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千年: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名塔的前世今生
2015-08-03 11:04:49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各地古塔众多,本博文按历史久远、文化内涵、技术水平价值、保存现状及类型独有来筛选出十处古塔。十大名塔是应县释迦塔、登封嵩岳寺塔、西安大雁塔、大理千寻塔、苏州虎丘塔、开封铁塔、苏州报恩寺塔、杭州六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杭州雷峰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赏中国十大名塔前世今生所倾注的历史沧桑,寻找那些建筑留给我们的历史记忆。

  No.1 山西应县释迦塔

  年代: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一直保存至今,世界唯一纯木结构古塔。

  类型:高层纯木结构式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西部的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因其全部为木构,通称为应县木塔。塔总高67.31米,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纯木构大塔。应县木塔是中国现今绝无仅有的最高、最古老的重楼式纯木结构塔,全塔高67.3米,比有名的北京白塔还要高16.4米。塔身共分五层六檐,如果加上内里四层暗层,也可以算是九层。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傩、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塔刹高11.77米,有两大部分组成。下部为砖砌二层仰莲,高2米,直径约3.65米。上部由复钵、相轮、仰月、宝珠,五个部分的铁质部件组成。应县人把塔刹铁质部分称之为,铁锅、铁笼、铁笊篱。令人称奇的是,这些铁质部件经千年风雨而不锈,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给宝塔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代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应县木塔设计有近六十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

  前世今生:释迦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历940多年,却巍然独存,后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它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古人解决建筑问题的技术之高,连现代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如塔底层回廊外檐由24根木柱支撑,在静止时下层每根柱负荷120吨,可是柱下石础根本没有巢臼,木柱断面直接平立于石础之上。据说有好奇者,曾经用两手执一根细绳,把它从石础和木柱间横过。所以,民间就有24根木柱轮流间歇的传说。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中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据考证,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据史书记载,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发生6.5级强烈地震,有声如雷,波及木塔。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七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阳高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大幅度摆动,风铃全部震响,持续一分多钟,过后木塔仍巍然屹立。无情的雷击、陈年累月的塞外狂风,都曾给木塔施加淫威,兵荒马乱,战火硝烟,也曾使木塔伤筋动骨,然而木塔坚强不屈,仍傲然挺立、直刺云天。

  建筑结构的奥妙、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加上人为保护的因素,木塔千年不倒,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古代工匠们实践了千年后的现代建筑理论。从30年代开始,中国许多专家学者就对木塔千年不倒之谜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探索。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对木塔进行考察研究,1935年实地测绘,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补测考察,古建研究专家陈明达编著了《应县木塔》。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是1966年文革期间和1974年重修宝塔时,在二层和四层佛像胸部发现的两颗佛牙舍利,以及“七珍”等稀世珍宝,轰动海内外,吸引了无数国内外专家学者游人前来研究观瞻。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两颗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圣物佛牙舍利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供奉着。从释迦塔的名称来看,我国古代所建寺塔很多,但以“释迦”命名的就此一座,可见应县释迦塔在我国佛教文化中的佛教地位;从释迦塔峻极神功的建筑艺术,气魄宏大的彩塑艺术,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可见释迦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地位;释迦塔里里外外随处可见的龙图案装饰,处处显示的皇家气派,足以证明佛宫寺释迦塔是辽王朝皇家寺院,可见释迦塔在我国历史上的历史地位。

  名塔典故:鲁班的传说:很久以前的一天,鲁班和妹妹从南方来到北方,走到应州地面,看到这荒凉的战场,白骨累累,不是北方的鞑子(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里,就是南方的蛮子(对南方人民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外。有时两军就在这金沙滩地面打了起来,经常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劳动人民饱受战祸之苦。于是他决定修一座木塔,压一压这里的杀气。

  谁知鲁班把这个想法和妹妹说了以后,妹妹不愿意,她说建一座大塔需要多长时间呀?她不愿意在荒凉的地方多呆。鲁班说,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一夜便可以建成。妹妹不,说你这不是说大话,吓唬人。便问,你要建一座多大的塔,有几层?用哪儿的材料?鲁班说:“我要建一座十二层玲珑木塔,就用应州西北黄花梁那片松树林的木材”。妹妹抬头一望,嗬,长满了林木的大山冈,离应城足足有三十里呢!于是便和哥哥打赌说,你能一夜之间造一座木塔,我就能一夜绣十二双绣花鞋,咱看谁完工快。鲁班说,好!一言为定。于是兄妹二人便分头忙了起来。

  晚上定更后,鲁班一个人忙了起来,他运用神通,将黄花梁的巨木伐来,将恒山石运来,砌石为基;架梁为拱,到三更天的时候,木塔的工程已经完了一半。谁知鲁班妹妹只顾偷看哥哥建塔,把绣花鞋的事忘了。这时眼看鼓打了三更,便慌了起来,躲在一旁,喔喔地装了几声鸡叫,自己马上掐诀念咒,请来天上七仙女,帮她绣鞋,这样十二双鞋绣完,天已快亮了。再说鲁班,三更时听到鸡叫,以为天快亮了,木塔只建了六层,黄花梁的森林也伐完了。到远处运木材吧,时间来不及了,只好请来天上的瓦仙和他一块干,这上六塔就是砖瓦木混合结构了。到五更时,十二层雄伟的宝塔已经建成,只见玲珑宏敞,蔚然壮观,使鲁班妹妹和七仙女惊叹不已!

  妹妹赶快找哥哥,哥哥不见了。原来鲁班到天宫借宝去了。借什么宝?为了使宝塔防水、防火,他特向玉皇大帝借逼水珠和逼火珠。安上了这两颗宝珠,就再也不愁火烧水淹了。正当鲁班借了宝珠往回赶的时候,应县的城隍土地爷起来了,原来这十二层宝塔把他们压得出不上气来,他们乘鲁班不在,镇塔之宝还没安上这空儿,弄来一股妖风,将宝塔上三层一直吹到关外大草原。等鲁班回来时,应州就只剩下九层木塔了。鲁班气得一屁股坐在了桑干河畔,谁知用力过猛,将薛家营村北压了个大坑,就是后来的干海凹(薛家营水库)。劳累了一夜,暂时歇歇,将鞋里的土倒倒,就倒了两个大土丘,后来这里的村名叫圪塔。一看鞋也烂了,随手一扔,占了大片地方,后来这个村庄就叫鞋(颉)庄。休息了一会儿,他只好把镇塔之宝安到了这剩下的九层塔里,和妹妹一起离开了应州。

  那三层砖塔呢?被一阵妖风吹到了大青山下丰州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不信你去看看,和应县木塔一模一样,还有点倾斜,塔尖也吹掉了,这是因为没有宝珠的缘故。应县木塔呢,自从安上了逼水珠、逼火珠后,再也不怕水、火、风等灾害了。要不,哪能近千年安然无恙呢。

  No.2 郑州登封嵩岳寺塔

  年代:始建于北魏(公元523年),主体一直保存至今(除塔顶重修于唐),现存中国建筑年代最久的名塔。

  类型:多角形密檐式砖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处中岳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

  名塔简介: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顶重修于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都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总高41米左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种密檐形12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在当时也是少见。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年而依旧屹立,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嵩岳寺塔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宝刹组成。塔基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台高0.85米,宽1.6米。塔前砌长方形月台,塔后砌砖铺甬道,与基台同高。该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两段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其中下段高3.59米,为上下垂直的素壁,比较简单,仅在四正面有门道;上段高3.73米,为全塔最好装饰,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八面各砌出一座单层方塔形壁龛,各转角处砌壁柱。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匠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其内部则是一个砖砌大空筒,有几层木楼板。最高处有砖砌塔刹,通高4.75米,以石构成,其形式为在简单台座上置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该塔塔心室作9层内叠涩砖檐,除底平面为十二边形外,余皆为八边形。塔下有地宫。嵩岳寺塔的轮廓线各层重檐均向内按一定的曲率收缩,轮廓线非常柔合丰圆,饱满韧健,似乎塔内蕴藏着一种勃勃生气。

