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和李隆基诗歌有什么不同
2016-11-03 10:47:22 萧衍

  梁武帝李隆基诗歌有什么不同

  历史上面有很多的皇帝是很有才情的,留下了很多的诗词歌赋。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李隆基和萧衍。他们两人的诗词后人也是会拿来进行比较的,因为他们都有同一个身份就是皇上,并且也都是比较受争议的皇帝。

  

梁武帝画像


  虽然萧衍和李隆基在政绩上面是没有多大的成就的,但是在文学方面也算是佼佼者的。我们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两位皇帝梁武帝和李隆基诗歌比较吧!其中萧衍是博学多才的,不仅是擅长于书法而且是比较擅长于诗歌的。很多朋友比较熟悉“竟陵八友”,萧衍就是其中的一位,但是他的诗词都和佛教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梁武帝是比较推崇佛教的,有关他三次为佛教舍身的典故也是被人广为流传的。

  但是梁武帝也是比较悲哀的皇帝,因为一心的想要舍身佛教,对于但是的时局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导致之后的乱战,自己也最终的死在了乱战中。而另一位皇帝李隆基,他在文学界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唐明皇是比较有名的皇帝之一,前期的时候还算得上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因为他拨乱反正,对于政务还是比较勤劳的。

  所以当时的局势是比较安定的,从李隆基的前期的诗词中是能够看出唐朝时期的盛世景象的。但是遇到杨贵妃之后,在政务上面就开始懈怠了,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李隆基也是不例外的,之后为了杨贵妃多次作出比较出格的事情。

  但是不管这两位皇帝在政策上面是怎么样的,从梁武帝和李隆基诗歌比较上来看,他们二位在文学上面的成就是被后人所肯定的。

  南朝梁武帝萧衍揭秘

  梁武帝,姓萧名衍,字叔达,小子练儿。萧衍生于公元464年,卒于公元549年。他出生在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

  

梁武帝像


  萧衍身世显赫,他的父亲是齐高帝的弟弟,被封为相县侯,后来成为丹阳的府尹;萧衍不仅出身显赫,而且自带传奇色彩,他的母亲是张尚柔,相传张尚柔怀孕的时候,在庭院中散步,看到了盛开的菖蒲花,花瓣有光环环绕,不像尘世之物,于是就问身边的侍者有没有看到,侍者回答没有,张尚柔觉得这菖蒲花富贵逼人,所以采来吞下,当月便生下婴儿,这婴儿便是萧衍。

  萧衍作为兰陵萧氏的后人,汉朝相国的第二十五代世孙,萧衍的出生就背负着不一般的使命。他的人生历程就是一步步登向皇位的奋斗史,公元502年,也就是南齐中兴二年,经过萧衍多年的精心布局,南朝最后一位皇帝齐和帝萧宝融被迫退位让贤,让位于萧衍,自此,南梁建立。萧衍在位四十八年,是南朝皇帝中坐皇位最久的一个。萧衍在位期间,任用贤能,例如陶弘景等人,创下了不少政绩;也分外的节俭,使得南梁繁荣昌盛。但是晚年的时候因为“侯景之乱”,使得南梁都城沦陷,萧衍也死在了台城。萧衍活到八十六岁,死后葬在修陵,也就是现在的丹阳市陵口,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梁武帝画像赏析

  梁武帝萧衍出生皇家贵族,他本不会继承皇位,后面因为各种原因成了武帝。关于他的长相历史也有记载,属于比较奇特的类型,而后世流传他的画像也有一些共同特征。

  

梁武帝画像


  画像中的萧衍额头非常饱满,整个人微微前倾,脸上带着笑容。头上戴着的王冠表明此时的他已经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他的双眼看似平和,但是却炯炯有神,大多画像上都是盯着一个方向,手持玉牌的模样,显得非常有攻击性。这些画像虽然说是后世对梁武帝的猜想,但是也是有历史依据的。

  有史记载,萧衍长相非常奇异,他的胯骨相连,头盖骨隆起。这在当时成为异象,而且还有一个更为玄乎的传说,就是萧衍的右手还有个“武”字。据说,年少时期的萧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官员,当时他的上司王俭看到萧衍这个面相,当即就下定论,说萧衍三十多岁能位极人臣,然后就会平步青云,贵不可言。果然,公元前502年,萧衍39岁那年,齐和帝萧宝融被迫“禅让”于萧衍,萧衍果然贵不可言,成为南梁第一个皇帝。

  虽说,面相之说不可全信,但是萧衍的面相被后世人记录下来,大多数画像虽然不一样,但是他的额头都非常饱满,脸型也是圆润有福的,可以这么说,就算是萧衍本身的长相和这个有出入,那么他能登上皇位至少在世人眼中和他奇异的长相离不开。

