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舆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心向背,意味着军心士气等。由此,这一本来与炮火硝烟相隔甚远的文化形态,却与战争过程如影随形,让瞬息万变的战场动态更加扑朔迷离,以致深刻影响着一场战争的走向。
甲午战争中,相比于清朝政府对舆论宣传的漠视与放任,日本主动操纵现代传媒工具,让反复传播的战争谎言深深影响了社会公众和国际舆论,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占据了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军的败局。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翻开与甲午战争有关的报纸、图片、文件,去审视战场背后的声音时,那一幕幕让人悲愤无奈的事实,又能让我们想到什么呢?
由于清廷与日本政府舆论较量上的失败,加快和加重了一场原本正义战争的败局。鉴古知今,甲午战争中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也让我们殇思……
日本早在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时,就将舆论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他们曾秘密聘请美国《纽约论坛报》的记者豪斯作为国家舆论宣传的总指挥,制定的策略就是把中国和日本“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有计划地引导西方媒体形成共识。如经过策划,《纽约新闻报》就曾发表评论说:“中国的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战争期间,日本高度重视和收集国内外舆论信息。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就常常询问工作人员:“国内外报纸之评论如何?乞来电。”日本驻其他国家的公使也积极收集当地的舆论信息并及时汇报。如日本驻俄国公使在发给他的电报中说:“关于朝鲜问题,该地各报之评论已于本年七月二十日,以第三十五号相告。……现将目前足以窥知该国人对我国一般之意图,概要译述如下,供您参考……”
日本朝野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新闻媒体,向本国人民灌输“朝鲜独立论”“义战论”“文野之战论”和对中国的“蔑视论”,以营造国内支持战争的舆论氛围。如日本《邮便报知新闻》在1894年6月6日的社论中就叫嚣:“我帝国必须援助朝鲜,并有坚决维护其国体之决心”“此实为我帝国之天职,顺天之责任”。紧接着《北国新闻》《朝野新闻》《东京曙新闻》《东京横滨每日新闻》等报刊也随声附和,为军事侵略“正名”。
反观清政府在战争期间由于对国内舆论的不闻不问,致使舆论到了混乱的程度。战前,国内报刊上既有主张加强海军建设,积极备战的,也有主张希望派特使去努力寻求和平的;既有重复过去那一套痛骂,并宣称不久将彻底消灭日本的自负言论,也有对战局悲观预测的文章。在外国人看来,当时的国内舆论是“无知、自负和可笑的”。
清政府在掌握国际舆论动向上更是处处被动。美国人丹涅特在《美国人在东亚》中说,中方“以口舌文告,日劳精弊神于英、俄、德、法、美五国之交,垂五十日。迄无要领” 。1894年7月23日,驻朝日军发动事变,包围了汉城电报总局,切断了经义州通往中国的电信线路,中国各级驻外公使、官员竟无一人向朝廷报告,也没有一个人向朝廷汇报所在国当地媒体的战前舆论动态。随后,中日两国的最高领导人都宣布了宣战诏书。光绪皇帝的宣战诏书主要阐述:朝鲜是我们的藩属,现在有内乱,它请中国出兵平息内乱,这是中国和朝鲜内部的事情,与别国无关,日本不应出兵。明治天皇的宣战诏书则阐明:中国侵犯了朝鲜的独立,我出兵是帮助朝鲜巩固独立;对中国宣战是为了保护朝鲜;强调东亚和平、世界和平等。日本的宣战诏书当然充斥着谎言,但从舆论的角度看,比清朝诏书更容易拉拢国际舆论。
日本在战争中善于借助随军记者宣传自己,借助国外媒体为自己做议题策划。据统计,甲午战争期间日本66家报社派出从军记者1114人,其中以《朝日新闻》《中央新闻》为最。战争爆发后仅1个月,西方记者就获得了随军采访的许可。随日军从日本本土出发的西方记者,就有114名,另还有11名现场速描记者(当时影像主要靠画师绘制)和4名摄影记者。日本还策划在随军记者的全程见证之下,给受伤的清军“提供医疗服务”,然后释放了他们,并把自杀身亡的北洋舰队司令官丁汝昌的灵柩“以礼送回”。英国法学泰斗胡兰德竟然“盛赞”:这是日本作为成熟的文明国家的标志性事件。
日本在甲午战争期间对国际舆论的拉拢和利用,甚至不惜使用金钱收买、欺骗等卑劣的手段。驻英公使青木周藏在呈送国内的报告中说:“我以前就与《泰晤士报》建立了关系……把英国政府拉向我们一边……请寄供政治上和私人之用的额外经费。”据日本文献记载,当时让英国中央通讯社发表一次有偿新闻,日本需付给2000日元;通过路透社发布有偿新闻,则每次付给606英镑。
反观清政府在舆论宣传策略上却表现得茫然。战争爆发伊始,很多西方媒体向中日两国同时提交了随军采访申请,然而与日本政府主动邀请记者随军采访不同,清政府在整个战争期间不仅不允许国内外记者随军采访,还有两个西方记者因为错走到中方阵地,而被砍了头,引起许多外交风波。
与日本外交官争相撰文进行舆论造势相比,翻遍甲午战争期间所有的《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大报,没看到一篇中国官方或者个人主动提供给国外公众阅读的资料。驻英法等国公使龚照瑗不通英法语言,主要依赖英籍雇员马格里获取信息。1894年7月11日前,他一直逗留法国,接连向国内发回的“英廷力劝和平议事”“俄将请各大邦与闻”“英廷向倭云,定不能请中弃上邦权,催速和解”等信息都是凭马格里的探报,没有一条是来自公开的新闻报道 。
清朝国内媒体经常报道的失实,导致国际形象和信誉受损,甚至闹笑话。如牙山之战本是中方失败,而8月16日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却将其描述为中方大胜。之后的平壤之战,清军大败,守将叶志超讳败报捷,从官方到媒体却一片喝彩,经国外媒体披露后,成为了国际丑闻,以至于后来当国内报道“旅顺大屠杀”时,很多外国人竟然不相信。
反省是为前行铺路。时代虽已变迁,但日本右翼在“钓鱼岛主权争端”等问题上舆论宣传策略“设计”的精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必须全面掌握舆情、准确研判对手,实战实备开展舆论斗争,力戒粗疏空泛。
1894年7月25日,英国商船高升号被日本海军击沉。英国朝野震动,国内舆论一致声讨日本对国际公理的践踏,军方也要求政府对日军事报复。危机之下,日本一面与英国政府沟通,避免事态恶化,一面对事实进行剪裁,重新捏造证据,并利用权威专家“解读”方式扭转不利舆论。在驻英公使青木周藏的积极公关下,《泰晤士报》于8月3日和6日分别发表了剑桥大学教授韦斯特来克、牛津大学教授胡兰德的文章,为日本野蛮行径辩护,认为日舰击沉高升号是合理的,责任不在日本。这两个人均为当时英国著名国际法权威,他们的据法替日狡辩,促使原本对日不满的英国舆论改变了腔调。
日军攻占旅顺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随军记者克里曼在1894年12月20日纽约《世界报》刊载了《日军大屠杀》长篇通讯,一时间国际上掀起了批评日军野蛮行径的舆论浪潮。危机之下,日本一边指责记者的报道是失实的,请美国驻日本的公使到现场调查;一边说清军如何残暴,日军所处决的不是俘虏或平民而是罪犯。在日本的舆论公关下,最终舆论转向了对日有利的一面。