  前世今生: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简称“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是北魏宣武帝的离宫,后改为佛教寺院,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改名闲居寺 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改名嵩岳寺。唐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改作行宫。当时楼阁相连,亭殿交辉,盛极一时。现塔院内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均为清时所建,惟此塔为北魏时物,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我国现存最古的砖塔。

  嵩岳寺塔用糯米汁拌黄泥做浆,小青砖垒砌,这种选材及用料在世界上是首创,也是独创。该塔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历经多次地震、风雨侵袭仍不倾不斜,巍然矗立千年实为奇迹。嵩岳寺塔的建筑设计艺术,堪称“古塔一绝”。嵩岳寺为单层密檐式砖塔,乃同类砖塔的鼻祖。在结构、造型方面是一座很有学术价值的古建筑。窥视全塔,挺拔刚劲,雄伟秀丽,不仅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而且该塔造型深受古印度佛塔的影响,塔身各部做“宝箧印经塔”(阿育王塔)式样,并做出火焰形尖拱等,明显具有古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我国早期佛塔受古印度塔的影响较大,嵩岳寺塔正是中印古代佛教建筑相融合的早期实物见证。

  1961午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该塔进行了详细勘测,并对地宫进行了发掘,发现遗物70余件,其中雕塑造像12件,建筑构件、瓦当、滴水等17件,其他41件。1989年在塔刹内发现二座天宫。天宫分别位于宝珠中部和相轮中,出土了银塔、瓷瓶、舍利罐、舍利子等。此刹建造年代应在唐末宋初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名塔典故:空塔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寺中和尚们住在一起,种菜、煮饭等事情都分工明确,那个最小的和尚专门负责清扫塔房,他每天把那儿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一天,小和尚正在扫地时,突然感到自己的两只脚慢慢离开了地面升到了空中,然后又徐徐落到地上。

  以后,他每次去塔房清扫都要升空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升得高。小和尚心花怒放,以为自己已修成正果,成为得到西天古佛超度的出家人。因此,他每次腾空时都双手合十,低首敛眉,默默感谢佛祖的恩典。当小和尚快升到最高一层塔棚的时候,他心想:我从小进寺,师父待我最好。现在我比他先升天,应当跟他说一声啊。于是找到师父把情况告诉了他。老和尚一听,觉得挺蹊跷,便说:“你在这儿升一下给我看看。”小和尚在师父面前又振臂又踮脚的,可就怎么也飞不起来,他只好说:“这儿不行。您若不信,明早跟我到塔房去看看好啦。”老和尚更觉奇怪,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塔房,不一会儿,果然见小和尚两脚慢慢离地,身体越升越高。小和尚开心得大叫:“师傅,快看!”老和尚却没吭声,只是留神四处观察。

  当小和尚就快升到最高一层时,老和尚顺眼一瞧,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塔棚口上,一条巨蟒正张开血盆大口,把小和尚往肚子里吸呢!他大喝一声:“黑蟒!”黑蟒受惊,一下子缩了头,小和尚“扑通”一声落在了地上。老和尚把吓瘫的小和尚往肩上一扛,背出塔房,回身急忙把塔门锁上。老和尚招来众和尚,把情况一说明,当下一合计,决定用火烧来除掉巨蟒以绝后患。大伙说干就干,不到半天工夫就到山里砍了许多柴来。他们打开塔门把柴火堆得老高,熊熊大火烧死了黑蟒,也烧掉了塔棚和木梯,从此嵩岳寺中便只剩下一座没有塔棚和木梯的空塔了。

  No.3 陕西西安大雁塔

  年代:始建于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现存为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原址重建,是块头最大的古塔。

  类型:四方形楼阁式砖砌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

  名塔简介:大雁塔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塔砖,是佛塔这一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证。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现通高为64.51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约48.7米,东西45.7米;塔体呈方锥形,平面呈正方形,底边长为25.5米,塔身高59.9米,塔刹高4.87米。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栏额、檀枋、檐椽、飞椽等仿木结构,磨砖对缝砌成,结构严整,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各开辟一个砖拱券门洞。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一层二层多起方柱隔为九开间,三四层为七开间,五六七八层为五开间。塔上陈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

  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底层南门洞两侧镶嵌着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述三藏圣教序记》两通石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人称“二圣三绝碑”。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前世今生: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佛经,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并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于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遂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图表上奏。唐高宗由于玄奘所规划浮图总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资助在寺西院建五层砖塔。此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五十余年后塔身逐渐塌损。

  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女皇武则天和王公贵族,施钱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为七层青砖塔(另一说,公元704年大雁塔改建成,塔增高至10层。公元931年,五代时后唐时期对大雁塔进行改建,降至七层)。唐末以后,慈恩寺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独存。公元931年(五代后唐长兴二年)对大雁塔再次修葺。后来西安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原先塔高11层)。

  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公元1604年(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宽大,即是现今所见的大雁塔造型。大雁塔于1961年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大雁塔经过一次整修,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名塔典故:取名传说:大雁塔,真的与雁有关吗?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

  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629年至645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名称延续至今未变。

  舍利之谜:大雁塔与佛舍利可谓密切相关。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当初为存放从西域所取经像舍利而建造此塔,玄奘法师究竟从西域带回多少舍利,在《法师传》中记载仅说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具体数量未能说明。而在同书描写修塔一节时,说明“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后经武则天长安年从新改建时,将塔中原有舍利如何处置,就未有详实的史料记载。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所取佛之舍利是另行存放?还是散失无有下落?就不得而知,最终成为千古之谜!所以说玄奘取经带回的佛舍利究竟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在大雁塔的地宫,还是在塔的哪个部位存放,实为千古之谜,只好有待千年后有机会得以发掘时,才能澄清。

  No.4 云南大理千寻塔

  年代: 始建于唐代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4年-859年),主体一直保存至今。

  类型: 方形密檐式空心砖砌佛塔

  地理位置:耸立于今云南大理旧城西北苍山脚下崇圣寺前东侧。

  名塔简介:崇圣寺三塔中,大塔居前,又名千寻塔,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千寻塔始建于公元九世纪,在大理属南诏国劝丰佑时期(公元824年-859年),约当内地唐代中晚期。是中国偶数古塔中层数最多的塔,是密檐塔中檐数最多者,也是比例最为细高者,其造型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具有典型的唐塔风格。各层次之间的差距整齐对称,上下浑如一体,表现出一种承贯连接、浑厚有力、庄严流畅的初盛唐之风,深刻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

  塔高69.13米,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下有三层台基,下层长50米,宽(东、西)30米,高4米;中层方30米,高1.2米,四面有栏杆;上层砖砌须弥座,方20米,高2米。塔身方10米,四壁厚3.3米,中空3.3米,内空成井筒状。自底层至14层,用48×24×5厘米条砖丁顺平铺砌筑,外层比内层高12厘米;14以上为实心,中安刹轴。塔身除下层高13.45米外,往上各层高度逐步降低,宽度也逐渐收缩;每层间用砖12-14层叠涩砌出塔檐,檐宽1.2米,其外形成流线形。各层塔身四面逐级交错砌出位置相对的券洞二孔,浅佛龛两侧砌出亭阁式塔,中有大理石梵文注碑,各龛放置石雕佛、菩萨像,现存在19躯。塔顶盖有直径2.28米的覆釜,有八角形法轮纹饰,釜以上有仰莲、相轮、双圆珠宝盖及火焰珠组成的塔刹。塔刹1952年地震时被毁。塔下有明朝黔国公沐氏楷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每字纵横四丈,用文石凿成。