  梁武帝前世是什么

  相传,梁武帝萧衍的有三世轮回。第一世为一条白颈蚯蚓;转世投胎后成为了一名僧人,法号为普能;得到大通禅师的点拨后,第三世为富贵人家之子黄复仁。由于他一心向佛,随后,转世为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画像


  东晋后年,大通禅师在兴国寺诵《法华经》三载,在大通禅师闭关房屋墙边上有一条白颈蚯蚓。大通禅师在朗诵《法华经》时,这条白颈蚯蚓也在听经。有一天,大通禅师出关了,看见门前长了很多草,便让小沙弥把杂草清理干净。

  小沙弥一不小心就把这条白颈蚯蚓斩成两截,小沙弥觉得很抱歉,便将这条白颈蚯蚓埋葬了。这条白颈蚯蚓因听讼佛经,转世变成人,在一个姓范的人家出生。他长大后,父母就已经去世了,于是他来到了山西南光寺做了伙夫,禅师给他改名为普能。普能虽然不识字,但是他能流利的背诵佛经,只要一有闲暇时间,普能便打坐修行。一天,普能听说兴国寺的大通禅师坐化了,普能便有了转生的念头。普能向师父请教转世之道,师父认为普能修道勤奋,便给他指点了一些修行门道。普能得到师父的点化后,便坐化去了。

  普能转世到一个员外家,这对夫妇积善行德,到了40岁的时候才生下普能。普能降生后,天天哭泣,不肯吃东西,这可急坏了员外夫妇。俩人急忙找到了空谷法师,在空谷法师说等到周岁后,要送这个孩子出家。随后,空谷法师给改名为黄复仁,黄复仁六岁的时候,黄员外为黄复仁定下娃娃亲。奈何黄复仁一心在修行上,黄复仁成婚后,他和妻子痴迷于修行。后来,在空谷法师的指点下,黄复仁投胎成为萧衍。

  梁武帝与佛教中国化有什么关系

  佛教得以在中国传播,最大的贡献者之一就是梁武帝。梁武帝十分推崇佛法甚至到了痴迷的状态。正是因为梁武帝身体力行地推崇佛法,才得以让佛法进入中原,在中原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梁武帝将佛教定为国教。梁武帝遵从佛法对修行之人的要求。

  

梁武帝画像


  在生活习惯中,梁武帝不吃肉、不喝酒、不近女色,衣服和生活用品十分朴素。梁武帝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他还颁布法令不让百姓宰杀牛羊,不许吃肉类食物。要是到了祭祀场合,就用面团做成牛羊等形状,用来献给祖先。其次,为了让百姓们有祭拜场所,梁武帝花费了大量钱财在全国修建了很多寺庙,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寺庙四百八十所,寺庙中共有十万多名僧人。到了佛教节日时,百姓们都会去寺庙中祭拜,这也让佛教精神深入人心。第三,梁武帝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研究佛学,并著有与佛学相关的书籍,比如《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梁武帝著有的这些书籍,极大地丰富了佛教理论知识。除此之外,他还让懂佛学的大师研究和翻译外国的佛学经典著作,通过翻译成中文,便于修行之人的领悟和参透。值得一提的是,梁武帝是提倡素食主义的第一人,在衣食方面,梁武帝从不铺张浪费,倡导以朴素为主。正是因为梁武帝身体力行地推行佛法,短时间内才让佛教在中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

  萧衍名诗赏析

  梁武帝是一个比较有才情的皇帝,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是比较高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学熏陶,在当上皇帝之后在文学方面的研究也没有任何的懈怠。这种刻苦研究的精神也造就了他很好的文学地位。

  

萧衍名诗


  当时的朝代,诗歌是比较盛行的,因为大家都是安居乐业的,不会受到战乱的危害,所以当时的诗歌的发展是比较好的。当时“竟陵八友”是比较出名的,萧衍就是其中的一个,由此可见萧衍的文学才情是其中的佼佼者的。当然这是在萧衍还没有当上皇帝之前的事,但是之后即使萧衍当上了皇帝之后在文学和诗歌上面的研究也是不会懈怠的。现在有关梁武帝的诗歌有80多首。

  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诗歌是有关佛教文化的,因为梁武帝在登基之后十分的推崇佛教文化,所以不管是在他的文学创作方面还是在政绩决策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其中萧衍名诗中的《江南弄》是比较有名的,整首诗词中都是描写了百姓爱民间的劳作状态和把荷塘中植物移植到皇宫中的生活状态,从此来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安逸的。其中“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这一句话是比较广为流传的。另外“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一句是描写江南景色的名句。

  上面的内容就是有关梁武帝萧衍名诗的介绍了, 希望大家通过上面的介绍对于萧衍这个人物有一个新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