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叛王杯酒施巧计 弹权戚力疾草遗言
却说窦宪被章帝切责,非常震惧,叩首不遑,幸从屏后走出丽姝,冉冉至章帝前,毁服减妆,代为谢罪。这人为谁?便是六宫专宠的窦皇后,外戚窦宪的亲女弟。她闻阿兄遭责,恐致受谴,因即趋出外庭,仗着一副媚容,替兄乞怜,力图解免。章帝见她愁眉半蹙,粉面微皱,一双秋水灵眸,含着两眶珠泪,几乎垂下,就是平时的百啭莺喉,至此也呜咽欲绝,卿真多虑,我见犹怜,不由的把满腔怒意,化作冰消。窦皇后又半折柳腰,似将下跪,当由章帝连呼免礼,轻轻把她扶住;一面令窦宪起来,叫他退去。宪得了这护身符,当然易惧为喜,再行叩谢,然后起身趋出。章帝挈着窦后,返入后宫,不消细述。惟窦宪虽得免罪,却已为章帝所憎嫌,不复再加重任。所以宪在章帝时代,只做了一个虎贲中郎将,未闻迁调,但守着本身职务,旅进旅退罢了。这还是章帝一隙之明。新任雒阳令周纡,持正有威,不畏强御,甫行下车,即召问属吏,使报大族主名。属吏止将闾里豪强,对答数人,纡厉声道:“我意在详问贵戚,如马窦两家,子弟若干?照汝所说,统是卖菜佣姓名,何足计较?”属吏闻言,不禁惶恐,才将马窦子弟,约略报了数名。纡又嘱咐道:“我只知国法,不顾贵戚,如汝等卖情舞弊,休来见我!”属吏唯唯,咋舌而退。纡乃严申禁令,有犯必惩。贵介子弟,却也不敢犯法,多半敛迹,京师肃清。一夕黄门侍郎窦笃出宫归家,路过止奸亭,亭长霍延,截住车马,定要稽查明白,方许通过。笃随身有仆从数人,倚势作威,不服调查,硬将霍延推开。延拔出佩剑,高声大喝道:“我奉雒阳令手谕,无论皇亲国戚,夜间经过此亭,必须查究。汝系何人?敢来撒野!”也是个硬头子。窦氏仆从哪里肯让,还要与他争论,笃亦不免气忿,在车中大叫道:“我是黄门侍郎窦笃,从宫中乞假归来,究竟可通过此亭否?”亭长听了,才将剑收纳鞘中,让他过去。笃心尚不甘,再加仆从怂恿,即于次日入宫,劾奏周纡纵吏横行,辱骂臣家。章帝明知笃言非实,但为了皇后情面,不能不下诏收纡,送入诏狱。纡在廷尉前对簿,理直气壮,仍不少挠,廷尉也弄得没法,只好据实奏陈。章帝竟批令释放,暂免雒阳令官职,未几又擢任御史中丞。可见章帝原有特识,不过曲为调停,从权黜陟,此中也自有苦衷呢!若抑若扬,措词甚妙。
建初八年,乌孙国遣使入朝,乞请修好,就是招谕乌孙的汉使,也同与东归。回应前回。章帝甚喜,即授超为将兵长史,特赐鼓吹幢麾;并擢徐幹为军司马,别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人返国,且赐乌孙大小昆弥等锦帛。大小昆弥,系乌孙国王名,详见《前汉演义》。李邑方到于置,闻得龟兹将攻疏勒,恐道途中梗,不敢前行,反上书奏称西域难平,长史班超,拥娇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所有先后奏请,均不可从等语。事为班超所闻,不禁长叹道:“身非曾参,乃蒙三至谗言,恐不免见疑当世了!”曾参事,见《战国策》。当下将妻斥去,上书沥陈苦衷。章帝知超忠诚,因传诏责邑道:“超果拥妻抱子,属下千余人,岂不思归,怎能尽与同心?汝但当受超节度,就商行止,不必妄言!”又复书谕超,谓邑若至卿处,可留与从事。邑无奈诣超,超不露声色,另派干吏与乌孙使臣,同至乌孙,劝乌孙王遣子入侍。乌孙王唯命是从,即出侍子一人,送至超处。