  千寻塔塔体中部稍粗,轮廓略呈弧线形,浑厚静穆而又给人以柔和流畅的视觉感受,与中原唐塔又不完全一样,有着独特的苍洱地区特色。设计者别出心裁在塔顶四角放置了为唐塔所没有的铜铸金翅鸟,据说这样可以镇压洱海中不时发难的龙妖水怪。这四只塔顶金翅鸟,虽然有人认为是佛教传说中的大鹏金翅鸟,是舍利佛的变相,但是当地的白族人民却从来都叫它金鸡。鸡曾是白族先民图腾崇拜的动物之一,是有着苍洱地区文化色彩的神物。它向四面八方昂首注目、展翅欲飞的勃勃英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土著文化与佛教相融合的意味。金鸡傲立佛塔之上,使佛塔体现的那种超越永恒精神受到了压抑与阻遏,又似乎说明了苍洱地区土著文化在吸收、移植外来文化过程中对佛教文化的改造,力图用土著文化的精神融汇佛教的形式。千寻塔东临洱海,西负点苍山,是南诏都城大理的标志性建筑。在千寻塔的西面,南北对称有两座八角平面砖砌密檐式塔,二塔形象和大小相近,高度均约40米,大约建于宋代。三塔峙立,为大理的秀丽湖山增添了不少美色。

  前世今生:建筑年代有唐贞观六年(632)尉迟敬德监造说,有开元元年(713)大匠恭韬徽义所造说;有开成元年(836)圣僧李贤定立说。另据寺内铜钟铸有“建极十二年”字;“建极”为南诏大蒙国十一代王世隆年号,当唐咸通十二年(871),则筑塔年代应不晚于此。据专家们初步断定,主塔——千寻塔建于唐开成年间,两座小塔略晚于千寻塔,约于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建成。三塔已维修多次。千寻塔建于公元九世纪,在大理属南诏国,约当内地唐代中晚期。规模宏伟,设计水平高超。虽经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和无数次地震的摇摆,塔基仍很坚固,塔身也未见倾斜。据《南诏野史》记载:塔上有一万一千多尊铜佛,用铜40500斤。

  大理三塔有神奇的抗地震能力。据记载,明代正德乙亥(1515)年五月六日,千寻塔“折裂如破竹”,10天后又自动弥合,安然元恙。1925年大理发生强烈地震,城内房屋倒塌99%,而三塔巍然不动,仅震落主塔塔顶的宝刹,金鹏倒毁,这不能不说是奇迹。由此可看出三塔具有根高的建筑技术价值。

  1961年3月将三塔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三塔进行了精心维修。1978年和1979年先后两次于千寻塔塔顶和塔基内清理出南诏、大理时期的佛像、写本佛经等各种珍贵文物60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一尊金质造像,重1135克,高0.24米。此外还有刻字铜片,佛经,各式铜镜,各种药物,如朱砂、沉砂、檀香、鹿茸、珊瑚、云母等,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包括《金刚般若经》图卷《大陀罗尼经》等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据载,南诏时期云南境内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当时大理崇圣寺成为佛教活动中心,而大理也被称为“佛国”、“妙香国”。透过三塔,我们不难想像佛教文化对大理的深刻影响。

  名塔典故:千年不倒之谜:在当时,大理国的白族居民就能建造高达69米堪称中国南方第一塔的千寻塔,无疑是一个历史的奇迹,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财富的结晶。千余年来,千寻塔是如何建成的仍是一个难解之谜。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的是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后,将土筑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三塔的建造方法一直都有“堆土建塔”和“挖土现塔”之说。由此也不难想见,南诏时期的大理已经呈现出经济繁荣,文化异彩纷呈,民族团结的空前盛况。

  千寻塔何以能耸立一千多年而不倒?大概在其设计与建造技术上已达到相当高的科技水平,最突出的是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千寻塔的整个外形呈方形,但又采用空心筒式结构,这种空心筒式结构上有很均匀的向心拉力,能减少横剪力的影响,因而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都很强。另外,在塔址的选择、塔基的处理、塔壁的建造、券龛窗洞的交替安排、塔砖的烧制等方面都十分精密细致、科学合理。虽历经沧桑,但岿然不动。椐说,昆弘治十二年(1499年)大地震,大理城变成了一片废墟,但三塔依然屹立如初,堪称名迹,当地老百姓还以为是神灵保护的结果。千寻塔笔直矗立,塔尖直指苍穹藏匿但站在正面看,南北两塔却都明显的倾斜度,各自向千寻塔倾斜,这种设计的难度超乎一般工匠的想象,这样的设计大概也是出于抗震能力的考虑,涉及到多方面的科学技术,人们也许会联想到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比萨斜塔始建于1174年,完成于1350年,完成时间晚于大理崇圣寺三塔中的南北两塔,崇圣寺三塔的南北塔的生命力可以和比萨斜塔相比美。大理国时期的工匠们是怎样完成南北塔的设计和施工?现在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建塔传说:相传在建大塔时,不用脚手架,建好一层,就在四周堆上泥土变成可供建塔者上下的坡道。塔建成后,逐步将土运走,使塔体从中脱颖而出。因此,在民间有“马驮砖石到塔尖”的传闻。据传,在建塔时的土坡,曾延伸到距离塔体南北两侧数里之处的地方,至今留下了“七里桥”和“五里桥”两个地名。这些虽只是传说,但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建塔工程的浩大、艰巨。

  No.5 江苏苏州虎丘塔

  年代: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现存为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并保存至今,“东方比萨斜塔”。

  类型: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江苏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

  名塔简介:虎丘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初建成木塔,后毁。仍存的虎丘塔建于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落成于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建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见嵩岳寺塔)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五代建筑。该塔为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由8个外墩和4个内墩支承。屋檐为仿木斗拱,飞檐起翘。塔内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层间的连接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虎丘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七级。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组成。塔顶的铁刹已倒。现存塔身高度为47米。砖砌建筑结构比例适度,各层高度并非有规则的递减。塔身的平坐、勾栏等均用砖造,唯外檐斗拱则为砖木混合建筑。每层塔壁的外表,都模仿木构建筑式样:转角处砌有半圆形的砖倚角,壁面上又立有二柱,将壁面分为3间,当中1间为塔门,左右两间是砖砌直棂窗。从塔门至回廊有一走道,廊内是塔心。塔身由底向上逐层缩小,轮廓有微微鼓出的曲线,造形美观。塔内每层都绘有彩色牡丹花壁画,泽彩鲜艳,技法卓绝。内墩之间有十字通道与回廊沟通,外墩间有8个壶门与平座(即外回廊)连通,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础设计构造不完善等原因,从明代起,虎丘塔就开始向西北倾斜。经专家测量,塔尖倾斜2.34米,塔身最大倾斜度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前世今生:虎丘塔是云岩寺的塔,又称云岩寺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据地方志记载,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后毁。现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筑的。该塔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建200多年。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高7层,砖身木檐。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因而顶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来的高度已无法知道,现存的塔身高47.5米。

  虎丘塔又是一座著名的斜塔,通过对塔体及基础的考察可知,塔是建于基岩层上的。据记载,虎丘山为西南——东北走势,建在基岩层上的塔也就往东北方向倾斜。但现在倾斜的虎丘塔塔身的第七层却又向西南方向斜了过去,就像是矫枉过正。由此可见,早在建塔之初,随着塔体的增高,塔身的重量也增加,尚未竣工,塔身已经向东北方向倾斜了。为了矫正塔的重心,虎丘塔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层时,当时工匠们有意曾将此位置略向相反方向校正,以改变重心,纠正倾斜,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近300多年来塔身倾斜还在继续发展中,可能是由于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所引起的。现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塔中心垂直线已达2.34米,斜度为2.48度。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

