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燕云十六州是哪些地方?燕云十六州是哪十六个州
燕云十六州是哪些地方?燕云十六州是哪十六个州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是指中国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位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1.幽州:今北京2.... [详细]

09月06日 07:30
燕云十六州的征战之路:宋朝史上的三次收复之战
燕云十六州的征战之路:宋朝史上的三次收复之战

公元963年,宋将李继勋进攻北汉,杨业与他的同僚在榆次一带战败后退守汾河桥,宋军夺桥后进逼到晋阳西城外,被杨业等北汉将领击退,这是史书中记载的杨业与宋军的第一次交锋。第二年,赵匡胤御驾亲征,杨业... [详细]

09月06日 07:24
历史的真相:燕云十六州是宋弱的根本原因吗?
历史的真相:燕云十六州是宋弱的根本原因吗?

宋朝之亡,可嗟可叹,后人常云“崖山之后无中国”来表达叹息之意。然北宋之弱,在整个中国王朝中也是屈指可数的,究其原因,燕云十六州的丢失频频被提出,没有燕云之地,使得大宋失去养马地,无法建立骑兵与北... [详细]

09月05日 17:15
历代亡国之君的下场:各朝各代亡国之君的结局
历代亡国之君的下场:各朝各代亡国之君的结局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朝代数量最多、更替最频的国家。因之,末代皇帝也就有长长的一大串。每一个朝代的“王”,或曰“皇帝”,一开始“创基”时大都有一点本领或业绩。到了末代的“王”或“皇帝”,就成了这样那... [详细]

09月06日 07:02
官渡之战:袁绍的英雄气概“都跑到哪儿去了”
官渡之战:袁绍的英雄气概“都跑到哪儿去了”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名声显赫。到了袁绍,同样位居三公之上。借祖上阴德,袁绍从来不失名声地位。只不过,汉室衰微,政治腐败,袁绍还是位列大将军何进之后。尽管如此,在那个十分看重门第的时代,袁绍仍是一呼... [详细]

09月05日 16:15
董卓为何能成功策反吕布?董卓靠什么策反吕布
董卓为何能成功策反吕布?董卓靠什么策反吕布

在何进被杀、董卓入洛阳的前后,丁原是一个关键性人物。董卓最终彻底把持朝政,把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赶出洛阳,依靠的是实力,而在此过程中,董卓策反吕布杀了丁原,是关键的一步。董卓建立权威靠的也不完全是... [详细]

09月05日 16:03
董卓死的有多惨?死后暴尸街市肚脐眼中点起天灯
董卓死的有多惨?死后暴尸街市肚脐眼中点起天灯

董卓(?—公元192),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期的重量级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相国、封郿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汉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辅政。... [详细]

09月05日 15:22
孙权决策的转变: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
孙权决策的转变: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

公元200年,孙权继其兄孙策成为江东之主时,年方一十九岁。这时,曹操正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逐鹿中原;刘备尚未成为割据称雄的一方势力,正依附袁绍,袁绍被打败后,刘备又于201年投奔荆州刘表。从孙权继位... [详细]

09月05日 14:05
诸葛亮北伐中暴露的赌徒思想:对北伐缺乏整体规划
诸葛亮北伐中暴露的赌徒思想:对北伐缺乏整体规划

诸葛亮一生主要军事活动是北伐,几次北伐整体看来,诸葛亮所作所为都是违反军事规则的。当然,违反常规的行动往往会取得出人意料的胜利,但诸葛亮的违反常规,总体上给人感觉很外行。这种违反常规也使诸葛亮的北伐... [详细]

09月05日 13:47
白马之围曹操是如何胜利的?曹操的制胜法宝是啥
白马之围曹操是如何胜利的?曹操的制胜法宝是啥

“兵者,诡道也。”在兵法里,诡道是一切战略的核心与基础。诡道,就是不断制造玄虚,让敌人摸不透我方的真实意图,造成敌人错误的估计,然后再“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获得最终的胜利。曹操与袁绍的角逐中,有... [详细]