超令李邑监护乌孙侍子,偕往京师。军司马徐幹语超道:“邑前曾毁公,欲败公功,今何不依诏留邑,另遣他吏入京,护送乌孙侍子?”超微笑道:“我正为邑有谗言,留彼无益,所以令他回京,且内省不疚,何恤人言?如必留邑在此,称快一时,如何算得忠臣呢?”及邑返京后,却也不敢再毁班超。章帝因乌孙内附,侍子入朝,益信超言非虚。越年改号元和,特遣假司马和恭等,率兵八百,西行助超。超既得增兵,复征发疏勒于置人马,共击莎车。莎车闻超出兵,特想出一法,阴使人赍着重赂,往饵疏勒王忠,叫他联合莎车,背叛班超。此计却是厉害。疏勒王忠果为所愚,竟将重赂收受,与超反对,出保乌即城。超猝遭此变,忙立疏勒府丞成大为王,召回出发兵士,假道攻忠。乌即城本来险阻,不易攻入,超军围城数月,竟未攻下。忠复向康居乞援,康居出兵万人,往救乌即城,累得起进退彷徨,愈难为力。于是分头侦察,探得康居国与月氏联姻,往来甚密,乃亟派吏多赍锦帛,往馈月氏王,托使转告康居,毋为忠援。月氏王也是好利,当即允许,立将超意转达,财可通神,莫怪夷狄。康居顾全亲谊,还管甚么疏勒王忠?一道密令,转至乌即城中,反使部众将忠缚归。乌即城既失援兵,又无主子,只得举城降超。惟忠被康居执去,幸得不死,羁居了两三年,与康居达官交好,费了若干唇舌,又得借兵千人,还据损中,且与龟兹通谋,欲攻班超。龟兹却令忠向超诈降,然后发兵进击,以便里应外合。忠依计施行,遂缮好一封诈降书,写得恭顺异常,使人投呈超前。超展书一阅,已知情意,因即召语来使道:“汝主既自知悔悟,誓改前愆,我亦不追究既往,烦汝代去传报,请汝主速回便了!”来使大喜,即去返报。超密嘱吏士,叫他如此如此,勿得有误。吏士奉令,自去安排,专待忠到来受擒。忠还道班超中计,只率轻骑数十人,贸然前来。超闻忠已至,欣然出迎,两下相见,忠满口谢罪,超随口劝慰。彼此谈叙片刻,似觉得胶漆相投,很加亲昵。好一个以诈应诈。吏士早已遵着超嘱,陈设酒肴,邀忠入席,超亦陪饮,帐下更作军乐,名为侑酒,实是助威。酒过数巡,超把杯一掷,即有数壮士持刀突出,抢至忠前,如老鹰抓小鸡一般,把忠拿下,反绑起来。忠面色如土,还要自称无罪。超怒目责忠道:“我立汝为疏勒王,代汝奏请,得受册封。浩荡天恩,不思图报,反敢受莎车煽惑,背叛天朝,擅离国土,罪一。汝盗据乌即城,负险自固,我军临城声讨,汝不知愧谢,抗拒至半年有余,罪二。汝既至康居,心尚未死,尚敢借兵入据损中,罪三。今又诈称愿降,投书诳我,意图乘我不备,内外夹攻,罪四。有此四罪,杀有余辜,天网昭彰,自来送死,怎得再行轻恕哩?”这一席话,说得忠哑口无言,超即令推出斩讫。不到半刻,已由军士献上忠首,超令悬竿示众。立传将士千人,亲自督领,驰往损中。损中留屯康居兵,守候消息,不防班超引军趋到,一阵斩杀,倒毙至七百余人,只剩了二三百残兵,命未该绝,仓皇遁去,南道乃通。越年又改元章和,超复调发于置诸国兵二万余人,往击莎车。莎车向龟兹乞师,龟兹王与温宿姑墨尉头三国,联兵得五万人,自为统帅,驰救莎车。超闻援兵甚众,未便力敌,筹划了好多时,便召入于置王及将校等与语道:“敌众我寡,势难相持,不若知难先退,各自还师。于置王可引兵东行,我却从西退回。但须待至夜间,听我击鼓,方好出发,免得为敌所乘呢!”说至此,便有侦骑入报道:“龟兹诸国兵马,已经到来,相距不过数里了!”超令于置王及将校等各归本营,闭垒静守,听候鼓号。大众如言退去。超进攻莎车时,沿途已获住侦谍数人,系诸帐后。