  刘敦桢先生于1954年在《文物参考资料》(即今《文物》期刊前身)上发表了《苏州云岩寺塔》的论文,科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虎丘塔的历史和现状,为后人维修和研究虎丘塔奠定了基础。1956年至1957年,苏州有关部门开始了抢修虎丘塔的工作。1981年至1986年,虎丘塔又进行了第二次大修。这次以加固塔基和基础为主,在塔底外围2—2.8米处共打了44个深坑,直至岩石层。再在坑里构筑混凝土壳体基础,力图从根本上消除塔体沉降和倾斜的威胁。塔体稳定,倾斜和沉降的变化都降到了极小的范围。1961年,虎丘塔(云岩寺塔)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塔典故:撑腰糕风俗:苏州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不知是哪一个朝代,虎丘塔倾斜得越来越厉害,急坏了土地公公,他想来想去,只能用神威来救虎丘塔。这天晚上,苏州城的男女老少个个做了个梦,梦中被喊去拉绳,拉正虎丘塔。第二天一早醒来,人人都觉得腰酸背痛。据说,苏州吃“撑腰糕”的风俗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虎丘塔来源传说:太湖边上有一座小山叫官山,官山南面有个小村叫上浜村。这一带土肥水清,风景优美,这里的人生活过得蛮不错的。可是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天下大乱,出了许多皇帝互相争夺地盘,经常打仗。一国里内部也乱成一团,大臣们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都想当皇帝,因而互相残杀。这样兵荒马乱,田园荒芜,苦煞了老百姓。

  不料有一天,大白天的突然乌蒙蒙的,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接着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在狂风暴雨之中,还听到一声“轰隆隆”巨响。待到风停雨住,人们出门一看,有座宝塔竖在村边,遮住了阳光,阻塞了通路。百姓们看到天上飞来一座宝塔,不晓得是福是祸,议论纷纷。这时候有个想做皇帝的人,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放风说:“喜事!喜事!宝塔镇龙地,皇帝出这里。”可是百姓一听,气上心来,一商量,决定要砸掉宝塔。于是村里的男女老少,拿了各种利器去砸宝塔。人多手快,三砸两扒,便把塔顶、檐角都砸碎了,塔身也砸得歪斜了,真是遍体鳞伤。这样,宝塔受不了了,好象有灵性一样,竟拔地而起,飞上天空。

  那座宝塔在天空飘啊飘啊,也不知飘了多少时日。这一日,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打出了南天门,回到了花果山去,刚好经过这里。他见一座宝塔在空中飘荡,忙用金箍棒一拨,将宝塔接在手中。心想今天运气蛮好,准备带回花果山去欣赏。当他行到了苏州上空时,瞧见了一座小小的山峰,苍翠秀丽,景色饴人,便停下来低头细看,越看越觉得胜过花果山,直乐得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还连声叫“妙!妙!”这一高兴不要紧,宝塔却失手落地,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虎丘山顶上。可惜,没有放正,有点斜。孙悟空吃剩下的半个鲜桃也滑落下来,落在虎丘山半山腰,化为半个石桃了。他夹在腋下的一瓶美酒也跌落下来,还在山上砸开了一座“铁华岩”。这个岩泉,形状如瓶,泉水特别甘洌,后人称为“天下第三泉”。从此以后,虎丘山的风景更加美丽诱人。只是这座宝塔至今还是斜的。

  No.6 河南开封铁塔

  年代: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原为木塔,后毁。现存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并保存至今。

  类型:高层通体褐色琉璃砖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公园内。

  名塔简介:铁塔原名开宝寺塔,重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铁塔成等边八角形,共十三层,高55.88米,底层每面阔为4.16米,向上逐层递减。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从元代起,民间俗称为“铁塔”。铁塔以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中外,从建筑艺术上讲,铁塔可称上是一座非常完美的巨型艺术品,远望,铁色琉璃瓦遍饰全身,色调具有铁打铜铸的深厚气质,而且整座塔身上下收分比例协调自然,视觉差比例匀称美观,气势惊人。而走近细看,遍身装饰都是琉璃浮雕艺术品,各种花纹砖有50余种,有佛像砖,有菩萨、飞天、五僧、立僧、供养人、伎乐等;有动物图案砖,有狮子、云龙、降龙、双龙、麒麟等;有花卉砖,有宝相花、海石榴花、莲荷花、牡丹花、芍药花等,还有璎珞、流苏等装饰花纹砖。而在挑角、拔檐、转角等处采用各种艺术装饰砖,有嫔伽、麒麟、套兽、云龙猫头、重檐滴水等,共20多种,如每一个挑角处都是人头鸟身的嫔伽领头,后有独角脊兽,下面是蝉肚老角梁伸出套兽头,套兽口含风铃,勾列出非常美丽的曲线。可以说每块砖都是做工精细、栩栩如生,非常完美的琉璃艺术品。

  铁塔有技术含量很高的科学技术价值。在建塔选材上就吸取了其前身木塔雷击烧毁的教训,而采用了绝缘的、不导电的琉璃瓷砖,避免了大雨雷击的可能性。瓷砖另一个特点是应压强度高,坚固牢靠,在塔门的设计上也是独具匠心,不用发券的半圆门,而采用上尖下方的圭形门,用五层云纹砖逐层收压,其外观象佛龛,而更为坚固。其设计精巧,结构坚固,虽经地震、河患、狂风暴雨和人为的破坏,仍巍然屹立。塔高居我国现存琉璃塔之首。铁塔层层建有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上雷同,其它如盲窗。明窗具有透光、通风、瞭望、减轻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等多种功能。建塔所用的砖,是专门烧制的各种形状的琉璃结构砖,砖有20多种,规格各异,有榫有眼,砌成塔身,恰到好处,坚固美观。铁塔外面的铁色琉璃砖,砖面花纹图案达50余种,其中有波涛样云、飞天、仙姑、云龙、坐佛、菩萨、伎乐、僧人、麒麟、狮子、花卉等,每块琉璃砖都是艺术品。据《如梦录》记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南门上有一块“天下第一塔”门匾,基座下有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可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可见,铁塔曾是座落在水池上的水中塔,建筑艺术风格之奇特,实属罕见。

  前世今生:铁塔原名开宝寺塔,重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八角十三层,高55.63米,是开封仅存的两处北宋地面文物之一。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从元代起,民间俗称为“铁塔”。史书上说,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也说是公元982年,建成于宋太宗端拱二年,谓之福胜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轮,车驾临幸,舍利乃见,因赐名灵感塔”。当时吴越王降宋,宋太祖赵匡胤就把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供奉在东京的滋福殿中,后来又命人在城内开宝寺的福圣院中修建了当时被称为“京城之冠”的13层木塔,用作供奉,这座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宝寺塔。

  灵感木塔,仅存世56年,就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六月,遭雷击而焚毁了。灵感木塔被“天火”焚毁后,宋仁宗曾派人将塔基掩埋的佛舍利掘出,迎入宫中供奉,令京王公贵人瞻礼,争施金帛。随后又送还开宝寺。 “仁宗皇佑元年,诏重建灵感塔藏舍利”。重新修建的琉璃砖塔高55.63米,八角十三层。在近千年前就具有高超的建筑技术价值、精美的建筑艺术价值和技术含量很高的建筑科技价值。所以在900多年中,历经了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元年夏五月京师开化坊醴泉出,自秋七月至冬十一月地震者六、数刻不止,有声如雷,楼橹民舍摧折压死者甚众。”铁塔确安然无恙。

