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隋唐演义》作者褚人获:一生不仕的明末文学家
《隋唐演义》作者褚人获:一生不仕的明末文学家

褚人获(1635—1682),字稼轩,又字学稼,号石农、没世农夫等,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一生未曾中试,也未曾做官。但他有多方面的才能,著作颇丰。传世的有《坚瓠集》、《读史随笔... [详细]

06月23日 16:58
《隋唐演义》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的语言比较通俗晓畅,这主要表现在那些描写草泽英雄的文字上。试以第二十三回写程咬金等初次在贾润甫店里聚会一节文字为例:单雄信、程咬金来给秦琼之母拜寿,程咬金因小时同秦琼一块长大,自信秦琼... [详细]

06月23日 16:51
《隋唐演义》创作背景:隋唐演义是如何被创作
《隋唐演义》创作背景:隋唐演义是如何被创作

隋唐两代的故事,在宋、元期间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但作为长篇讲史小说却开始于明代。到了清初,长篇历史演义大量涌现,所涉及的内容上自远古,下至明朝,几乎构成了一个完整、细密的历史系列。《隋唐演义》就... [详细]

06月23日 16:45
《隋唐演义》简介:讲述隋唐历史的演义小说
《隋唐演义》简介:讲述隋唐历史的演义小说

《隋唐演义》的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以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大框架”,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开始,到唐明皇从四川还都去世而终,记说了隋唐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作者是(... [详细]

06月23日 16:35
郑和下西洋中的重要人物马欢:南海岛礁以其命名
郑和下西洋中的重要人物马欢:南海岛礁以其命名

马欢,回族,字宗道,号会稽山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信奉回教,明代通事(翻译官)。曾随郑和在1413年、1421年、1431年三次下西洋,亲身访问占城、爪哇、旧港、暹罗、古里、忽鲁谟斯、满剌... [详细]

06月23日 16:28
民国专家谈冬虫夏草:医药价值并不神奇 价格也不贵
民国专家谈冬虫夏草:医药价值并不神奇 价格也不贵

当时的专家学者,并不认为冬虫夏草有什么特别神奇的医药价值,其市场价值也并不算特别高昂。80年前,1936年8月6、7、8、9、10日,北平《世界日报》分5次连载刊发专访菌类植物学专家周宗璜(1... [详细]

06月23日 16:25
柔然民族的来历一直是谜 被轻蔑地称为“蠕蠕”
柔然民族的来历一直是谜 被轻蔑地称为“蠕蠕”

魏国在北方的敌人是柔然。如果把双方比作拳击手的话,柔然看起来更加高大、健壮,体重远超过魏国。但在拓跋焘眼里,对手就是虚胖,不堪一击。于是,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大胖子”柔然被打得乱跑,“小瘦子”魏国... [详细]

06月23日 16:18
明朝皇帝为何选择修建长城:北伐1次耗银10倍修长城
明朝皇帝为何选择修建长城:北伐1次耗银10倍修长城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 [详细]

06月23日 16:14
清朝知府之母开仓赈灾 救活十万灾民受乾隆嘉奖
清朝知府之母开仓赈灾 救活十万灾民受乾隆嘉奖

她姓何,因为儿子做了官,人们都尊称她“太夫人”。何太夫人是广东连平州人,儿子颜希深被任命为山东平度州知州时,太夫人就跟随儿子到了山东任所。没过多久,颜希深被请到省城济南协助办理某件案子,不巧的... [详细]

06月23日 16:07
龙门石窟曾是武则天皇权展示场 保存大量相关遗迹
龙门石窟曾是武则天皇权展示场 保存大量相关遗迹

刚刚允许游客入窟参观的洛阳龙门石窟特窟看经寺,可能开凿于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主政时期。一代女皇为何钟情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研究中心主任路伟向记者讲述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唐高... [详细]

