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史上第一个暴君夏桀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
2018-01-11 22:38:59 妺喜 苏妲己 西施 赵飞燕 褒姒

  首先看看他是怎样处理内政的。夏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他重用一个叫赵梁(这个名字不够古朴,不像上三代的人,也许是后人杜撰的)的小人,也有的说是干辛、卢弼(名字同样不太古)二位,这些人专投桀所好,教他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杀百姓,从而损人肥己。这些人搞建设不行,搞破坏都是好手,本来夏桀父亲发在位时,大部分诸侯已经不拿正眼看共主了,更别提朝贺了,再加上赵梁等人起劲忽悠,夏桀不断发昏招,把内政搞得一塌糊涂,在国家正常税赋不能满足其奢侈生活的情况下,就肆意增加民众和属国的贡赋,从而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延续了400多年的夏朝,此时已是民不聊生,危机四伏

  夏桀沉醉在帝王迷梦里,朝廷权贵要么趋附赵梁之辈,要么混吃等死,但是,还是有些人很清醒,勇敢地站出来劝谏,希望能够点醒夏桀,挽救危局。比如太史令(上古时这个职位很关键)终古就向夏桀哭泣进谏:“自古帝王,都很勤俭爱惜民力,才能够得到人民的爱戴。如今,大王却把人民的血汗供自己娱乐,这样奢侈下去,必会亡国。”夏桀听了很不高兴,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道夏桀不可救药,知道夏必然会灭亡,就投奔了商汤。到底是太史令,史书读的多,不仅尽了大臣的本份,又保住了性命,还为自己找到了新主家,可以继续过好日子。

夏桀

网络配图

  另一位大臣关龙逄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是豢龙氏的后代,没学会养龙之术,却要站出来说夏桀的不是,有点像孔甲时的师门先生。关龙逄几次劝谏夏桀,夏桀不听,关龙逄急了,声色俱厉地说:“王上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而爱护贤才,人民才能安定,国家才可稳固。如今大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大王你早死,大王已经失去了人心,必须赶紧改正过错,或许还能挽回。”夏桀实在听不下去了,觉得关龙逄好烦,一怒之下将其杀死(关先生从此一跃成为后世“文死谏”的创始人物,关姓的始祖)。关龙逄与夏明翰不同,杀了一个关龙逄,没有站起来千万关龙逄。众大臣看到夏桀的残暴,都缄口不言了,心里却在盘算今后的出路。

  两个大臣,同样进谏,却落了个不同的下场。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终古只劝了一次,不成功便不劝了,毫无执念;关龙逄劝一次不成又劝,典型的一根筋,让君主极不耐烦,可见关终两人性格不同。关龙逄出身豢龙氏即使不会养龙,但终究是以龙为图腾的,而商人却自称玄鸟的后代(燕子,一说凤凰),彼此崇拜的图腾不同,自然不会轻易去投奔商汤(上古时代对这是很讲究的),而终古对龙或玄鸟都没有那么深的敬仰之情,到商汤那儿也无所谓。正是由于性格和崇拜对象不同使然,才造成两位对夏王朝有着复杂情感的大臣有了不同的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