  元代开宝寺除铁塔外,殿宇建筑毁于战火。到了明代,从明洪武十六年,到明万历十八年多次对铁塔进行修缮,并重新修建了寺院的山门、钟楼、殿宇等,恢复了昔日宏伟壮丽的规模,寺院改名为祐国寺,特别是在明天顺元年英宗皇帝赐“祐国寺”匾额,影响很大。铁塔也随之称为祐国寺塔。到了清代,寺院改名为大延寿甘露寺,因寺名太长,铁塔仍保持原名为祐国寺塔。特别是在塔身内每层塔门对面的塔身墙壁正中,镶有48尊明代祐国寺时修砌的黄色琉璃阿弥陀佛像,佛像旁刻有“命赐上方祐国禅寺……”字样。1938年6月5日,侵华日军以铁塔为目标发动猛烈的炮火袭击,塔身中弹七、八十发,塔身北侧遍体鳞伤,第八、九层被打穿了外壁,留下了2个2米大的深洞,而铁塔渗透着开封人的铮铮铁骨,像一位威武不屈的战士巍然屹立在古城大地。1957年6月修复。千年宝塔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名塔典故:造塔传说:古时候,开封城北角夷山上有一个井口大的泉眼,一眼看不见底,“咕嘟咕嘟”直往外冒水,日夜不息。淌出来的水十分浑浊,又咸又涩。城里本来就地势低洼,加上污水横流,可把老百胜给坑苦了,饱尝泥泞之扰、疫病之灾。全城父老乡亲在一起议定,堵死这口害人的泉眼。用石头填,磨盘大的石头扔进去就不见了踪影。用沙袋堵,激流把沙袋冲得千疮百孔。人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听凭它祸害古城。有一天,一位商人来到夷山泉眼里打水,一个漩涡将水桶卷得无影无踪。不久他乘船外出经商,在大海上水手打捞起一只水桶,仔细一看正是自己在夷山泉眼里丢失的水桶。这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全城,人们恍然大悟,心情更加沉重,原来泉眼底下通着东洋大海哩!有海妖兴风作浪,怪不得恁厉害,往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呵?

  正当百姓愁眉苦脸一筹莫展时,一连几夜古城上空都响彻着“造塔!造塔……”的叫声。人们心情振奋,奔走相告:“只有造塔才能镇住海妖,咱们就在泉眼上造塔!”可是,那时人们只会造桥,别说造塔,连塔是什么样子也没有见过。全城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能工巧匠们聚在一起,谁也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天,忽然有一位须发皆白、红光满面的老人沿街叫卖:“卖塔哟,卖塔!”人们顿时围过来争着观看,见他手中托的那件东西用楠木雕就,像一头粗一头细的红萝卜,又像一座摞起来的亭阁,玲珑剔透,十分可爱。原来这就是塔呀!工匠头拱手施礼道:“老人家,这塔俺们买了。老人瞧瞧大伙开腔道:“你们要塔干啥呀?”工匠们抢着说“我们要在海眼上造塔镇妖,为民除害!”“好,有志气。那就塔送给你们吧!”老人乐呵呵地放下木塔,飘然而去。

  工匠们把木塔拆开合拢,反复几次,里里外外琢磨个遍。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真要在夷山上造一座高塔,谈何容易!一到施工问题全来了。这天,赠塔老人忽然来到夷山,见工地上推满材料不见施工,质问道:“你们造的塔呢?”工匠头说:“俺们正在发愁哩,一层二层好造,往上就难办了,光料就运不上去。”白发老人生气地说:“这点事都办不了,还说啥为民除害哩!”他夺过木塔,用脚往地上一踩,木塔被踩到土里,只露出一个塔尖尖。半晌,人们回过神来,又鼓起勇气,摩拳擦掌地说:“咱们城都能造,还怕造塔?”他们小心翼翼、一层一层地把木塔从土里扒出来,看看木塔,又用土一层层把塔埋起来,大伙不禁豁然开朗。这时,人们才发现白胡子老汉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只听空中隐约传来爽朗的笑声。工匠头说:“一定是班爷下凡来点化咱们的!”说着,便带头向空中遥拜。

  工地上立即热火朝天地造起塔来。工匠们先在海眼上盖了第一层,然后用土把它埋起来,修成坡道运料,接着盖第二层,和在平地上施工一样。依次类推,一直盖了十三层,最后把封的土一层层剥开运走,一座巨塔就矗立在夷山上了。据说人类的第一座塔就是用这种笨办法,花了几十年的工夫盖起来的。后来,人们塔越越多,越干越聪明,才创造搭脚手架的施工方法。自从夷山造塔以后,开封再也不冒海水了。这座塔便是闻名中外的铁塔,又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No.7 江苏苏州报恩寺塔

  年代:始建于三国吴,南朝梁(公元502-557年),现存主体重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并保存至今。

  类型:楼阁式砖身木檐混合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江苏苏州市内北部偏西报恩寺中。

  名塔简介:苏州报恩寺塔重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又名北寺塔。是中国最高大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古塔,塔为九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每层挑出平座、腰檐,底层对边18.8米,副阶周匝,基台对边34.3米,塔顶与刹约占1/5。塔高76米,重檐覆宇,朱栏萦绕,金盘耸立,峻拨雄奇为吴中诸塔之冠,各层的翘角都有雕花且挂有风铃,系有飘带,在微风的吹拂下,会发出美妙而悦耳声音。一般佛塔都是七层,而北寺塔则九层,其中自然有它建造的原因。九在数字中为最大,登九层应该有登九天之意。因此宝塔显得特别的高大宏伟,雄踞于古城,脱颖于姑苏诸多宝塔之中,名满佛教丛林。登塔远眺,可俯瞰苏州全景。

  该塔塔身结构由外壁、回廊、内壁和塔心室组成。每层各面外壁以砖砌八角形柱分为三间,于当心间辟门。外壁、八角形回廊两壁及塔心方室壁上,均有砖制柱、额、斗拱隐出,自栌斗挑出木制华拱与昂。回廊转角处施木构横枋和月梁联结两壁,再以叠涩砖相对挑出,中央铺楼板,墁地砖。廊内置木制梯级。第九层回廊顶纯用叠涩砖挑至中点会合。第八、九层塔心方室中央立刹杆,上端穿出塔顶支承刹轮,下端以东西向大柁承托。塔基分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均为八角形石雕须弥座式。基台高1.34米,下枋满雕卷云纹。台外散水海墁较现地面低0.73米,基座高1.42米,边沿距底层塔壁0.78米,束腰处每面雕金甲护法力士坐像三尊,转角处雕卷草、如意纹饰。据考证,塔的外壁与塔心砖造部分,以及石筑基座、基台,基本上为宋代遗构,木构部分则以后代重修居多。各层塔门过道上和塔心方室上的砖砌斗八藻井等仿木构装饰,结构复杂,手法华丽,第三层塔心门过道上的藻井尤为精致。塔内砖砌梁额、斗拱、斗八藻井,顶层塔心刹杆,内檐五铺作双抄或单抄上昂斗拱,柱头铺作用圆栌斗,补间用讹角斗,内转角用凹斗,以及塔基须弥座石刻等,都是研究宋代建筑的珍贵实物。

  报恩寺塔内部为双层套筒,八角塔心内各层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设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中;各层有平座栏杆,底层有副阶(围绕塔身的一圈廊道)。这些都与山西释迦塔(即应县木塔)相仿。但副阶屋檐与第一层塔身的屋檐是一坡而下,没有重檐。与释迦塔不同。砖砌塔身每面分三间,正中一间设门。木结构部分曾经清光绪年间重修,檐角高耸,又在平座上加了许多擎檐柱,已部分改变了原样。副阶柱间连接有墙,平面直径30米,与释迦塔相近;塔全高达76米,比释迦塔高出将近9米。全塔虽尺度巨大,但层数比释迦塔多出4层,比例也比释迦塔高细,加上檐角高举,在宏伟中也蕴含着秀逸的风韵,仍体现了江南建筑艺术风格。

