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后期,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国,攻灭契丹族建立的辽国,随即举兵南侵,腐朽的宋朝统治者节节败退,人民惨遭蹂躏。北宋朝廷中主降派虽多,但广大汉族人民却纷纷举起抗金大旗,展开了英勇壮烈的反侵略斗争。面临着国破家亡的险恶局面,宋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官员激于民族义愤与爱国之情,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金斗争行列中。李纲和宗泽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李纲(1083—1140)字伯纪,福建邵武人。1125年,宋徽宗慑于女真统治者的侵略凶焰,宣告退位,儿子赵桓即位,是为钦宗,改元靖康。
钦宗继位时,宋朝的形势危在旦夕,一方面是金兵已攻取汤阴、濬州,前锋直抵宋朝都城东京(今开封);另一方面是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指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为六贼,要求“传首四方,以谢天下”。(《续通鉴》卷95)为了缓和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靖康元年正月,钦宗下诏亲征,命兵部侍郎李纲兼任行营参谋官。
李纲早就怀着“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史·李纲传》)的决心,当他获悉钦宗与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等准备弃城逃跑的消息时,上殿劝说钦宗:“今日之计,莫如整厉士马,声言出战,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当钦宗问他谁可以带兵时,他回答说:“朝廷平日以高爵厚禄富养大臣,盖将用之于有事之日。”提名白时中、李邦彦。白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一听说要他带兵出去同金兵打仗,气急败坏地说:“李纲莫能出战否?”李纲听了便坦然表示:“陛下不以臣为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续通鉴》卷96)钦宗便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以同知枢密院李悦为副,领兵守城。
但是,钦宗与白时中、李邦彦等仍然准备弃城出逃。正当他们率领禁卫六军即将离城时,李纲赶来了,他声色俱厉地对禁卫军士说:“尔等愿以死守宗社乎,愿扈从以巡幸乎?”军士们为李纲的爱国热情所感染,异口同声地回答:“愿以死守!”于是,李纲入见钦宗,劝说道:六军的父母妻子都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途散归,谁能保护陛下?再说敌兵已逼近,他们知道你们乘舆未远,如以快马急追,又将如何抵御呢?李纲的一番话说得钦宗无言以对,不得不暂时留下。这时,李纲就传旨:“上意已定,敢复有言去者斩。”禁卫六军闻讯欢欣鼓舞,“皆拜伏呼万岁”(《续通鉴》卷96),“无不感泣流涕”(《宋史·李纲传》)。
李纲受命后,积极进行京师的防卫迎敌工作。每面城墙上布置守兵一万二千人,另外又设前后左右军四万人,中军八千人,分置将官统领;并备有火炮、弩、砖石、擂木、火油等各种防守器械。三天之内,战守设施基本准备完毕。这时,金将完颜宗望已兵临城下,李纲便亲自登城指挥作战,斩金兵小头目十余人,杀金兵数千人。宗望见京城有备,便引兵退去。李纲和坚持抗金的军民保卫了京城。
但女真统治者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派使臣来宋,要亲王、宰相前去军前议和。李纲深知敌人不怀好意,自告奋勇要求前往,遭到钦宗拒绝。于是,另派李悦为使臣。李纲知道李悦一向怯懦,作为使臣一定会给宋朝带来耻辱,一再表示愿意自己亲往。钦宗仍不同意。果然,李悦到了金营,事事唯命是从,“不措一辞”,同意宗望提出的无理要求:索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等各万匹,缎百万匹;宋朝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亲王、宰相作人质,才许议和。对于这些苛刻的要求,钦宗和李邦彦、张邦昌之流居然主张全部接受。李纲则力争说:所需金币,竭尽天下之财尚且不足,何况都城乎?三镇,国之屏蔽,割之何以立国?至于遣质,宰相当往,亲王不当往。他还指出:敌人是孤军深入重地,不能久留。建议拖延时日,等待大兵四集才议和,那时宗望就不敢轻视中国了。然而,以钦宗为首的投降派一意孤行,不听从李纲的劝告,终于派康王赵构、宰相张邦昌出使金营。
