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最后能够得以善终,背后有何政治考量?
2023-05-06 15:50:06

  在东汉末年,政治风波不断,群雄并起。其中,董卓因其霸道的手段遭到世家的反对,于是组团讨伐董卓。董卓为保险起见,将皇帝从洛阳迁到长安,并继续把持朝政。这一举动引发了袁绍等人的不满,他们打算另立皇帝,但遭到了曹操等人的反对。袁绍只好先发展自己的势力和地盘,以期争夺皇帝之位。

  由于董卓控制了刘协,袁绍等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他们选择依靠内部人员解决掉董卓。王允收买吕布后,由吕布把董卓杀死。吕布和王允因此获得了一时的风光,但不久后就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赶出了长安。这两个人开始内斗和争夺汉献帝。

  在两人内斗的时候,刘协被董承等人偷偷逃跑,最后辗转到洛阳。曹操在他的手下谋士荀彧的建议下,迎接汉献帝,奉诏带兵进入洛阳保驾护航。但是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很难分清谁是自己的忠臣,谁又是想利用自己。没有兵马的汉献帝只好相信曹操,并跟随曹操迁都到许昌。曹操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抱负。

  然而,刘协并不希望受到曹操的管制,他也打算来一个勤王护驾。但是,衣带诏事件被曹操发现后,曹操不仅杀死了那些大臣,还把皇后处死,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刘协来监督他。曹操死后,曹丕掌权,刘协在曹丕的胁迫下不得已禅让皇位。刘协被曹丕安排到山阳,最终在那里得到善终。

  那么,为什么曹丕不杀汉献帝呢?其实主要是因为汉献帝还有很高的政治象征意义,他作为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曹丕杀死他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和反对声音,对曹丕的统治不利。此外,曹丕也需要汉献帝的“合法性”,以确保自己的统治得到普遍承认。因此,虽然曹丕掌握了汉献帝的命运,但他最终决定让汉献帝保留皇帝的头衔,并将他软禁在许昌,以此维持自己的合法性和统治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