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列哥那:权力漩涡中的蒙古帝国摄政太后
2025-07-03 15:50:30

在蒙古帝国的权力更迭史上,脱列哥那的名字如同一柄双刃剑,既闪耀着政治智慧的锋芒,也浸染着权力斗争的血腥。这位被后世称为“乃马真后”的女性,以摄政太后的身份搅动蒙古政坛,其政治操弄虽未直接涉及“弑君”实锤,却通过废黜合法继承人、操控汗位继承,引发了蒙古帝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权力危机。

一、从战利品到权力核心:脱列哥那的上位之路

脱列哥那的早年经历,恰似蒙古帝国扩张史的缩影。她出身乃蛮部,初嫁蔑儿乞部首领之子忽秃,却在成吉思汗征服蔑儿乞部的战争中沦为战利品。命运转折发生在1204年,铁木真将这位美貌与智谋并重的女子赐给三子窝阔台。在窝阔台后宫,脱列哥那凭借生育五子的功绩(包括长子贵由)与政治手腕,逐渐从第六斡耳朵的侧妃晋升为影响朝政的关键人物。

窝阔台对脱列哥那的宠信,在晚年达到顶峰。当窝阔台沉湎酒色、政务荒废时,脱列哥那已成为实际决策者。这种权力渗透,在窝阔台暴毙后迎来质变——1241年冬,窝阔台因酗酒中风猝死,未及确立继承人。按照蒙古旧制,应由嫡长子继承,但窝阔台长子已逝,三子阔出虽被立为太子却早亡,最终指定阔出之子失烈门为继承人。这一安排因未经过库里台大会确认,为脱列哥那篡改遗命留下空间。

二、操控汗位继承: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豪赌

脱列哥那的政治野心,在窝阔台死后彻底爆发。她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绕过窝阔台遗命,废黜年幼的失烈门;二是如何压制宗王势力,将长子贵由推上汗位。为此,她展开三步走策略:

排除异己,安插亲信:她以“失烈门年幼”为由,联合察合台系宗王,罢黜中书令耶律楚材,镇压反对势力。其亲信西域商人奥都剌合蛮与女俘法提玛掌控朝政,甚至颁布“凡奥都剌合蛮建白之事,令史不书者斩手”的严令,将行政系统彻底私有化。

操控库里台大会:为给贵由继位制造合法性,脱列哥那拖延召开库里台大会长达五年。期间,她通过封赏拉拢宗室,甚至对东道宗王铁木哥斡赤斤的叛乱采取怀柔政策,以稳定局势。

打击潜在竞争者:对窝阔台系其他宗王,如阔端、哈剌察儿,她或软禁或流放,彻底清除贵由继位障碍。1246年库里台大会上,她更以“失烈门体弱”为由,联合拖雷家族势力,强行通过贵由继位决议。

三、权力滥用的恶果:蒙古帝国的分裂催化剂

脱列哥那的摄政,堪称蒙古帝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其政治操弄带来三大恶果:

法制崩坏,贪腐横行:她任用奥都剌合蛮推行“包税制”,将国家税收承包给商人,导致中原汉地“民不堪命,流亡殆尽”。耶律楚材苦心建立的汉法体制被摧毁,蒙古统治合法性遭遇危机。

宗王割据,离心加剧:为笼络宗室,她滥发“丹书铁券”,允许诸王自征赋税、私设法庭。此举虽暂时稳定政局,却为日后四大汗国独立埋下伏笔。

汗位继承制度崩塌:她打破“幼子守灶”与“忽里台选举”传统,开创“太后摄政干政”先河。贵由继位后,为巩固权力,立即处决法提玛、流放奥都剌合蛮,与母亲反目成仇,进一步加剧政治动荡。

四、历史回响:从“昭慈皇后”到政治反面教材

脱列哥那去世后,蒙古史官对其摄政时期评价极为苛刻。《元史》称其“称制五年,太宗之政衰矣”,将帝国分裂归咎于女性干政。然而,这种评价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窝阔台晚年怠政与贵由的平庸无能,才是帝国衰落的根本原因。

在后世研究中,脱列哥那的形象逐渐得到客观审视。法国学者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指出:“她虽无弑君之举,但其对权力的贪婪操控,加速了蒙古帝国的瓦解。”这种评价,既承认其政治手腕,也揭示了历史局限——在男性主导的游牧社会中,女性掌权者注定成为制度崩坏的替罪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昌文君姓名之谜:楚国公子在秦国的权力沉浮

  昌文君,这位活跃于秦王嬴政亲政初期的关键人物,其姓名与身份如同战国末年的迷雾,在史书中若隐若现。透过《史记》的简略记载与考古发现的蛛丝马迹,我们得以窥见这位楚国公子在秦国政坛的特殊轨迹。  一、昌文君的身份之谜:楚国公子与秦国重臣的双重身份  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