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塔瓦战役之前的战局:瑞典牢牢压制着沙俄
2015-09-24 15:53:48 彼得一世

  提到波尔塔瓦战役乃至整个北方战争,不能不讲交战双方的统帅--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和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前者被称作“武士国王”,后者则被尊为“俄罗斯之父”,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很多,而其中之一就是他们都能称得上军事天才。因而,他们之间的鏖战备受世人瞩目。为了使读者对整个战役有个全面的把握,还得从出海口问题谈起。

  彼得对出海口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已超出军事和贸易层面,这是他的祖先无法企及的。为了“让西风吹遍俄罗斯大地”,彼得首先对腐而不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了刀。1695年3月,彼得率军直取亚速,但久攻不克,只得无功而返。翌年5月,再征亚速,守军很快败降。俄国船只从此可以出入亚速海,但仍无法进入黑海,因为俄国缺少一支与土耳其海军相匹敌的舰队。15年后,由于军事上的失利,彼得又不得不将亚速还给土耳其,这当然是后话了。可见,彼得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野心只能留给他的后代去实现了。由于此时的反土同盟行将瓦解,在完成欧洲考察并镇压射击军叛乱以后,彼得开始在俄国进行全面改革。改革之后,俄国富强了。出海口问题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南方不行,彼得就把目光投向了北方。1699年,彼得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同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正在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而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与萨克森、丹麦、波兰等国结成了“北方同盟”。另外,1700年8月8日,彼得得到了关于同土耳其缔结30年和约的报告,这使得俄国避免了两线作战。到此,反瑞战争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

  而此时的瑞典业已与英国、荷兰结盟,当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得知“北方同盟”国家准备对瑞作战之际,决定实施各个击破的方针。1700年2月,奥古斯特二世(萨克森选帝侯,自1697年起同时为波兰国王)率领萨克森军队包围了里加,但徒劳无功;丹麦人于3月以其主力侵入瑞典盟国好斯顿霍尔斯坦的领土。5月8日,在英荷联合舰队的积极支援下,查理十二率领43艘战舰、15000名精兵出其不意地在哥本哈根登陆,丹麦国王菲特烈不战而降,被迫于8月18日签订《特拉温达和约》,废除与俄、波的盟约,退出了战争。毫不知情的彼得于8月30日对瑞典宣战,于是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北方战争正式爆发了。

  当然,北方战争的真正原因并非彼得在里加遭到了“许多令人不快的事”,也不是俄使臣们对瑞典所声称的:沙皇承担了同丹麦联盟的义务,必须对丹麦国王的敌人--瑞典国王作战。战争的原因是彼得想收复位于涅瓦河沿岸的俄国故土,冲向波罗的海。他认为自己的意图是正义的,并以正义的名义亮出了宝剑。但事实证明,当时的俄罗斯是在准备不够的情况下投入了与瑞典这个强大而又善于应变的敌人的斗争的。公元1700年11月19日,俄罗斯兵败纳尔瓦,这或许能够明白无误地证实了俄罗斯的弱势地位。

  纳尔瓦一战,使北欧政局立刻受到了影响,整个西欧的目光也开始集中于查理十二和瑞典身上了。这时,“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快要爆发了,路易十四和他的劲敌--海上国家英国和荷兰--都渴望争取瑞典为同盟国。如此,查理十二可以有三条取舍的途径:或者同俄国继续作战,或者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抑或同波兰的奥古斯特兵戎相见。究竟哪条途径正确,历史学界至今仍议论纷纷,仍莫衷一是,但当时的查理十二选择了最后一条途径。因此,他没对俄罗斯发动冬季攻势。他认为,吸取纳尔瓦战役教训的俄罗斯人没有能力进行真正的反抗,而波兰国王才是更为危险的敌人。于是,瑞典军队投入了反对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的斗争,查理十二的行动在战略上可能是正确的,但他没有注意到一点,就是沙皇彼得所具有的非凡意志力。当查理十二断定“莫斯科男子汉”已经完蛋了的时候,彼得却深战争刚刚开始。接下来的瑞波战争(1701年6月至1706年末)使俄罗斯人获得了喘息机会,于是,彼得紧紧抓住这段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来组建并装备他的新军队。比如,1701年铸造了300门大炮。由于缺乏铜,其中有些铜是用教堂的钟铸造的。彼得把自己的武装力量投放到西北和西部两个战场,即波罗的海战场和波兰战场。查理十二军队撤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后,那里只留了1.5万人的瑞典部队继续作战。从1701到1704年,在波罗的海战场俄罗斯人通过一系列作战行动将瑞典人赶出了涅瓦河流域,占领了杰尔普特、纳尔瓦、诺特堡(奥列舍克),实际上夺回了17世纪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失去的所有土地。1703年5月16日,俄罗斯开始在涅瓦河口兴建圣彼得堡。从1705到1708年,西北战场的行动相对消沉,而夺取圣彼得堡的尝试的失败也最终表明瑞典重新夺占波罗的海沿岸失地的愿望尚无法实现。

  俄罗斯人在西北的波罗的海战场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波兰及日耳曼地区的形势却让沙皇彼得大跌眼镜。1701年7月,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在里加城下击败了波兰-萨克森军队。随后,又攻入波兰,在克利绍夫战役(1702年)中又击溃了人数更多的波兰-萨克森军队,并占领了华沙。1702至1704年间,一支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的瑞典军队从奥古斯特二世手中接连夺取了几个省。终于,查理十二将自己的走卒--斯坦尼斯拉夫?列琴斯基安插到波兰的王位上。1706年夏,查理十二挥师折回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把奥格尔维耶元帅指挥的俄罗斯军队赶出了立陶宛和库尔兰。俄罗斯军队不战而走,撤退到了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接着,查理十二对奥古斯特二世的军队进行了决定性的打击:瑞典人攻入了萨克森,占领了莱比锡。此时,奥古斯特二世的处境很危险,他头上的波兰王冠实际上已经落地,萨克森的王冠也朝不保夕。为了保持住这后一顶王冠,他决定投降,但恳求瑞典人答应不告诉俄方。于是, 1706年10月4日他与瑞典签署了《阿尔特兰施泰特和约》,正式将波兰王位让于斯坦尼斯拉夫?列琴斯基,并断绝了同俄国的同盟关系。从此,查理十二不可战胜的神话不胫而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