06月23日 15:59
敦煌23幅千年壁画被披露 揭秘中国古代植树故事
敦煌23幅千年壁画被披露 揭秘中国古代植树故事

敦煌研究院披露23幅千年壁画,揭秘中国古代“与树有关那些事”,更首次披露莫高窟第296窟壁画作品《福田经变》记载,中国植树传统始于北周。敦煌研究院介绍,在敦煌莫高窟早期的壁画中,树木似乎还没有... [详细]

06月23日 15:48
养心殿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与军机处仅一墙之隔
养心殿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与军机处仅一墙之隔

养心殿建筑群为一封闭院落,主体建筑呈“工”字形,分为前殿、后殿。前殿面阔、进深各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接抱厦六间。明间设宝座,上悬雍正皇帝御书“中正仁和”匾。东暖阁为慈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处”... [详细]

06月23日 15:40
清代花神庙花农过花朝节 不仅“赏红”还要“献生”
清代花神庙花农过花朝节 不仅“赏红”还要“献生”

说到花朝节,离不开花神庙;这两者都是花神崇拜的产物。清代,江苏有两处花神庙很有名,一是苏州虎丘花神庙,另一个就是南京凤台门花神庙。花朝节与花神崇拜花朝节,如今已被淡忘。但在农耕社会时代,这... [详细]

06月23日 15:35
南京有过一场名留千古的围棋战 奖品竟是莫愁湖
南京有过一场名留千古的围棋战 奖品竟是莫愁湖

举世关注的“人机大战”,终于以人类顶尖围棋手李世石1:4负于Alpha-Go宣告结束。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赢得了100万美元奖金。在南京的历史上,也有过一场有趣的围棋大战,获... [详细]

06月23日 15:26
揭秘古代中国的“功能饮料”:消暑止渴话“熟水”
揭秘古代中国的“功能饮料”:消暑止渴话“熟水”

“熟水”,顾名思义就是做熟的水、烧开的水,只不过这些烧开的水里加了一些茶或者中药,“茶饮剂”、“代茶饮”与熟水大同小异,与今天的饮料没有什么两样。宋代陈直的《寿亲养老书》中,就有“熟水”一章,... [详细]

06月23日 15:14
为何乾隆盛世得不到认同:视民间社会活力为大清大敌
为何乾隆盛世得不到认同:视民间社会活力为大清大敌

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何以我们五千年文化得出的这个集大成的盛世在英国人眼中如此黯淡?原因是,乾隆时代中国人和欧洲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实在太大了。14世纪,欧洲人并不比中国人富裕多少。他们的食物中肉... [详细]

06月23日 15:06
康熙时期年羹尧在成都:开八旗他地驻防之先河
康熙时期年羹尧在成都:开八旗他地驻防之先河

成都与少城好比是一种母子关系。少城在原成都市区的西边,即是现在的东城根街以西,同仁路以东,小南街、半边桥街以北,八宝街以南,它曾经是一座相对成都独立的城池,即是成都大城中的子城,所以俗称少城。... [详细]

06月23日 14:59
历史上人口问题:明清时期如何疏解北京人口问题?
历史上人口问题:明清时期如何疏解北京人口问题?

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记载:明初,北京城市人口只有9.6万,到洪武八年(1375年)为14.3万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自南京迁都北京后,依南京之例,将北京城按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 [详细]

06月23日 14:46
围棋不仅仅是黑色白色 北京曾出土过红玛瑙棋子
围棋不仅仅是黑色白色 北京曾出土过红玛瑙棋子

众所周知,围棋起源于中国。这个古老的智力游戏有着什么样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从考古收藏的角度对它进行解读吧。流失的手抄孤本金庸在小说《笑傲江湖》里写道,日月神教左使向问天为了救出教主任我行... [详细]

06月23日 14:43
古代春分皇帝举行祭日仪式 民间流行“竖蛋”游戏
古代春分皇帝举行祭日仪式 民间流行“竖蛋”游戏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在不少流传至今的诗词中,都有对春分的描写。从古至今,不少有趣的民俗也不断形成、丰富。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一达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古代人们对春分日很重视... [详细]

06月23日 14:23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