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中秋节习俗有哪些?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
中秋节习俗有哪些?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这个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除了赏月、吃月饼还有什么其他中秋节习俗吗?你想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就让小编来告诉你!中秋节的来历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大致有三... [详细]

09月25日 14:57
千里送京娘的主人翁是谁?千里送京娘的故事简介
千里送京娘的主人翁是谁?千里送京娘的故事简介

戏曲《千里送京娘》广为流传的有越剧、昆曲、潮剧、川剧、滇剧等版本。那么“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和哪个皇帝有关呢?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什么?《千里送京娘》讲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千里送京娘》写宋... [详细]

09月25日 14:31
中秋节吃月饼真的是起源于朱元璋要推翻元朝吗?
中秋节吃月饼真的是起源于朱元璋要推翻元朝吗?

快到中秋节了,咱们来聊个关于中秋的话题——月饼。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非常古老、传统、著名的节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每逢节日这天... [详细]

09月25日 13:36
为何古人一开始用禅让制?所谓禅让是怎么一回事
为何古人一开始用禅让制?所谓禅让是怎么一回事

禅让制有两种,一种是将权力让给异姓,称为“外禅”;一种是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是前一种。禅让制的精髓是什么?那就是尧说的一句话:“终不以天下... [详细]

09月25日 11:10
黄香温席的故事内容 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简介
黄香温席的故事内容 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简介

父母之爱子往往是不求子女的回报的,如果子女能够对他们孝顺那就足以让他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古时候关于孝顺父母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些淳朴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迪。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九岁... [详细]

09月24日 11:50
2015年国庆节祝福语大全:100条国庆节祝福语
2015年国庆节祝福语大全:100条国庆节祝福语

1、装一袋阳光两把海风,自制了几斤祝福,托人到美国买了些快乐,法国买了两瓶浪漫,从心灵的深处切下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国庆快乐!2、紧急提醒,一种新型手机病毒传播方式:由手机国庆祝福语来... [详细]

09月24日 11:41
尝粪忧心的故事:孝子庾黔娄尝父亲粪了解其病情
尝粪忧心的故事:孝子庾黔娄尝父亲粪了解其病情

庾黔娄,生卒年不详,字子贞,南北朝齐梁时期(479—587)新野(今属河南)人。其父庾庚易,移居江陵(今湖北荆州),隐居不出,南齐朝廷数次征聘他都不肯就职。庾黔娄少时好学,禀性至孝,曾出仕齐为编令... [详细]

09月24日 10:42
2015年中秋节祝福语大全:中秋节最经典祝福语
2015年中秋节祝福语大全:中秋节最经典祝福语

2015年中秋节经典祝福语大全中华大地秋风吹,秋色满目心神怡,节逢中秋喜欢庆,快意飞扬抒豪情,乐此挥毫寄心意!祝中秋节快乐!中秋月饼圆又圆,短信祝福送心间;中秋月饼香又香,幸福生活没有完;... [详细]

09月23日 16:48
儒家思想的发展:儒家思想在近代是怎样发展的
儒家思想的发展:儒家思想在近代是怎样发展的

儒家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就是新儒学,新儒学又称新儒家,是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狭义的新儒学,是指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等人所提倡的新儒学。广义的... [详细]

09月22日 16:58
宋代理学有哪些派别?宋代主要是哪个学派主导
宋代理学有哪些派别?宋代主要是哪个学派主导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 [详细]

09月22日 16:23
宋代女人为何敢做“河东狮”?什么叫河东狮
宋代女人为何敢做“河东狮”?什么叫河东狮

宋朝妇女实在幸运,会点手艺就能变成职场宠儿,这缘于就业政策的宽松,没有歧视,也不限制35岁以下。一些十四五岁的穷人家姑娘早早就步入了社会,干活赚钱挣嫁妆,没有知识就有钱呗。一些更年期妇女也可以顺利... [详细]

09月22日 15:52
揭秘:明朝与唐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不同?
揭秘:明朝与唐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不同?

⑴主要不同:①具体目的不同:唐朝是为了选才纳贤,而明朝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②考试范围不同:唐朝是经义、时务和读经史,而明朝的出题范围主要是四书、五经,没有时务和历史。③考试文体不同:唐朝主要是... [详细]

09月21日 17:49
电影一词中国古代曾出现:最早指打仗时的旗帜
电影一词中国古代曾出现:最早指打仗时的旗帜

电影被爱迪生发明出来是1889年的事,但是“电影”一词在我国古代就出现过,是指一种打仗时用的旗帜。据《六韬·皮韬·军用》记载:“大黄参连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 [详细]

09月21日 09:53
永乐大典的历史意义:自古惊世珍品的旷世磨难
永乐大典的历史意义:自古惊世珍品的旷世磨难

《永乐大典》由于卷帙浩繁,参加纂修人员众多,因此前后体例不一,前后错互舛误之处,亦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巨大价值。《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在这方面,... [详细]

09月18日 17:50
永乐大典的正本命运:大明王朝旷世名典付之一炬
永乐大典的正本命运:大明王朝旷世名典付之一炬

明朝嘉靖年间重录《永乐大典》后,有关大典的记载就很少见了,特别是永乐正本的下落更是人云亦云、变得扑朔迷离。有人认为大典正本毁于战乱或火灾,早已荡然无存。有人却认定大典应该是被殉葬了,还有重现于世的... [详细]

09月18日 17:46
永乐大典的简介概述: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永乐大典的简介概述: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 [详细]

09月18日 17:43
永乐大典的修书过程:永乐修书保存了失传古籍
永乐大典的修书过程:永乐修书保存了失传古籍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 [详细]

09月18日 17:18
古代“三尺”曾指代法律?因条文刻在三尺竹简上
古代“三尺”曾指代法律?因条文刻在三尺竹简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有“三尺”这个数量词,含义却各不相同。最有名的是“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三尺”好理解,就是指距离。而平民出身的天子刘邦总喜欢吹嘘自己凭“三尺剑”得天下,这个“三尺”有讲究。原... [详细]

09月18日 16:22
古人计时:一夜分五更夜晚时间称“更”或“鼓”
古人计时:一夜分五更夜晚时间称“更”或“鼓”

古人把深夜称为“三更”和“半夜”,还要从古人的计时习惯说起。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古人留下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在古代... [详细]

09月18日 16:18
说文解字: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说文解字: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来源于“累”的“财产”义。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 [详细]

09月18日 16:03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