大计,形势所迫,必不为将军尽力。书中最后也指明,“左将军从本以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建安十九年(214年)七月,相持一年之久的雒县被攻破,接着刘备兵临成都城下,诸葛亮等部也前来会合,又有马超的新加入,围城数十日,刘璋投降,益州也从此易位于刘备。
法正的这封劝降书,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它的效果,但在事实上,当时成都尚有精兵三万、财帛可支一年的条件下,刘璋不战而降,虽然有其他因素。但对待刘璋的处置,是以振威将军印信,尽还其财物,迁住公安(今湖北公安)的结果。看来,法正这封书信,也是其中作用之一,这种带有战略性的规划,是法正才能的体现。另有佐证是,刘备随后任命他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法正的突兀而起,也说明了他有关键性的作用。
法正的另一建树是,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曹操进军汉中,十一月,张鲁终于抵挡不住曹操的威势,率众投降。此时蜀中一日数惊,司马懿向曹操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征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克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也。”刘烨也说“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但曹操一心想着称王大事,敷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耶!”十二月,留夏侯渊、张郃镇守汉中,匆匆自汉中撤退,这一机会正好为刘备稳定益州,创造了条件。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法正向刘备建议,曹操降张鲁,平定汉中,不因势图巴、蜀,而夏侯渊、张郃的才略,他们不适合为国家的将帅,今乘机进攻,稳操胜券,占据汉中,重农积粮以待时机,这样“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策为刘备所重视,并付之行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刘备以法正为谋士,率军至汉中阳平关,以山地扎营,与夏侯渊等对峙。建安二十四年(218年)正月,按《三国志·夏侯渊》等传记载,刘备夜烧曹营鹿角,夏侯渊命张郃守东围,自己守南围,刘备先攻张郃,而夏侯渊分兵救援时,法正抓住时机进言刘备,命黄忠居高临下,一战斩杀夏侯渊,曹军大败,随后占有汉中。后来,曹操在争夺汉中时,曾分析说,“吾故知玄德不办如此,必为人所教也。”可见法正在汉中战役,所显示的重要性。不但如此,法正还甘冒危险说服刘备,一次临阵箭如雨下,法正意在撤退,刘备不许又无法劝阻,这时法正冲在前面,刘备要他避箭,可他说“明公亲挡矢石,况小人乎!”刘备只好撤退。三年后,刘备兵败猇亭,诸葛亮曾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刘备对法正的信任,是有疆场制胜的谋略。
自建安十六年十二月,至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八年之中,法正先后辅佐刘备占有益州和汉中,不仅为刘备解除了在荆州两面夹击的困境,而且也为以后的蜀汉立国,奠定了基础。而刘备的势力,也由此发展到顶锋。正是这样,在建安二十五年法正病故,刘备为之流涕累日。
法正的能力自不必说,但在个人品德上有瑕疵。他从刘璋阵营中脱离出来,是密谋在先,假公在后,使刘璋蒙在鼓里,仅管如他所说,“自从始初以至于终,实不藏情有所不尽,但愚暗策薄,精诚不感,以致于此耳。”虽有苦衷,但他此时有悖于道义的叛离,是一种阴谋行为,冲淡了他的重彩形象。还有,法正掌权后,“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已者数人。”更是沸沸扬扬,最后,还得诸葛亮出面打圆场。法正别样仕途的选择,在三国谋臣中,独有一帜又引人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嘉庆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一次盛大的出行狩猎活动中突然暴死,事发突然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十八路诸侯对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详情
他是神武帝高欢的第十子,也是高欢最长寿的儿子,但结局依旧没能善终,接下来趣历详情
对董卓废少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董卓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汉末年董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起三国,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布和貂蝉,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三国演义》中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舌战群儒,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刘备和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219年详情
南宋时期,社会时局十分不稳定,虽然国力不够强大,但是在文化方面还是一如从前,详情
还不知道于谦被处死后,那些奸臣的下场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为了皇帝的宝座,父子、兄弟之间不惜自相残杀,上演了一幕幕血腥往详情
说起战国时期的全能型人才,吴起应该是最优秀的一名了,他文韬武略,真正做到了出详情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功登基,又通过杯酒释兵权这一潇洒的操作大权独揽,详情
说起孙武,我们都知道他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但是关于他的身世,我们可能就不详情
