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大清帝国的“裱糊匠”李鸿章
2017-07-19 17:17:18 光绪 慈禧 曾国藩 李鸿章

  李鸿章,晚清名臣,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李鸿章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组建淮军功名扬

李鸿章

网络配图

  洪秀全太平天国成立后,一路势如猛虎。清军节节败退,到后来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主力军。这个时候的江南士绅,已如抱团老鼠,危在旦夕。李鸿章就是在这个时候,临危受命,组建淮军,前往抵抗太平军。当时是两淮地区,民风强悍,尤其是“兵、匪、发、捻”交乘的皖中腹地,民间纷纷结寨自保图存。当听闻李鸿章招募之后,纷纷上前投靠,而李鸿章也通过他在两淮地区的关系,使得淮军顺利组建,以致后来成为一支雄师。

  镇压太平天国

  可能现在很多人眼里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一群被清朝压迫而奋起反抗的无辜平民。李鸿章率军镇压,实在是助纣为虐。然而,首先李鸿章是清朝大臣,自然为清廷效力。其次,以当时的情况,长期内耗只能加快列强瓜分中国的脚步,镇压是必然的。最后如果不镇压,真让一群农民领导一个国家,事态也只会越来越糟糕。

  太平天国失败后,在湘淮军的去留问题上,曾国藩与李鸿章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曾国藩在攻下天京后不到一个月,就将他统率的湘军大部分遣散,当时,北方的捻军起义正如火如荼,曾国藩不顾清廷责成他再顾皖省军务的命令而毅然裁军,固然是因为湘军“暮气已深”,更重要的是,曾国藩担心功高震主,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而李鸿章则认为:“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始终,留湘淮勇以防剿江南北,俟大局布稳,仍可远征他处”,他并进一步看到“目前之患在内寇,长远之患在西人”,因此他主张保留湘淮军的用意,不止于“靖内寇”,更在于“御外侮”,显然比曾氏高处一筹。

李鸿章

网络配图

  领导洋务运动,创立北洋水师

  清末,中国积弊已久,整个国家处于内忧外患。昔日以铁骑征服中原的大清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成为了“东亚病夫”。在顽固派死守祖宗规矩,不图维新之时,是李鸿章站了出来,领导创办实业,开展洋务运动,与守旧派作斗争。也许在现在人看来,洋务运动并没有真正的挽救国家于水火。但站在当时的角度看,足以证明李鸿章的高瞻远瞩,事实上后来与帝国列强的周旋,很大程度都是依靠洋务运动的积蓄来斗争的。

  当时日吞琉球,法占越南,让李鸿章深切意识到,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因此,从七十年代起,他就开始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成军后的北洋海军,拥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在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此举使我国东边的邻居日本望而生畏。)

  与列强的外交斡旋

李鸿章

网络配图

  李鸿章代清王朝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诸如《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这是他后世最大的骂名。可是如果静下心来细想,李鸿章已经做到了最好。“弱国无外交”,并不是一句空话。

  据说他在马关条约签字前的最后关头,曾经老泪纵横地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马关条约签订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掀起维新变法的高潮。李鸿章也视马关签约为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再踏上日本一步。马关条约导致国内民愤四起,而又不能指责清政府为慈禧倾尽国库一心筹备万寿庆典,故将矛头指向了李鸿章,李鸿章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做了清朝丧权辱国的替罪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