这时,各地勤王之师纷至沓来,聚集于东京附近。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和武安军承宣使姚平仲率领的各地援军达二十余万,而金兵只六万左右。李纲目睹女真统治者侵略成性,日肆屠掠,贪婪无厌,需求不已,认为议和无济于事,“非用师不可”。(《宋史·李纲传》)他分析了这时我众敌寡的形势,提出一个“必胜之计”——坚壁不战,困住金兵,待其食尽力疲,然后纵其北归,半渡而击之。种师道、姚平仲同意他的主张。姚还提出夜劫金营、生擒宗望,得到李纲的支持。钦宗怀着侥幸取胜的心理,也同意这个计策。但由于消息泄露,劫营没有成功。李纲率诸将出封丘门,奋勇杀敌,箭射金兵甚多,但最后失败了。于是,女真统治者的侵略气焰更为嚣张,又派使臣来斥责宋廷,李邦彦一伙惊慌万状,竟诬谄李纲,说这次用兵是李纲和姚平仲的主意,不是朝廷的本意。钦宗听信了谗言,罢免了李纲的官职。
钦宗和李邦彦一伙对女真统治者的卑躬屈膝、投降妥协,激起了广大军民与爱国的知识分子的愤慨。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指出李邦彦、张邦昌是“社稷之贼”,请求罢免;李纲是“社稷之臣”,应该再度起用(《续通鉴》卷96)。城中军民闻讯,纷纷前来声援,一时之间,数十万人呼声动地,围住了皇宫。李邦彦吓得溜进宫去。钦宗被迫宣布再用李纲为尚书右丞、京城四壁防御使。
李纲复职后,下令杀敌者厚赏,军民无不奋跃。宗望见宋朝各地勤王军队不断来援,不得不暂时退军。李纲率领军民抗金,挫败了投降派弃城逃跑的阴谋,沉重地打击了女真侵略者,使东京避免了一次浩劫。
但是,不久女真统治者又撕毁了和约,再度大举南侵。钦宗被迫罢免李邦彦、张邦昌,命李纲为知枢密院事,准备迎战。这时,朝中大权仍把持在投降派手中,他们惧怕金兵势力,攻击李纲、排挤李纲出朝。钦宗和投降派臭气相投,竟然调李纲出朝,命他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只给兵一万二千人,军需也加以限制,甚至连李纲在地方上招来的士卒也被解散。之后,又再次罢免李纲兵权,贬官出知扬州。
靖康元年八月,女真统治者以宗翰为左副元帅,宗望为右副元帅,分东西两路大举南下。十一月底,金兵先头部队渡过黄河,到达东京。钦宗无耻地拜倒在侵略者脚下,听从敌人摆布,并允许金兵入城。于是,东京城中遭到了空前浩劫,金银财货掠夺殆尽,百姓惨遭蹂躏。钦宗和他的老子徽宗一起成为阶下囚,被俘北掳。宋朝宣告灭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逃到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是为高宗,改元建炎,历史上称为南宋。
高宗为了标榜“中兴”,起用李纲为宰相,宗泽知开封府,领兵进驻东京。
宗泽(1059—1128)字汝霖,浙江义乌人,“自幼豪爽有大志”(《宋史·宗泽传》。以下引文均从此)。金兵先头部队到达东京时,钦宗曾任命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知磁州宗泽为副帅,起兵勤王。宗泽自大名至开德,与金兵大战十三次,连续取胜,又以孤军进到卫南,连败金兵。当他听说徽、钦被北掳时,即领兵至滑州,计划截回二帝,但由于宋兵到期不来,计划没有实现。赵构即位后,宗泽到南京,“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时与李纲同入对,相见论国事,慷慨流涕”。上疏出师收复失地,表示“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在李纲的推荐下,他知开封府,立即整顿城市,稳定秩序,安定人心。
高宗与徽宗、钦宗是一丘之貉。李纲任宰相之时,多次提出反对主和,严惩奸贼,任用抗战将领。但始终得不到高宗采纳。在投降派的排挤、忌恨下,李纲仅当了七十五天的宰相,就被罢免了。
为了团结广大义军抗击金兵南犯,宗泽上任后,又先后说服了王善、杨进、李贵、王再兴等被统治者诬为“盗贼”的义军首领,激发他们抗金保国的热情。在宗泽的劝说、感化下,一百多万的义军很快云集开封一带,在抗金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开封是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战略要地。为了加强开封城的防卫力量,宗泽在城内四周建筑了坚固的壁垒,派兵严守;同时加强了黄河一线的守卫力量,派人分头去联络河东、河北一带坚持抗金的各路义军。
建炎元年十月,高宗逃到扬州。金军趁机分兵东、中、西三路、再次大举南犯。不久,金将兀术率兵直指开封。
一场保卫开封城的战斗打响了。在开封附近,宗泽与兀术经过了几次交锋,其中如建炎二年二月,当兀术纠集大批人马进犯开封时,宗泽就派统制官李景良、阎中立及统领郭俊民领兵万余,前往迎敌。李大意轻敌,致遭失败。阎战死,郭投降,李只身逃跑。不久,郭接受侵略者委托,带着金将粘罕信前来劝宗泽投降。宗泽见郭认贼作父,愤怒地痛斥说:“汝失利死,尚为忠义鬼。今反为金人持书相诱,何面目见我乎。”说罢,令军士斩首。接着又严辞训斥同郭前来劝降的金将,说:“我受此土,有死而已。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亦斩之。这充分表达了宗泽坚持抗金到底的坚强决心。
粘罕诱降失败,恼羞成怒,出兵进攻滑州。滑州是开封北面门户。宗泽本来准备亲自带兵前往保卫,部将张坚决要求他留守开封主持全局,主动提出去保卫滑州。张和另一部将王宣在滑州与金兵展开激战,大败金兵。
由于宗泽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开封城中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中路的金兵始终不敢迫近开封,也不敢越过开封纵兵南侵。由于宗泽屡败金兵,所以“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
