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揭秘中国首次“西天取经”:汉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取佛经
揭秘中国首次“西天取经”:汉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取佛经

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洲大陆,连结亚、欧、非三洲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在丝路“申遗”过程中,国家文物局的有关文件指出:丝绸之路中国段的起点是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为丝绸之... [详细]

03月22日 14:15
唐朝官员早朝后管早饭:吃饭不守规矩会被处分
唐朝官员早朝后管早饭:吃饭不守规矩会被处分

在唐朝关中,尤其京师周边地区灌溉设施修建及管理大大增强,冬小麦产量迅速增加。长安城里,人们开始流行吃面食。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饼的种类和加热手段,可以说在唐长安城基本上也都全部出现了。所以在某些层面... [详细]

03月22日 13:34
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国成英国盟友:俨然同志加兄弟
 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国成英国盟友:俨然同志加兄弟

英吉利扶持大清国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俄罗斯除了加紧向中国东北扩张之外,还积极谋求进入日本,因此与美国展开了一场竞赛:看谁首先打开日本的大门。最终美国赢得了这场竞赛,而美俄之间也没有发生任何冲突,... [详细]

03月22日 13:24
民国初年房价:成大教务长10年工资能买“王府”
民国初年房价:成大教务长10年工资能买“王府”

四川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龙桥乡有一位名人,姓吴,名君毅,生于清朝末年,参加过科举考试,十八岁中秀才,十九岁留学日本,后来又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德国柏林大学进修,归国后在北京法政大学担任经济... [详细]

03月22日 11:07
民国白领为何无钱买房:怕生病怕失业小孩上学
 民国白领为何无钱买房:怕生病怕失业小孩上学

1933年,美国社会学家库斯在天津做过记账式调查,市民的人均月薪是21块大洋,而来津务工的农民平均每人每月只能挣到9块大洋的工钱。双方的居住条件差别更明显:市民或有祖宅,或有自建的新房,至不济也能... [详细]

03月22日 11:01
解密:刘邦失德败行为何能构建400年王朝的根基?
解密:刘邦失德败行为何能构建400年王朝的根基?

汉高祖刘邦生于丰邑,长在沛郡,父母为刘太公和刘媪,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据说,他父亲太公在雷雨交加的天空中看到了蛟龙在盘旋。不久,刘太公的妻子生下了刘邦。《史记·高祖本纪》中也说,刘邦的... [详细]

03月22日 07:21
解密:明清两朝“公车改革”为何不能进行到底?
解密:明清两朝“公车改革”为何不能进行到底?

自古以来,“公车”对历朝历代的官员们来说,既是代步的工具,更是身份和排场的象征。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王公贵族们都以乘坐“公家”的马车为荣。西汉开国时,由于连年战争的原因,马匹奇缺,汉高祖刘邦出行都... [详细]

03月22日 07:21
努尔哈赤为什么死时命大妃殉葬?其中有何隐情
努尔哈赤为什么死时命大妃殉葬?其中有何隐情

努尔哈赤(公元1559-1626年)共有后妃14位,而值得一书的有两位。一位是孝慈高皇后,一位是大妃乌喇纳喇氏。孝慈高皇后原本是叶赫部酋长杨吉努的女儿,14岁时由哥哥纳林布禄送与努尔哈赤完婚,四年... [详细]

03月22日 06:35
岳飞死后 岳家军和岳飞的家人 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岳飞死后 岳家军和岳飞的家人 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关于岳飞大将军的生平历史,大多数人都关怀的是岳飞被害后跟随他的岳家军结局如何,依据史料记载,岳飞被秦桧陷害后,岳家军也被打散了,他的后代大多被谋害或被放逐,后来平反后,后代人又重新组建了岳家军。... [详细]

03月22日 06:29
解密:九品中正制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
解密:九品中正制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

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 [详细]

03月21日 17:22
解密:魏晋士子是如何通过九品中正制出任官职
解密:魏晋士子是如何通过九品中正制出任官职

专家们关于九品中正制品第与入仕途径的关系的争议唐长孺认为,九品中正制只是保证清浊分流,并不等于选举制度的全部,各项选举必须依据中正的品第,但出身授职还得通过各条入仕道路。罗新本认为,九品中... [详细]

03月21日 17:18
解密:九品中正制中的起家官品该如何区分?
解密:九品中正制中的起家官品该如何区分?

专家们关于九品中正制评定士人的品级与起家官官品的关系的争议陈长琦认为,特定的资品与起家官品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有着大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最初是二者之间相差三品,而不是日本学者宫崎市... [详细]

03月21日 17:13
解密:九品中正制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发展历史?
解密:九品中正制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发展历史?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梁朝史学家沈约甚至说它是盖以论人才优劣。后赵主石勒曾清定九品,石虎亦恢复雍秦二州望族免役特权,但似乎并未设中正之职。北魏初﹑中期,未行... [详细]

03月21日 17:05
解密:九品中正制度在什么时间段发展起来?
解密:九品中正制度在什么时间段发展起来?

九品中正制度是继承东汉官吏选拔制度又加以改革的结果。东汉选拔官吏,主要是依据儒家的道德行为标准,宗族乡党的评定成为政府选拔官吏(具体途径是察举﹑征辟的主要甚至唯一的依据。汉末大乱造成人士流移,给乡... [详细]

03月21日 17:01
解密:九品中正制中的中正官有着什么样的职权?
解密:九品中正制中的中正官有着什么样的职权?

以魏晋之制为例,其主要内容为: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如曹魏时中正... [详细]

03月21日 16:57
王彧得两朝皇帝万般宠爱 被赐死前镇定自若
王彧得两朝皇帝万般宠爱 被赐死前镇定自若

王彧,字景文,南朝刘宋重臣,琅琊临沂人。沈约所撰《宋书》评价他“美风姿,好言理,少与陈郡谢庄齐名”。就是说,王彧是个颜值颇高的美男子,好言理道,年轻时与文学大腕谢庄名望相等。宋文帝在位时,王彧官至... [详细]

03月21日 16:54
解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条。一、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 [详细]

03月21日 16:45
解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个什么样的制度
解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个什么样的制度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 [详细]

03月21日 16:40
解密:汉代察举制到底有着什么的好处和坏处?
解密:汉代察举制到底有着什么的好处和坏处?

察举制之利其一,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许多出身卑微... [详细]

03月21日 16:26
解密:到底该如何评价汉代施行的察举制度?
解密:到底该如何评价汉代施行的察举制度?

实行了300多年的两汉选官制度──察举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实际情况观察,察举制度确实为汉朝选出了许多人才。究竟什么原因令察举制度能如此成功呢?总括而言,有以下几点:(一)察举科目... [详细]

03月21日 16:20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