  前世今生: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砖木结构古塔。据地方志乘载,三国吴,南朝梁中大通年间(公元502-557年),通玄寺僧正慧曾募建宝塔十一层于寺中,后被焚毁。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重建为9层,诗人苏轼舍铜龟盛放舍利供奉塔中。南宋初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焚掠平江(苏州),塔与寺同毁。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行者金大圆主持募建,改建成八面九层宝塔,现存北寺塔的砖结构塔身就是构筑于当时的原物。此塔曾刻入南宋绍定四年(1229)的《平江图》碑中。塔正当平江(即今苏州)最主要的南北向大街北端,成为大街的对景。

  明朝正德年代,宝塔遭雷击起火,殃及卧佛大殿,一夜之间殿塔尽焚坏。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攻占苏州及李鸿章部下进攻苏城,两次战祸,仅宝塔和廖廖数殿残留在废墟之中。明清几度修葺,塔身的木构部分为清末重修,已不全是原貌。古人有诗赞曰:“巍然一塔逼云寒,绝顶登临眼界宽。浅谈湖山归杖底,参差楼阁出林端。”这是对高耸入云的报恩寺塔的真实写照。1965年至1967年又全面整修。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塔典故:“报恩寺塔”又称青铜葫芦镇宝塔传说:这座塔号称为江南第一大塔,是一千七百多年前,在三国的时候,东吴孙权为了纪念他母亲建造的,当时叫“报恩寺塔”。这北寺塔的顶上有只青铜大葫芦。那只铜葫芦连同底座,高三丈六尺一寸,重五千四百斤,立在高高的宝塔顶上,四平八稳纹丝不动。阵风一吹,还“呜呜”发响呢。传说,孙权对母亲很孝顺,为了建造这座报恩寺塔,十分郑重,特地请来了诸葛亮,要他出主意,帮忙设计。诸葛亮心向刘备,无心为孙权效劳,可是又人情难却,便挖空心思,出了一道难题目,存心刁难孙权。他说,这宝塔要造九层,比平常七层宝塔高出两层,层层还要设回廊飞檐,处处都要画梁雕栋,另外要在宝塔顶上立一个“塔刹”。什么叫塔刹呢?就是要精选上好的青铜,浇成一只葫芦,放在塔顶上镇牢塔身。

  诸葛亮其实使诈,以天下“三山六水一分田”和“五湖四海”的说法,还规定了葫芦和底座的尺寸和重量。最后诸葛亮再三交代孙权,青铜葫芦必须分量准足,相差一两,宝塔就要歪斜一寸。孙权听了心事重重,真是湿手粘了干面粉。不叫诸葛亮出主意也就罢了,既然请教了他,风声都已经传了出去,不照他说的造一不行。而这么庞大的铜葫芦,又怎么造得出来呢?孙权明知道诸葛亮有意在掂东吴的份量,存心要看一看东吴能工巧匠的本领。所以想来想去,决定照造,不能惹人耻笑。后来,孙权得知有个叫欧春子的工匠,是铸剑巧匠欧冶子第十八代子孙,蛮有本事的,就住在苏州相门外。孙权换了布帽青衣,专程登门去访贤。到了他家,一看欧春子,虽已有七十多岁年纪,但鹤发童颜,精神很好,便向他说明来意。欧春子明白了孙权的心思,又见他心诚,就拍胸脯说:“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气,决不让诸葛亮取笑东吴。”孙权蛮开心,对欧春子施了一个大礼:“一切重托!”

  欧春子朋友很多,他的师兄、师弟、师叔师侄又遍布魏、蜀、吴三国。他接办这桩生意,就发出请贴,不消半年,各地冶匠自带行李、工具,纷纷赶到,足足有上千人。他们在相门外扎了座工匠大营,沿河居住。后来那地方就叫“冶匠浜”。(话说一切具备,就等开工作业了。欧春子本领高强,在相门外的校场上,砌造了无数个炉灶。把五个工匠立为一炉,二十炉立为一堂,总共十二堂,堂堂用各色彩旗区别开来。正中心搭一座高台,高台上插十二色彩旗。台前掘一个大坑,模型就做在坑内。那时候烊铜炼铁,全靠三号钵头那么大的子泥坩锅。一锅铜水,最多只有十几斤。烧的是木炭,鼓风靠一种用两手一开一合进行鼓风工具(也称皮老虎),要一下子烊出五千四百斤的铜水可不简单啊!

  一切准备停当,到开炉点火这一天,人山人海,全城的百姓都来看热闹。只见每台冶炼炉内,铜水青光闪闪,烟云足足飘了十里路远。欧春子见火候已到,爬到台上,正要拔旗指挥。只见他的小孙子急急匆匆跑上来,说铜水不够用。老工匠一听,脸色顿时发白,额上汗珠直冒。浇,要浇出废品;不浇,铜水全部报废。欧春子到底是块老生姜,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自己抹下了一对白铜手镯,“噗”,往炉内一掷。工匠们便人人学样。这样一来,每一炉都就增加了半斤铜。一些看热闹的人们,也拼命把自己手上的首饰也往炉内甩。终于把铜水凑足了。据说,冶坊估铜水的习惯,就是从这以后才有的。如今的翻砂行业,每开一炉,都要先行估料,也是这样来的。

  当时。欧春子站在台上,举旗为号。举什么颜色的旗,挂什么旗的炉膛就上来浇铸,上来一堂又一堂,十二堂铜水全部浇得一滴不剩。工匠们人多手众,你来我往,按照次序作业,等青铜葫芦浇出来,金黄闪亮,光滑得一点一斑也没有。消息报到孙权帐前,孙权非常高兴。马上修书一封,差人向诸葛亮报讯。诸葛亮从这件事判断东吴有许多能人,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孙权见青铜葫芦浇好,高兴的不得了,对招来的工匠一律论功行赏。但等到宝塔造成了,难题也就来了。这五千四百斤重的铜葫芦。搬都搬不动,怎样安装到塔顶上去呢?急得孙权团团转。还是欧春子会想办法。那时候造多层宝塔,不搭脚手架的,用的是砌一层塔、埋一层土的方法,九层塔的土墩足足有十几丈高,欧春子就选择了一个滴水成冰的日子,就叫手下众人挑水泼路,一直泼到塔顶上。然后,在铜葫芦上缚住绳索,把它拉上去。这一办法真好。后来,有人说铜葫芦是飞上去的。其实是安装了绞车把它拉上去的。现在香花桥旁边,还有条小巷叫“绞车弄”呢! 呵呵。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多么值得后人为之敬佩啊!

  报恩寺塔的来源传说:报恩寺原本没有塔,大约在宋代,因太湖连年泛滥,苏州水灾不断,一位有道高僧四方化缘,筹资建起了这座塔,用以镇压水患。说来也怪,自塔建起,苏州竟然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水灾,苏州人对这座塔敬若神明,视为镇城之宝。由于这个原因,后世建筑高度没有超过报恩寺塔,苏州园林城市的风采由此而保存得完好无缺。其实,这只不过是个美丽的传说罢了。苏州之所以不会遭受水灾之苦,完全在于她独特的水乡环境,城内大小河流星罗棋布相互沟通,一旦遇有水患,早被她的河流把洪水带走。但淳朴的苏州人却宁愿相信这个传说,多年来一直赋予北塔最高的礼遇。一座塔,竟然影响了一个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这在古今中外恐怕都是绝无仅有吧?

