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一家长期寄居在贾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15-06-02 15:33:31 薛宝钗 林黛玉

  薛蟠在进京前,曾和薛姨妈商议过进京后住的问题,小说第四回是这么写的:(薛蟠)因和母亲商议道:“咱们京中虽有几处房舍,只是这十来年没人进京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着租赁与人,须得先着几个人去打扫收拾才好。”他母亲道:“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着住下,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这里说明薛家在京有房舍,薛姨妈也并没有说不回自己家住,只是说先在王子腾家,或者在贾府暂住下来,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自家的房子。薛蟠无奈住进了贾府,起初因为担心被人管束,偷偷让人去收拾自家房舍,后来和贾府的纨绔子弟熟了,成天花天酒地,玩得更狠了,也就不想搬走了。表面上看,是因为薛蟠不搬了,所以薛家一行人就在贾府的梨香院住了下来。其实薛姨妈一住下来,便没有再提收拾房子的事,甚至后来为了迎接元春省亲,梨香院给了十二个小戏子们练习使用,薛姨妈搬到了贾府的东北角上居住,也没有搬回自己家。

  薛姨妈住在贾府,吃穿用度都是自己承担的,小说第四回,薛姨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她不要贾府的“一应日费供给”,说明薛姨妈是打算在贾府长期住下来的,因此吃穿用度才要自己承担,假如只是暂住几日,还自己承担日常开销,岂不是污辱贾府缺钱了!

  可是薛姨妈为什么放着自家的房舍不住,要长期寄居贾府呢?真的是让薛蟠有个管束,不容易生出事端吗?仍旧是第四回,有这么一段:“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

  一开始薛姨妈是住梨香院的,梨香院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薛家住在梨香院,出入自由,不必走贾府的正门或者其它门,也就是说,薛蟠做什么,别人都不会知道。谈何管束?再者,薛家既然自己承担了日常开支,不和贾府搅在一起,那么贾府就更管不着他了。事实上,薛蟠在贾府的日子过得比之前还要逍遥,书中写薛蟠:“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况且这梨香院相隔两层房舍,又有街门另开,任意可以出入,所以这些子弟们竟可以放意畅怀的,因此遂将移居之念渐渐打灭了。”由此可见,薛姨妈的恐怕薛蟠无人管束,在外生事只是个借口罢了,薛蟠在贾府只比从前学得更坏了十倍。即便如此,薛姨妈也不搬家,可见防止薛蟠生事并不是她要长住在贾府的真正原因。

  那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这段明白写薛姨妈每日都要与王夫人或贾母相叙。叙什么?除了家长里短,旧事往事,最重要的就是眼前的大事了——宝钗待选。

  我的上一篇拙文《薛家是什么时候败落的》说到,薛家其实在薛蟠接手家族产业之后不久,甚至是在七八年前就开始败落了,且没有做官的人,政治地位很低,而薛蟠又有命案在身,那么薛宝钗被选中的机率其实是不太高的。为此薛姨妈带着宝钗住进贾府,把薛宝钗和贾府绑在了一起,薛家借着贾府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宫里的王妃贾元春来帮助薛宝钗入选。一旦薛宝钗入选,对四大家族都是有益的,因此贾府自然也愿意帮忙。因此,为了促成宝钗入选,是薛姨妈此时住在贾府的原因之一。

  那么有人也许会问,既然是这样,宝钗落选之后,薛姨妈为什么不离开贾府呢?宝钗是什么时候落选的?我认为宝钗在小说第七回,薛姨妈让周瑞家的代送宫花时就已经落选了。原因参见我的另一篇拙文《薛宝钗是什么时候落选的》,因此端阳节元春给宝钗和宝玉赏了一样的礼。而元春不会无端给宝玉和宝钗赏一样的礼,这一定是王夫人的意思,当然也是薛姨妈的意思,宝钗落选了,接下来要怎么办呢?促成金玉良缘,让宝钗嫁进贾府,做贾宝玉的妻子。在第十八回元春省亲中,元春临别之际曾对王夫人等说:“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一月就能见一次,王夫人是很有机会向元春建议促成金玉良缘的。因此元春才会打赏端午的礼,并给了宝玉和宝钗一样的礼,暗示宝钗与宝玉是一对。为了促成金玉良缘,这是薛姨妈在宝钗落选后依然不走的原因之二。