反观清政府对待高升号被击沉、旅顺大屠杀等事件,虽然国内的舆论普遍在声讨日军的暴行,却仅限于国内的谴责和谩骂,没有向欧美新闻记者主动提供任何信息,对当时世界主流媒体没有只言片语,自恃正义在手,坐等欧美等国对日兴兵问罪。结果,眼睁睁看着日本政府运用舆论公关让许多欧美的媒体,包括那些原本同情中方的媒体倒向了日方。
铭记伤痛是为了警醒。日本历史上是一个惯于制造事端,又善于在危机到来时进行舆论公关的国家。时至今日,中日围绕“钓鱼岛主权争端”爆发危机的可能性绝不能排除。历史昭示,舆论斗争“有理也要辩三分”。当危机来临时,我们必须抢占舆论制高点,牢牢掌握主动权,针锋相对地将舆论斗争进行到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地方因为历史事件而名声大噪。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位详情
李上金,唐朝高宗李治的长子,其名字虽然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波折详情
吕媭,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显赫,然而她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因为种种原因迟迟不肯立太子。其中,宋朝的仁宗皇帝就是详情
霍去病,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被誉为“千古一帝”汉武帝的左膀右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智慧和勇气并存的人物,他们以独特的眼光和高尚的品格影响着详情
多铎,满洲镶黄旗人,清朝著名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早年随父亲阿济格征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两位英勇无畏的勇士,他们的名字被载入了史册,那就是鳌拜和多详情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而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更是让后人津津乐详情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程咬金则是唐朝详情
尉迟敬德,唐朝初年著名将领,以忠诚勇猛著称于世。他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更是详情
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蓝齐格格一角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她的原型究竟是谁呢?这位详情
大宋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朝代之一,其社会经济制度和民生政策也颇具特详情
在中国古代,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一直备受争议。他们因为生理原因被割去生殖器官,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独特的称号和头衔,其中“状元”一词最为人熟知。状元是古代详情
大唐盛世,文化繁荣,人才辈出。在众多杰出的女性中,有一位公主名叫李裹儿,她的详情
在古代,人口数量的控制一直是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汉灵帝刘宏是一位颇为特殊的皇帝。他身为一位帝王,却热衷于做买卖详情
明朝,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王朝,以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和硬气的气质赢得详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婚姻形式被称为“结发夫妻”,这个词语中的“结发”一词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无疑是最辉煌的一页。它的繁荣昌盛、文化繁荣和艺术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和故事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其中,贾涉和贾似道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曾经在19世纪末期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详情
渡渡鸟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鸟类,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叫声而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人详情
明代,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兴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一位名叫徐渭的文人画家,他详情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春秋时期。这场战役的胜利者,不仅详情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滁州西涧的景详情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疆壮详情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朱仝和雷横是两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然而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朱仝和雷横是两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们分别出自《水浒传》和《详情
在中国的众多名人中,李俊和张顺无疑是两位备受关注的人物。他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有一位人物名叫刘唐,他有一个响亮的绰号——“详情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有一位英勇善战、忠诚正直的英雄人物——详情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节日和风俗。其中,祭灶节是一个重要的民间详情
郭靖,这个名字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是一个英勇无畏、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