到了黄昏时候,故意释放,令得还报军情。龟兹王闻报大喜,亲率万骑,西向击超;使温宿王率八千骑,东向截于置王。超登高遥望,见各虏营喧声不绝,料他已出发东西,便返入营中,密召亲兵数千人,装束停当,待至鸡鸣,悄悄地引至莎车营前,一声号令,驰马突入。莎车营兵,因闻超军将还,放心睡着,哪知帐外冲进许多兵马,惊起一瞧,统是汉军模样,急得东奔西窜,不知所措。超麾令部众,四面兜击,斩首五千余,尽夺财物牲畜,且令军士大呼道:“降者免死!”莎车兵无路可走,相率乞降;就是莎车王亦势孤力竭,只好屈膝投诚。超收兵入莎车城,再去传召全营将校,及于置国王。于置王等正因夜间未得鼓声,不免诧异,及得超传召,才知超计中有计,格外惊服。遂共入莎车城中,向超贺捷。龟兹温宿诸王,探闻消息,也觉为超所算,未战先怯,各退归本国去了。自经超有此大捷,西域都畏超如神,不敢生心;就是北匈奴亦闻风震慑,好几年不来犯边。章帝得专意内治,巡视四方,修贡举,省刑狱,除妖恶党禁,免致株连;戒俗吏矫饰,务尚安静;赐民胎养谷,每人三斛;婴儿无父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俱廪给如律,不得漠视。临淮太守朱晖,善政得民,境内作歌称颂道:“强直自遂,南阳朱季。”晖为南阳宛人。章帝幸宛闻歌,即擢为尚书仆射。鲁人孔僖,涿人崔駰,同游太学,并追论武帝尊崇圣道,有始无终,邻舍生即讦駰僖诽谤先帝,讥刺当世,事下有司。駰诣吏受讯;僖上书自讼,略言武帝功过,垂著《汉书》,自有公评。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失,德泽有加,臣等亦何敢寓讥?就使陛下视为讥刺,有过当改,无过亦宜含容,奈何无端架罪云云。章帝得书省览,下诏勿问;且拜僖为兰台令史,旌美直言。庐江毛义,素有清名,南阳人张奉,慕名往候。才经坐定,忽有吏人传入府檄,召义为安邑令。义喜动颜色,捧檄入内。奉转目义为鄙夫,待义复出,即起座辞归。后闻义遭母丧,丁艰回籍,及服阕后,屡征不起。奉乃赞叹道:“贤士原不可测,往日捧檄色喜,实是为亲屈志;今乃知毛君节操,实异常人!”章帝亦得闻义名,征义就官,义仍然谢绝。乃赐谷千斛,并令地方官随时存问,不得慢贤。还有任城人郑均,洁身自好,有兄尝为县吏,贪赃受赇,屡谏不悛,均竟脱身为人佣,积得工资若干,归授乃兄,且垂涕与语道:“财尽尚可复得,为吏坐赃,终身捐弃,不能复赎了!”兄闻言感动,改行从廉。未几兄殁,均敬事寡嫂,抚养孤侄,情礼备至。州郡交章举荐,均终不应征。建初三年,司徒鲍昱,致书辟召,又不肯赴。至六年时,由公车特征,不得已入都诣阙。章帝即使为议郎,再迁为尚书,屡纳忠言。旋即因病乞休,解组回里,一肩行李,两袖清风,仍然与寒素相等。章帝东巡过任城,亲至均舍,见均家室萧条,感叹不已,因特赐尚书禄俸,赡养终身。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垂名后世。看似赞美章帝,实是阐表诸贤。只会稽人郑弘,为宣帝时西域都护郑吉从孙,少为灵文乡啬夫,乡官名。爱人如子,迁官驺令,勤行德化,道不拾遗。再迁淮阴太守,境内适有旱灾,弘循例行春,课农桑,赈贫乏,随车致雨,汉制各郡太守,当春巡行属县,是谓行春。又有白鹿群至,夹毂护行。弘问主簿黄国道:“鹿来夹毂,主何吉凶?”国拜贺道:“仆闻三公车轓,尝绘鹿形,明府他日必为宰相!”