  No.8 浙江杭州六和塔

  年代: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现存塔身重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并保存至今。

  类型:楼阁式外木内砖层数不规则佛塔

  地理位置: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峰上。

  名塔简介: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即外看13层,塔内只有7层。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须弥座”。

      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有二百多处砖雕,砖雕的题材丰富,造型生动,有斗奇争妍的石榴、荷花、宝相,展翅飞翔的凤凰、孔雀、鹦鹉,奔腾跳跃的狮子、麒麟,还有昂首起舞的飞仙等等。这些砖雕,与宋代成书的《营造法式》所载十分吻合,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塔内保存众多的文物古迹,较著名的有南宋堂尚书的省碟碑与四十二家书写的四十二章经残石。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那壮观的大桥,飞驶的风帆,苍郁的群山,赏心悦目。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清乾隆皇帝游此,兴致大发,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前世今生: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是钱弘淑舍园所造,同时还建造了塔院,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六和塔塔身共九层,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依陆俯看钱塘。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六和塔毁于兵燹,几乎片瓦无存,塔院也被破坏殆尽。到了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高宗赵构因见钱塘江潮捣堤坏屋,决计重建六和塔。这时,僧人智昙挺身而出,愿“以身任其劳,不以丝毫出于官”。前后历时十余年,至隆兴元年(1163)仲春,新塔五层告成,岁末全部完工。

      这次重建的六和塔共有七层规模上虽然比塔初建时略有收缩,但依然庞大富丽,而精整、坚固则超过旧构,在浙江佛塔中规制、造型和功能都堪称首屈一指。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元朝元统间(1333-1335),六和塔曾因年久破败而作修缮。明嘉靖十二年(1533),倭寇入侵杭州,腾腾烽烟劫火中,寺与塔均遭破坏明人郎瑛在其著作《七修类稿》中描绘了塔受损的状况,有“今光砖巍然四围损败,中木燋痕尚存,唯内可盘旋而上也”的描述,可见,那时六和塔的木结构外檐已完全烧毁,只余砖构塔身,这和西湖另一著名古塔雷峰塔的遭遇如出一辙。可庆幸的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佛门净土宗著名高僧袾宏(莲池大师)主持大规模重修六和塔,塔的顶层和塔刹加以重建,还调换了塔身部分中心木柱下面的磉石构件。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世宗允胤认为这座古塔关系到国计民生,下诏特拨国库帑金,命浙江巡抚李卫再作大规模修整,前后历时两年才竣工。清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弘历南巡到杭州,两次专游六和塔,还赋写诗章数篇。对钱塘江、月轮山一带的山河风光,这位以风雅自命的当朝皇上大加赞赏,发出了“壮观至是真空前,那更息心安四禅”的感叹。兴之所至,他还重新撰写出一篇塔记,并在塔前牌坊上题写了“净宇江天”四字;又取佛学寓意,在六和塔一到七层上各赏赐御书四字匾额,而且一至五层还各有佛、道偶像供奉。乾隆的题额,第一层为“初地坚固”,前供地藏菩萨塑像,后置明万历刻北极真武像;二层是“二谛俱融”,供东海龙王像;三层写作“三明净域”,供弥陀、观音、势至像;四层书题“四天宝纲”,供鲁智深像--这是根据《水浒》故事中武艺高强的鲁智深圆寂之地就在六和塔的传说,后人因而还为之在此塑像;五层题的是“五云扶盖”,供毘卢观世音像;六层四字为“六鳌负戴”,七层留题了“七宝庄严”。其中,明线刻真武像至今犹存,其余所供奉的佛道偶像都已毁损无存。当时,六和塔的各项设施,不但都得到了恢复,而且还有所增益。开化寺香火的规模当然也今非昔比,一时间,香火鼎盛,人声喧沸,可以说是六和塔历史上又一中兴盛大时期。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六和塔又因天灾人祸而日渐破损,外部木结构部位甚至败落无存,颓败朽衰持续了将近五十年。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杭州人朱智(敏生),在捐资修筑钱塘江堤坝的同时,更以余财重修六和塔。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六和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3年,1971年,1991年先后进行过三次维修。

  名塔典故:来历传说:关于六和塔的来历,民间则一直流传着“六和镇江”的故事,说的是古时钱塘江里住着一位性情暴躁的龙王,经常无缘无故兴风作浪,打翻渔船,淹没农田,附近人民怨声载道。见此情景,有个渔民的儿子六和挺身而出,发誓要学精卫填海的样子,用石头填满钱塘江,不让龙王再危害人间。六和扔了七七四十九天石头,终于降伏了龙王。后人为了纪念六和的壮举,就在月轮山上修建了一座宝塔,并以六和的名字作为塔名,这就是“六和塔”。传说当然不可信,但它反映出的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还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水浒传》传说:相传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腊,宋江将兵马驻扎在六和塔外的寺庙内,鲁智深与武松忽听得钱塘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北方人,从没听说过钱江潮,以为是战鼓声,便起身准备迎战。后来僧人跟他解释,方知这是潮信。于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时师父说过“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觉得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边圆寂坐化了。

  No.9 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年代:始建于东汉,现存主体为明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并保存至今。

  类型:楼阁式多彩琉璃佛塔

  地理位置:矗立在山西洪洞县东北17公里的霍山之巅。

  名塔简介:飞虹塔始建于东汉,现存为明代嘉靖六年(1527年)。塔平面八边形,是有十三檐的楼阁式佛塔,全高47.6米。除底层为木回廊外,其他均用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塔身用黄、绿、蓝、紫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有飞檐凌空下的斗拱,制作精巧的莲花椅柱,上刻各种图案,佛像凝重肃穆,菩萨慈祥可人,和尚憨态可掬,力士威风抖擞,童子天真活泼,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夺目,各种构件和图案塑制精细,彩绘鲜明。塔内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从底层围廊顶上的琉璃瓦,到二层以上8个主面的琉璃浮雕悬塑的千百个构件,技艺超凡,国内罕见,叹为观止。整座佛塔轮廓清晰,形象生动,制工精致,气势雄伟。

  在塔的13层八角上,有龙头琉璃套兽,兽嘴中挂有风铃,共114个。其第二层外部琉璃构建最多,布局最为华丽,八个柱脚由头顶莲子盘的力士担当,每个檐面斗拱下部都有琉璃金刚坐像,无一重复。“一塔玲珑驾碧空,满山翠柏起秋风。”每逢红日高照,塔身五彩纷呈,神奇异妙如雨后彩虹,“飞虹塔”因而得名。它与河南开封的祐国寺塔齐名,被誉为“中国第二塔”。也是佛界公认最美丽的“浮图”。塔身中空,内设“之”字形梯道,其设计巧妙,在我国古塔中罕见。飞虹塔以挺拔伟岸的身姿、五彩斑斓的塔色和悠扬飞动的塔铃声将佛国的辉煌阐释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设计思想和建筑意匠的圆融合一,不愧为我国琉璃塔中的珍品。世界琉璃精品在中国,中国琉璃精品在明朝,明朝琉璃精品在山西。位于山西洪洞的广胜寺飞虹塔正是明朝琉璃的巅峰之作,这座据传存放佛祖舍利的宝塔在中国难以计数的古塔中如奇峰陡出,冠绝天下。这座塔可谓集琉璃之大成,被公推为全国第一琉璃塔,可谓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宝。

  前世今生:该塔始建于东汉,屡经重修,现存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历时12年建成的。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京师大慧和尚又于飞虹塔的底层加建了一圈回廊,遂成今日之规模。飞虹塔的前身是阿育王塔,只是用来保存舍利,供信徒膜拜;而唐代以后的寺庙一般是大雄宝殿在前,而飞虹塔在后。飞虹塔除了供奉舍利之外,还有点缀风景,平衡地运的作用。传说阿育王建八万四千,有十九座位于中国,这座舍利塔便中其中之一。阿育王塔毁于元代大地震之后,广胜寺僧寺僧达连大师立下誓愿重修新塔。他于是四处募化,在晋王的帮助下,历时十二年,于明代嘉靖六年重建了舍利塔。世人为纪念达连大师的募资营建之功,新塔以达连大师的法号“飞虹”命名,故名飞虹塔。到了唐代宗大历四年,即公元769年,汾阳王郭子仪发现宝塔出现了严重的裂痕,于是奏请重修塔院,而存放佛舍利的宝塔更是其中的镇寺之宝。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平阳盆地发生八级大地震,此塔也安然无恙,显示了这座古塔设计施工的高水平。塔顶有当年地震的题记,为研究当年平阳地震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塔底部的围廊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虽然比飞虹塔晚建近百年,但衔接自然,风格一致。飞虹塔经受了四百余年的风雪侵蚀,坚如磐石,完好无损。