隋炀帝杨广的上位之路可谓历尽波折,后世传言他是通过杀死隋文帝来继承皇位的,这详情
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中,选择的都城也就那么几个,其中北京、南京、西安、洛阳被详情
洪秀全早年间是一个屡次参加科举不中的书生,可见其脑袋也并没有聪明到哪里去,而详情
刘墉、纪晓岚、和珅三人都是乾隆时期的官员,在电视剧中见到的他们都是诙谐幽默的详情
说起明朝皇帝的评价,那还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得清的,明朝皇帝勤政的也有,昏庸详情
关羽义释曹操,很可能是改变三国格局的一件大事,那么关羽为何要这么做呢?诸葛亮详情
虽然听起来很不合理,但是太子和皇帝的势力争斗十分常见,为此历史上很多太子都被详情
三国历史中,诸葛亮作为蜀汉集团的宰相,不仅劳苦功高,还忠心耿耿,也不枉刘备当详情
说到宁平城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说到炎黄阪泉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鄱阳湖大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该说,鄱阳详情
说到东兴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详情
说到西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详情
说到牧野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详情
说到怛罗斯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长平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长平之战是历史之中的详情
说到鄱阳湖大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赤壁之战首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赤壁大战是争详情
你们知道崖山海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在我们学习我国历史的过程当详情
慈禧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罪魁祸首,因此后世对她大都没有什么好评价,很多野史中详情
对司马昭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详情
你知道和珅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和珅的仕途顺的让人详情
说到清朝的驸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唐宪宗在位十五年,尽管有许多可以称颂的地方,但是,他还是没有实现中兴唐室的愿详情
对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中国详情
对杨玉环和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知道详情
同治皇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同治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语有云:“详情
对同治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那个详情
说到古时候的科举,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举人,进士和状元,还有什么秀才什么的。详情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详情
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详情
作为国俗的冰嬉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开始表演的第一个项目叫“抢等”,即现代所谓详情
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详情
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是指因上详情
我们现在所说的元旦,指的是公元纪年法中的一年开头的第一天,已经成为法定节假日详情
茶叶的分类——按焙火程度来分类。成茶精制过程中的焙火是改变茶汤品质的重要步骤详情
6000多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带的先民就开始植茶树,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详情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详情
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中国的茶叶产量,堪称世界之最。饮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生活详情
聊斋志异《沅俗》原文 李季霖摄篆沅江[1],初莅任,见猫犬盈堂,讶之。僚属详情
聊斋志异《安期岛》原文 长山刘中堂鸿训[1],同武并某使朝鲜[2]。闻安期详情
聊斋志异《农妇》原文 邑西磁窑坞有农人妇[1],勇健如男子,辄为乡中排难解详情
聊斋志异《冤狱》原文 朱生,阳谷人[1]。少年佻达[2],喜诙谑。因丧偶,详情
聊斋志异《柳生》原文 周生,顺天宦裔也[1]。与柳生善。柳得异人之传,精袁详情
聊斋志异《僧术》原文 黄生,故家子。才情颇赡[1],夙志高骞[2]。村外兰详情
聊斋志异《胡四娘》原文 程孝思,剑南人[1]。少惠,能文。父母俱早丧,家赤详情
聊斋志异《颠道人》原文 颠道人[1],不知姓名,寓蒙山寺[2]。歌哭不常[详情
聊斋志异《阎罗薨》原文 巡抚某公[1],父先为南服总督[2],殂谢已久[3详情
林冲鲁智深武松单挑,最终获胜者不是武松而是谁?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说到豆腐的由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