弘付诸一笑,亦无幸心。建初八年,奉调为大司农,奏开零陵桂阳岭路,通道南蛮。先是交阯七郡,贡献转运,必从东冶航海,风波不测,沉溺相继,至南岭开通,舍舟行陆,得免此患。弘在职二年,省费以亿万计。时海内屡旱,民食常苦不足,国帑却是有余,弘又请省贡献,减徭役,加惠饥民。章帝亦颇以为然,下诏采行。元和元年,太尉邓彪免官,即令弘继任太尉。弘见窦氏权盛,恐为国害,常劝章帝随时裁抑。言甚剀切,章帝亦温颜听受,但优容窦氏,仍然如常。无非碍着牝后。虎贲中郎将窦宪,职兼侍中,出入宫禁,虽未敢公然骄恣,却是密结臣僚,引为心腹。尚书张林,雒阳令杨光,党同窦宪,贪残不法。弘忍无可忍,至元和三年间,极言弹劾,嘱吏缮陈。吏与杨光有旧交,先往告光,光闻言大惧,亟诣窦门求救。窦宪忙入白章帝,劾弘泄漏枢机,失大臣体。章帝问为何因?窦即先将弘所上弹章,约略陈述。已而弘奏呈上,果如宪言。章帝不能无疑,便令左右传诏责弘,且收弘印绶,另任大司农宋由为太尉。弘始知为属吏所卖,径诣廷尉待罪。旋复有诏赦弘,弘因乞骸骨归里,好几日不得复诏,顿令弘积愤成疾,奄卧不起。临危时尚强起草疏,力斥窦宪,仿古人尸谏的遗意。是卫史鱼故事。疏中有数语最为扼要,录述如下:
窦宪奸恶,贯天达地,海内疑惑,贤愚嫉恶,谓宪何术以迷主上?近日王氏之祸, 然可见!陛下处天子之尊,保万世之祚,而信谗佞之臣,不计存亡之机;臣虽命在晷刻,死不忘忠,愿陛下诛四凶之罪,以餍人鬼愤结之望!
这书呈入,章帝始遣医往视,弘已病终。妻子遵弘遗嘱,悉还从前赐物,但将布衣为殓,素木为棺,轻车减从,奔丧还乡。章帝亦不加赙赠,听令自便。这却未免辜负好官,有私外戚哩!郑弘既殁,司空第五伦,也老病乞休,有诏准令退位,惟终身赏给二千石俸秩,而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区。伦奉公尽节,言事不肯模棱,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见称,时人比诸前朝贡禹,后来寿逾八十,考终家中。太仆袁安,奉命继任。安字邵公,汝阳县人,祖父良,习《易》著名,安少承祖训,得举孝廉,累任阴平任城令长,迁守楚郡,再为河南尹,政号严明,吏民畏服。嗣由太仆超迁司空,守正如故。未及期月,又代桓虞为司徒,光禄勋任隗继为司空。隗字仲和,系故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嗣子,好黄老言,品性清廉,与袁安并为三公,时称得人。博士曹褒,奏请考成汉礼,诏下公卿集议,安与隗各无异言,独词臣班固,谓宜广集诸儒,共议得失。章帝叹道:“古谚有言:‘筑室道谋,三年不成。’今欲集儒议礼,必致聚讼不休,互生疑异,笔不得下。从前帝尧作大章乐,一夔已足,何必多人?”乃即拜褒为侍中,举汉初叔孙通所订《汉仪》十二篇,令褒改订,且与褒语道:“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使可施行!”褒乃援据古典,参入《五经谶记》,依次辑录,自天子至庶人,凡冠昏丧祭各制度,具列无遗,共成百五十篇。匆匆奏入,章帝未遑详阅,也不令有司平议,当即收付礼官,遽令施行。及章帝崩后,群臣多言褒擅更礼制,不足为法,因将新礼百五十篇,一并弃掷败字麓中。小子有诗叹道:
绵蕞朝仪不足征,操觚改制亦难凭;
一朝大礼谈何易,草草宁堪作准绳?
