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晚清的暗杀时代:最后十年用炸弹刺杀满清勋贵
晚清的暗杀时代:最后十年用炸弹刺杀满清勋贵

为什么用炸弹晚清最后一个十年,堪称“暗杀时代”。革命党人是行刺暗杀的主角。1905年9月,准备刺杀“五大臣”前夕,27岁的吴樾写过一篇文章《暗杀时代》:“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 [详细]

07月28日 15:12
晚清重臣琦善看法:认为不改变习惯抵御不了洋人
晚清重臣琦善看法:认为不改变习惯抵御不了洋人

晚清大臣琦善是个倒霉的角色,1840年林则徐在广东缴烟引起战争,他临时接任,实在是为林则徐擦屁股。他经过外交、战争的双重努力后,发觉对抗之不可行,自作主张与英国签订了求和的《穿鼻条约》,已是在当... [详细]

07月28日 14:23
古代历史上包子原来叫馒头:影响堪比“麦当劳”
古代历史上包子原来叫馒头:影响堪比“麦当劳”

坊间有说法:想看唐代的中国,去日本;想看宋代的中国,去韩国。对此,我至少可以提供一个小小的例证:史料载,在武大郎和潘金莲生活的宋朝,馒头一直都是有馅的,相当于今天的包子。而在保留了很多汉语古音的韩... [详细]

07月28日 11:39
古代大红大紫出自哪里:比喻显赫与古代官服有关
古代大红大紫出自哪里:比喻显赫与古代官服有关

“大红大紫”和“红得发紫”都是比喻人生显赫如日中天,那么为什么不用别的颜色来形容,而非要用红色和紫色呢?这跟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定义以及官服制度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是指青、... [详细]

07月28日 10:25
宋朝时期已形成可观的高利贷产业:没钱可押妻女
宋朝时期已形成可观的高利贷产业:没钱可押妻女

《水浒传》里,西门庆发家致富后,四处放款,并不是搞慈善;鲁达寄身的五台山文殊院,借本钱给商人,也不是乐善好施和无偿免费。宋代官营放贷机构叫交子务、会子务,私营的叫交子铺、交引铺、钱引铺。私人第一放... [详细]

07月28日 09:51
宋代政治的制衡之道:分相权夺兵权且多重监察
宋代政治的制衡之道:分相权夺兵权且多重监察

宋代完备的官场制衡机制,使五代以来“朝纲混乱,武将乱权”的传统被迫终止。大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马背上夺取的天下,靠一个“陈桥兵变”摘走了后周小皇帝的皇冠,这个以武力和玩弄权术起家的能人一上台,便... [详细]

07月27日 18:03
《史记》的独特之处:司马迁专门为寡妇著书立传
《史记》的独特之处:司马迁专门为寡妇著书立传

司马迁不仅反对一般的等级观念,还为妇女大唱赞歌——他甚至为巴寡妇清立传这个千古冤案,得从以下一段故事开始:“汉武帝时候,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但皇帝不准她们见面。于是尹夫人就主动... [详细]

07月27日 17:49
中国古代官员的读书风气:空有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国古代官员的读书风气:空有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那么,“一个国家的兴衰史也就是一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在这中间,一个国家官员的读书兴趣和持久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前者的。中国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 [详细]

07月27日 16:45
秦汉时的蜀地移民:将六国富豪大户迁往蜀地
秦汉时的蜀地移民:将六国富豪大户迁往蜀地

常璩《华阳国志》记述,秦朝统一巴蜀后,便开始了对蜀地的经营。在政治措施上,秦朝采取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用的统治方式。秦相继分封的三位蜀侯(王子通国、公子恽、公子绾)虽然在不到三十年内皆死于非命,而秦... [详细]

07月27日 14:49
中国古代的建筑师是如何让紫禁城“保暖”的?
中国古代的建筑师是如何让紫禁城“保暖”的?