宗泽在保卫开封一年中,时刻想着渡河收复失地,实现宋室中兴。他先后二十四次上疏高宗,痛陈利害得失,希望高宗能幡然悔悟,排除投降派的阻挠,还都开封。他还多次向高宗提出出师渡河、收复失地的具体计划。然而,他的一片丹心,却换来了投降派的猜忌、诽谤,出师计划不仅不能实现,还受到投降派的监视。
在这样的困境中,他悲愤交加,积忧成疾,疽发于背,终于病倒了。开封军民闻讯,奔走相告,对宗泽的病情非常关心。诸将到病榻前问候,宗泽沉痛地说:“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诸将听了宗泽这出自肺腑的临终遗嘱,皆流涕说:“敢不尽力!”他们退出之后,宗泽自知将要与世长辞,他想到出师计划终成泡影,祖国河山沦为异族铁蹄之下,不禁泪水盈眶,叹息不已,吟起了杜甫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他没有留给家人片言只语,连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表达了他壮志未酬,死而后已的心声!终年七十岁。噩耗传来,开封城中军民哭声震天,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宗泽的衷心爱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今中外,婚配都是一般人转变运气、完成阶级逆袭的紧张路子,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即详情
她即是张嫣了,她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她是鲁元公主的女儿,是吕雉的外孙女,长得详情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 别看那些在史乘上的那些英豪人物怎样气吞山河,或是逃不详情
这是《史记》中对于戚夫人的刻画。 戚夫人戚夫人晓得本人儿子,不能够当西汉的详情
这是《平静御览》中对胶东王刘彻的纪录。 王佳人和刘彻传统天子选择储君,大概详情
说到残暴的君王,商纣王的残暴险些是无人能敌的,不过三国期间,也曾发现过一个天详情
三国期间,群英辈出,灿如果银河。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详情
朱元璋虽出身在非常贫苦的农家家中,还飘泊要过饭,但别人非常伶俐,靠着本人的一详情
乾隆天子继位后,仿效祖父康熙天子的做法,先落伍行了6次南巡。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情
提起汉、唐两朝,国人都短长常骄傲,那是咱们非常壮大的期间,一个让人听着就相对详情
对杨广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隋详情
但中国经历,咱们总会有如许的一种认知:天子的地位,时时刻刻都有人惦念着,稍有详情
史乘纪录,东汉暮年有如许一员上将,他每次接触都邑输,不过都能斩杀敌军的一员上详情
喜读《宋史》的同事多数听过这一句话:“北宋无将,南宋无相!”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情
“如尔等胆敢毁坏一草一木,余必命令士卒扑灭尔辈,使尔等片帆不留,则尔等忏悔莫详情
作为一个社会之中不行或缺的群体,固然工匠在古代社会受到来自政府政策的打压鄙视详情
明朝近300年间,发现了很多权倾朝野的宦官,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趣历史详情
一、《燕云台》中的罨撒葛萧胡辇基础就不爱罨撒葛,但罨撒葛爱她爱到了骨子里,情详情
刘裕进行过两次北伐,其中胜负都有,但结果是黄河以南尽入南朝版图,“七分天下,详情
刘裕北伐绝对是历史上的大事件,刘裕的能力在北伐中展现的淋漓至尽。刘裕依靠北伐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说到古时候的详情
刘裕在北伐过程中骁勇善战,拿下许多地区,但却因为刘穆之的死亡而早早退兵。于是详情
228年这一年对于三国时代的魏国来说算是一个流年。这一年,东线被吴国打败,西详情
参合陂之战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阳高)大详情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国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机派详情
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下面趣历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详情
导语: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详情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详情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详情