欲知章帝何时告崩,待至下回再表。
疏勒王忠,为超所立,乃以莎车之厚赂,甘心背超,戎狄之贪利忘义,可见一斑。幸超能将计就计,不烦血刃,缚而诛之,南道复通。或谓超专以诈计御虏,故虏亦报以诈谋。讵知兵不厌诈,本诸古训,宋襄陈余,为千古笑,况施诸戎狄间乎?厥后拔莎车,却龟兹诸国,老成胜算,游刃有余,而西域乃为之胆落。盖御虏之道,智略为先,兵力次之,不如是不足以挫彼凶横也!超真一人杰矣哉!章帝明知窦宪之奸,未能远斥,至郑弘一再进谏,又不见用,反且为窦宪所欺,收弘印绶,何其自相矛盾一至于此?意者其宁违忠谏,毋负椒房,而因有此刺谬欤?《范书》谓孝章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数语实抉透章帝一生之大病。吕东莱讥其优柔寡断,盖犹非真知章帝者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季札作为吴国宗室中的异数,三次拒绝继承王位的行为详情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这句诘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煜的帝王身份常被戏谑为“错位人生”——他本该是金陵城内醉心详情
朝鲜王朝中宗李怿的元妃端敬皇后慎氏,是朝鲜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王后之一。她因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西晋末期的晋怀帝司马炽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身处“八详情
公元557年2月15日,15岁的宇文觉在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于长安太极殿正式详情
公元前626年,楚国宫廷上演了一幕惨烈的弑父悲剧:62岁的楚成王熊恽被太子商详情
公元755年冬,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率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十五万精锐边详情
公元228年,曹魏征东大将军曹休率十万精锐深入皖城,却陷入东吴陆逊的伏击圈,详情
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徐荣仅是一个被夏侯惇数回合斩于马下的三流武将,其详情
东汉末年,凉州大地涌现出三位以“明”为字的名将——皇甫规、张奂与段颎,合称“详情
1431年5月30日,法国卢昂的广场上,19岁的贞德被绑在火刑柱上。火焰腾起详情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在人才选拔上曾陷入“重名轻实”的困局,而魏文帝曹丕与吏部尚详情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丁"作为人名多次出现于不同朝代,其身详情
突厥人的历史可追溯至5世纪中叶的阿尔泰山地区。这个以狼为图腾的游牧部落,最初详情
在中国古代军事官制中,骠骑将军与车骑将军作为高级武职的代表,其品秩高低与权力详情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御驾亲征"始终是帝王彰显权威、凝聚详情
在《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孙新并非如武松、鲁智深般以武力震慑群雄,也未如宋江详情
在中国西汉初期的政治版图中,楚王刘戊的身份具有双重性:他既是第三代楚王,又是详情
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220年—280年)以曹魏、蜀汉、东吴三足鼎立为特征,其详情
在电视剧《军师联盟》中,荀彧与崔琰联手设局,以生命为代价逼迫曹操立曹丕为太子详情
公元350年的邺城,积雪未消的寒风中,一道石破天惊的诏令撕裂了中原的阴霾。后详情
1521年,明朝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屯门海战,是中国与西方殖民者的首次军事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