  再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薛蝌带着薛宝琴来了。小说第四十九回里,薛宝琴第一次出场,“后有薛蟠之从弟薛蝌,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正欲进京发嫁,闻得王仁进京,他也带了妹子随后赶来。”这里讲薛宝琴在当年他父亲在京时和都中梅翰林之子订了亲,对渐渐败落的薛家来说,这是高攀了,闻得王熙凤的兄长进京,就带了妹子“随后赶来”,还是“赶”来的。这是赶紧的拉紧了和王家与贾家的关系,好赶紧把妹子嫁了。一副薛宝琴就要嫁不出去的样子!接着又有小说第五十七回中,薛宝钗对邢岫烟说的一番话:“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若是在这里,琴儿过去了,好再商议你这事。离了这里就完了。如今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是断不敢先娶亲的。如今倒是一件难事”。这就奇怪了,为什么薛蝌娶亲还要在妹妹之后呢?再看薛宝钗说的这句“如今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原来薛宝琴的婚事其实并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或者说,其实这时候梅家有悔婚之意,这事已经不稳了。薛宝钗解释这事的理由是“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薛宝琴可以从金陵追到京都,怎么就不能从京都追到他们合家在任上的地方呢?这不过是个托辞罢了。薛宝琴的婚约岌岌可危,这个时候,如果薛蝌娶了邢岫烟,恐怕梅家就更看不起薛家了,那么宝琴这门高攀的亲事就更做不成了。如此看来,薛家还得求助贾府帮助薛宝琴把婚事定下来,这便是薛姨妈呆在贾府不走的原因之三。

  除了上边这三个原因以外,薛姨妈还有什么其它的原因要长期寄居贾府呢?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原因都不上上述的三项,最重要的,也最长远的,则是薛家的生意买卖!

  薛家的生意正在走下坡路,而贾府却有很多生意可以做,当铺就是其中一件。王熙凤要当金项圈,迎春的乳母要当累丝金凤,贾琏把老祖宗不用的宝贝一箱子拿出来当了救急。薛家凑巧是开了当铺的,在小说第五十七回,邢岫烟因为缺钱花,把棉衣当了,碰巧就当在了薛家的当铺里。试问有这么碰巧的么?邢岫烟投奔贾府之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不可能亲自出去当衣服,替她跑腿的丫环婆子自然也是当在了熟悉的当铺里,而这家当铺正是薛家的店。说明贾府的丫环主子典当东西多半甚至全部都当在了薛家的店里。假如没有薛姨妈的这层关系,怎么偏就当在薛家的铺子里了呢?王夫人和薛姨妈是至亲骨肉,一母所生的亲姐妹,她恐怕也早已得知了薛家败落的情况,与其将贾府的钱给别人去赚,还不如给自己家的亲姐妹赚,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以此类推,除了当铺,薛家还有其它的营生,是不是也都在赚贾府的钱呢?

  再看小说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了,贾珍为她寻好木料做棺材,有这么一段:“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作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在还封在店内,也没有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使罢......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薛家有木店,也有木工,这是卖不掉的木材,送给贾珍做个人情,还说得跟什么似的,“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联系元妃省亲,大兴土木,正是贾珍和贾琏在负责的,贾珍和薛蟠的关系就不必说了,再从贾芸向王熙凤送礼换取在园子里种树一职可以看得出来,很多事情也都是王熙凤在安排的,王熙凤又是薛姨妈的侄女,薛家的木店和木工不赶来凑凑热闹?

  再看小说第四十八回,一开篇有这么一段:“内有一个张德辉,年过六十,自幼在薛家当铺内揽总......因说起今年香料纸札短少,明年必是贵的,明年先打发大小儿当铺内照管,赶端阳前我顺路贩些纸札香扇来卖”,可见薛家还卖纸札的,纸札是什么?小说第十四回里,凤姐替宁府给秦可卿治丧的时候提到“这八个单管各处蜡烛、灯油、纸札”,可知这纸札是丧礼上用的烧纸。薛家卖纸札,恐怕也卖蜡烛灯油和其它治丧用品,帮宁府给秦可卿治丧的又是王熙凤,薛姨妈的亲侄女,这么一联系,薛家在秦可卿的丧礼上“白送”了一副棺材板,做的这个人情,贾珍用什么还呢?当然不会拒绝薛家的买卖了。给秦可卿治丧那么大手笔,花钱的地方那么多,薛家恐怕也在此处赚了不少钱吧!

  这不过是我能想到的几桩事情,仔细翻翻书,恐怕还有一些细节,贾府一有什么花钱的事情,薛姨妈马上就能知道,薛家就又添了大笔赚钱的好买卖。如此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薛姨妈要长住贾府不走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