洪都之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川陕是南宋的战略要地,南宋于1129年(金天会七年,南宋建炎三年)授命张浚担详情
关于播州之役,历来评价甚高。此役之胜,大大树立了明王朝在西南地区的威风,为2详情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详情
夏姬,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夏姬,郑国公主,出身高贵,详情
张居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明王朝从详情
乾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随着《甄嬛详情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朱元璋,详情
据传说,西汉的著名飞将军李广曾在边疆驻守时经历过这么一段奇幻的故事,感兴趣的详情
对王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始皇完成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伯温,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详情
商玲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罢胡琴,掩秦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赤霄剑,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详情
金朝,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何谓“风水详情
王朝云生平经历如何?后世如何纪念王朝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世卿世禄制的施行年代是什么时候?世卿世禄制是怎样废除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详情
军功爵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军功爵制的赐爵原则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息夫人有怎样的生平经历?后人如何纪念息夫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卫铄有哪些民间传闻?卫铄给后世带来哪些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冯嫽生平经历如何?冯嫽的历史评价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南子生平经历如何?南子的传闻轶事有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红拂女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后世如何纪念红拂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霍小玉的传闻轶事有哪些?霍小玉的历史评价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详情
三长制的施行背景是什么?三长制有什么意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详情
中外朝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中外朝官员组成构架是怎样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详情
聊斋志异《产龙》原文 壬戌间(1),邑邢村李氏妇(2),良人死(3),有遗详情
聊斋志异《人妖》原文 马生万宝者,东昌人[1],疏狂不羁。妻田氏,亦放诞风详情
聊斋志异《梦狼》原文 白翁,直隶人[1]。长子甲筮仕南服[2],二年无耗。详情
聊斋志异《三朝元老》原文 某中堂[1],故明相也。曾降流寇[2],世论非之详情
聊斋志异《鬼妻》原文 泰安聂鹏云[1],与妻某,鱼水甚谐[2]。妻遘疾卒[详情
聊斋志异《龙戏蛛》原文 徐公为齐东令(1)。署中有楼,用藏肴饵,往往被物窃详情
聊斋志异《一员官》原文 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时有陋规:凡贪墨者亏空犯赃详情
聊斋志异《博兴女》原文 博兴民王某[1],有女及笄。势豪某窥其姿[2],伺详情
聊斋志异《浙东生》原文 浙东生房某,客于陕[1],教授生徒。尝以胆力自诩[详情
聊斋志异《秦桧》原文 青州冯中堂家[1],杀一豕,燖去毛鬣[2],肉内有字详情
鲁迅杂文《“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有这样的话:“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