  1962年有人又在九层的莲瓣上发现了:“匠人尚延禄、张连文、王述章造”,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古代琉璃塔中唯一留有工匠题款的建筑精品。飞虹塔真正的价值体现不在于它的外形设计,而在于它精美的琉璃艺术。飞虹塔是全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从二层以上,塔身外表镶嵌着七色琉璃构建与装饰图形,每一层又都有一组中心图案,或佛像、或鸟兽、或佛经故事,各具特色,毫无重复。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澜的的琉璃塔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绚丽的色彩使得历经数百年风雨的琉璃构件依然历历如新。名塔典故:金藏奇缘:这座塔与《赵城金藏》有一段奇缘。《赵城金藏》刻于金代、发现于山西赵城,由此得名。据考,金明昌年间,民间女子崔法珍自断手臂,化缘数十年,募集到足够资金后刻成。这部价值连城的经卷曾经就藏在这座塔内。

  日本侵略者入侵山西时,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这部珍贵的稀世之宝《赵城金藏》经卷档案立即成了他们猎取的重要目标。广胜寺的力空和尚获悉日寇将袭的消息后十分焦急,为了保护文化瑰宝,他冒着生命危险跑到八路军指挥机关求援。陈赓将军闻讯后,派出一个营的战士火速前往广胜寺,军民协力抢经护宝,将已密封于飞虹塔中的经卷迅速运出。金版藏经从广胜寺运走后,几经辗转终于安全运抵抗日根据地。日本人并不善罢甘休,在随后进行的多次扫荡中一直寻找经卷的下落,但终未得逞。为防日军报复,力空和尚在寺后殿东侧一个阴暗潮湿的山崖小洞中躲藏了3个多月。这些经卷最后运抵北京,现存于北京图书馆,成为镇馆之宝。

  No.10 浙江杭州雷峰塔

  年代: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旧塔已于1924年倒塌,现重建于2002年10月25日,最具现代感的塔。

  类型: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地理位置:在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

  名塔简介:雷峰塔又名皇妃塔,又称西关砖塔。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建造,初名“黄妃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原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旧塔已于1924年倒塌,现已重建。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铜领域第一人朱炳仁担纲铜总工艺师,使这座塔成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雷峰塔风光(1)(19张)计和大小建造。这座塔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刹高18.25米,地平线以下的台基为9.8米。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

  塔身的设计沿袭了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据悉,雷峰塔用铜建造是中国铜雕大师朱炳仁用了数万字的缜密论文说服各方专家才得以落实的。同时二至五层还有外挑平座可供观景。用于装饰的塔刹高16.1米,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时期江南古建筑的典型风格,远处望去,金碧辉煌。专门为保护遗址而建的保护罩呈八角形,建筑面积3133平方米,外饰汉白玉栏杆。保护罩分上下两层,将雷峰塔遗址完整地保护起来。

      雷峰新塔建成后,已经消失了七十余年的雷峰夕照又将重现。全塔上、下、内、外装饰富丽典雅,陈设精美独到,功能完善齐备,以崭新的风貌和丰厚的内涵在西湖名胜古迹中大放异彩。游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层的外观平座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华尽在游人的远望近看之中。作为西湖南线的制高点,极目四眺,碧波荡漾的西湖、秀美端庄的汪庄、初见轮廓的南线新景点、绿意葱笼的湖心三岛一览无余。而站在西湖东岸的湖滨路远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纤细俊俏,两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谐与美丽。打开一道沉沉的古式门,可以走进新塔底层,这里,就是古塔遗址。而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区被玻璃包围着,游人可以在外观看,以防氧化和人为破坏。而今天,遗址那一块块的塔砖,还被仔细地包裹着。

      前世今生: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 “黄妃塔”。它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宫,存放着珍藏有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砖内,还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开始计划建十三层,由于财力不足而建七层八面楼阁式,原塔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重修时改为五层。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

  雷峰塔比起其他的古塔来,厄运更多。在元朝的时候,它还是“千尺浮图兀倚空”的雄壮姿态。到明朝时遭到了大破坏。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侵入杭州,因怀疑其中埋伏有明朝士兵,放了一把火,把雷峰塔的塔檐、平座、栏杆、塔顶全部烧光,只留下了砖体塔身。明崇祯时的一张西湖古画中,雷峰塔已是塔顶残毁,老树婆娑了。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诗人们也以“雷峰残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醉翁”文辞来描写它,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其与湖对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此说一出世人称是。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一些无知的人常常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挖取砖块,用来治病或安胎,甚至把砖块说成是无病不治的灵丹妙药。还有人从塔内挖寻经卷,企图发财。一段时间内,西湖边蚕农所养的蚕频频遭到蛇的侵扰,蚕农经济损失惨重。这是有传言说,因为白素贞被压在雷峰塔下,雷峰塔的塔砖有趋蛇辟邪的作用,以致塔砖遭到严重盗取。

  到1924年9月,塔脚已被挖空,加上其他的破坏原因,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发现砖孔内有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经卷用川棉纸或竹纸精印,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贵资料。且在砖孔内发现经卷开头写着“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弘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奉,乙亥八月。”查乙亥年是钱弘俶吴越八年、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也就是吴越国的最后一年,证明了这塔修成的年代。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2001年3月11日,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的发掘,出土了包括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铁舍利函(内有金涂塔一座)、释迦牟尼鎏金铜佛像、铜镜、铜钱及玉人、玉钱等在内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轰动了海内外。雷峰新塔,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新塔五面八层,依山临湖,蔚然大观。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雷峰塔的建设在中国风景保护和建设史册上留下了四项“天下第一”:塔类建筑采用钢材框架作为建筑支撑、承重主体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中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内部活动空间最宽敞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内部文化陈设最丰富的天下第一。

  名塔典故:白蛇传与雷峰塔:白娘子是西湖所接纳的一具可爱的生命。虽然只是传说,却妇孺皆知,知名度远远超过许多真人。《白蛇传》的传说,由来已久,现存较早的定型文本,见《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明代已有人将其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冯梦龙《警世通言》,又将其记录整理,题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至此,故事基本完整,并与杭州西湖、镇江金山寺等地名紧密相连,而不再变更。清代,戏曲、曲艺的作者根据当时流传的民间传说,进一步丰富《白娘子传》的情节。历代慷慨地把西湖、断桥、雷峰塔奉献给他,使西湖景观上有了她的印迹,而西湖毫无亏损,反而因此平添了特别明丽的色彩。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

  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过着人世间的平凡生活。正因为她这一特殊的想法,使她成了传说中最具亲和力的人物。雷峰塔,在某种意义上,它名播万里正是因为压着白娘子。当《白蛇传》中出现了雷峰塔后,一个悲怆的结局无可挽回地出现了。学者余秋雨说: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怆然象征。

  雷峰塔虽然于一九二四年突然倒塌,但它仍在西湖十景中占着响当当一角。宋代隐士林和靖的“夕照前村见”“和宋末元初尹廷高的”“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嚓,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为它千古传唱。但是正因为传说中雷峰塔禁锢了白娘子,当它终于倒掉后,一批五四文化闯将不禁由衷欢呼,鲁迅更是对之一论再论。雷峰塔的闻名,一般的说法是,它是西湖塔中的一组对景之一,它与北山的保俶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在雷峰塔未塌以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