我国北方,冬季漫长而又寒冷。有气象数据显示,明清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在那个没有暖气,没有电热毯、没有保暖衣、羽绒服,更没有空调的时代,生活在紫... [详细]

07月27日 13:29
中国古代的皇帝如何攒“私房钱”:皇帝借钱给政府
中国古代的皇帝如何攒“私房钱”:皇帝借钱给政府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家国都一体化了,那么皇帝就不应该再有什么私房钱,不应该私设小金库。道理虽然如此,但事实上在清朝以前,皇帝照样有独立于国家财政的小金库。说是小金库,... [详细]

07月27日 11:54
盘点历朝历代皇帝的饮食:皇帝也时常面临吃不饱
盘点历朝历代皇帝的饮食:皇帝也时常面临吃不饱

我大学时,听教民间文学的老师讲过一笑话,说两位陕北老农在闲谈皇帝怎样过日子。一位老农说,皇帝坐在屋里,肯定前面一油锅后面一油锅,想吃油条炸油条,想吃麻花炸麻花。老师用这个笑话来证明想象力受生活... [详细]

07月27日 11:16
古代法律如何处置见死不救:求助不救杖责一百
古代法律如何处置见死不救:求助不救杖责一百

中华民族是一个正直、勇敢的民族,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援助的人道主义精神千百年来已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扎下了根,我国古代社会许多见义勇为的事迹,历经多年仍广为传颂。然... [详细]

07月27日 10:59
解密:嘉庆帝为何能在半月内铲除先朝宠臣和珅?
解密:嘉庆帝为何能在半月内铲除先朝宠臣和珅?

嘉庆元年(1796),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和珅也就仍然得以专权。但形势毕竟... [详细]

07月27日 10:24
令历史上一代代明君英主都头痛的权力继承问题
令历史上一代代明君英主都头痛的权力继承问题

河南灵宝有过一座高台,名曰“归来望思台”,它是汉武帝下令修筑的。晚年的汉武帝常站在这个台上老泪纵横呼号、思念他的儿子。汉武帝年近而立时,他心爱的卫子夫为他生了第一个儿子刘据,汉武帝欣喜异常,卫子... [详细]

07月27日 10:34
《历代君鉴》:古代皇帝的案例式“职业教材”
《历代君鉴》:古代皇帝的案例式“职业教材”

以今天的眼光看,皇帝未尝不是一种职业。只不过这种职业技术要求太高,所以向来是干得好的少,庸庸碌碌甚至严重背离职业目标、破坏职业形象的多。因此,皇帝的职业教育也成了个大问题。诸如四书五经等文化基础课... [详细]

07月27日 10:13
盘点古代历史上的断案奇才们:人人都是狄仁杰
盘点古代历史上的断案奇才们:人人都是狄仁杰

唐代名臣狄仁杰近年来很火,被电视剧、电影盯着不放。正史上的狄仁杰以治理国家留名,之所以被塑造成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完全得益于《狄公案》这样的小说。其实,中国古代的断案奇才们真是太多了,这些文官们读... [详细]

07月27日 10:08
古代假冒"大师"卢生:骗秦始皇最终引发焚书坑儒
古代假冒"大师"卢生:骗秦始皇最终引发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也是因卢生而起。这个骗子担心秦始皇醒悟后他会死得很惨,于是逃走了,逃走前还嘲讽了秦始皇一番。秦始皇知道后,大怒,在群儒中审问... [详细]

07月27日 09:59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传奇侠客:排名第一的竟是他!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传奇侠客:排名第一的竟是他!

“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在古老的社会中,游侠是一群跳出了纲纪法度的存在,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立观念和原则,行为虽然常常出入于律法之间,然而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可以... [详细]

07月26日 13:45
历史奇闻:刘邦当皇帝后为何要让亲爹给自己磕头?
历史奇闻:刘邦当皇帝后为何要让亲爹给自己磕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老爹独享此项殊荣。虽如此,但这个太上皇的据说还是刘老爹给儿子磕头称臣后才换来的,刘邦当了皇帝后对自己的亲爹并不友好,甚至还为到底该谁给谁磕头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 [详细]

07月24日 15:57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