09月05日 11:45
袁绍集团的派系林立:失败在于其不会用人用错人
袁绍集团的派系林立:失败在于其不会用人用错人

袁绍集团以派系林立著称,内部大约有三个派系:一是逢纪、许攸那样早年就跟随袁绍的旧部;二是田丰、沮授那样的冀州本土实力派;三是不属于以上两方面的其他人士,主要是袁绍老家汝南郡以及前冀州牧韩馥老家颍川... [详细]

09月05日 11:01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实质:开始了文化的集权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实质:开始了文化的集权

历史学家范文澜有言:“汉武帝以农民‘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代价造就军事、文化的极盛。”历史学家顾颉刚则指出:“儒家统一实是中国文化衰老颓废的征验。”文化极盛是表象;“文化衰颓”的开始是其实质。... [详细]

09月05日 11:17
执掌朝政的何进为何被宦官所杀?犹豫不决最要命
执掌朝政的何进为何被宦官所杀?犹豫不决最要命

公元189年,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已经和以蹇硕、赵忠为首的宦官势力到了难以共存的时候。就在这一年汉灵帝死去,少帝刘辨即位,由少帝之母何太后听政,少帝之舅大将军何进辅政。在当时,何进手握天下... [详细]

09月05日 10:33
东厂和锦衣卫之间的关系:大明王朝的反腐败之路
东厂和锦衣卫之间的关系:大明王朝的反腐败之路

说起锦衣卫与东厂、西厂,恐怕很多人立刻联想到《绣春刀》以及《新龙门客栈》里那个白发甄子丹,没错,厂公是太监,但锦衣卫却是皇帝禁军起家,“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也就是北京卫戍区中央警备师的意思。朱... [详细]

09月04日 17:16
中国为何会落后于世界:明朝要负多大的责任?
中国为何会落后于世界:明朝要负多大的责任?

中华文明五千年,辉煌灿烂,一直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不敢说遥遥领先,但至少可以说不亚于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任何一个文明吧?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我堂堂中华却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成了愚昧、落... [详细]

09月04日 17:05
揭秘明朝最神秘的特务组织:东厂、西厂、锦衣卫
揭秘明朝最神秘的特务组织:东厂、西厂、锦衣卫

厂卫指的是锦衣卫、东厂、西厂的简称,均为明朝特务组织,所执行的职务不尽相同。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以消灭功臣为目的,罗织罪状,置无罪者于死地。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驾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几兴大... [详细]

09月04日 15:30
崇祯皇帝杀魏忠贤后悔了吗?崇祯皇帝的兴国梦
崇祯皇帝杀魏忠贤后悔了吗?崇祯皇帝的兴国梦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登基的他,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对皇兄信任的大太监魏忠贤下手了... [详细]

09月04日 15:25
朱元璋的特务网有多严密?建立东西两厂锦衣卫
朱元璋的特务网有多严密?建立东西两厂锦衣卫

朱元璋君臣合作七年,有不算短的一段蜜月期,但蜜月结束之后,渐渐心理都起了变化。那是怎样的变化呢?《明史·胡惟庸传》记载: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 [详细]

09月04日 15:18
东厂锦衣卫:明朝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东厂锦衣卫:明朝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朱棣称帝后,虽然明朝还是明朝,但道德理念却一下翻了个个儿。在建文遗臣眼中,君臣大义是封建伦理的最高原则,燕王起兵则属大逆不道,他们只忠于合法的建文皇帝。如今邪恶终于战胜了正义,他们眨眼间由忠臣变成... [详细]

09月04日 15:07
朝廷的獠牙:古代规模最大的国家间谍网在哪朝?
朝廷的獠牙:古代规模最大的国家间谍网在哪朝?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王朝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由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喜欢搞一些与众不同的创意。因此,大明王朝开国之初就有许多著名于世的事情。譬如,首创“四菜一汤”的廉政饭了,黎... [详细]

09月04日 14:52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