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万历十五年(1587年)起,一直勤政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就进入了出名的歇班期:正常的上朝基本停了,奏折也是拖沓着批,甚至各级官员出了空缺,也不急着任命,能空着就空着。
这段一直持续到他过世,长达三十三年的消极怠工期,在历史上的影响非常恶劣,甚至落下一个愤怒的说法:明实亡于万历。
但如果严格看看就会发现,万历皇帝大多数情况下,放松的是小事,严抓的是大事。特别是一些关键性大事上,他看似不管,其实却指挥镇定,用人得到,管理用人的拿捏,更堪称恰到好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不管是在朝鲜打日本,还是宁夏平定叛乱,还有西南播州平定杨应龙,万历皇帝都把他卓越的指挥用人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这三场战争中他居中调度的良好表现,甚至还被一些日本大学的管理课程引做案例,一直认真学习。
而更能说明他这方面本事的,却是爆发在三大征之前的一场战役:青海战役。
这场战役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高,但影响意义,在某些方面,却远比三大征要重大。
首先这场战役的对手不一般,是明朝苦心招降的鞑靼顺义王扯立克,不像三大征那样说打就打那么痛快。战场上下的博弈,都是煞费苦心。
同样重要的是战后意义,既打服了顺义王,确保隆庆和议的成果不破坏,更稳住了大明对青藏的统治秩序。严格说来,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
而最重要的一条是,正是万历皇帝采取了聪明的软硬兼施的方法,确保大明步步为营赢得战争,更不至于陷入泥潭。否则接下来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大明很可能就顾不上打。
一:河洮之变震惊天下
虽然在后世的知名度没有三大征响亮,但青海战争的导火索,在当时却震惊全国:河洮之变。
这次事变的发生,堪称匪夷所思:万历十八年六月,一向民生太平且生活和谐的大明西北地区,突然战火遍野。四千多凶悍的蒙古骑兵如沙暴席卷,对大明临洮,河州,渭州三地发起了凶残的进攻。而且比起过往的饱掠来,这次他们的攻击方式,却是十分残忍。但凡攻陷的村镇,不但东西全抢光,且一个俘虏也不要,当地各族百姓统统杀光。
自隆庆元年册封顺义王阿勒坦后,大明的西北边陲,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剧烈的战火。甚至就连16世纪西北战火最暴烈的时期,即鞑靼可汗阿勒坦肆虐边陲的年代,哪怕战争打得再凶狠,这种残忍的屠杀事件,也是极其罕见。
还没等着明朝政府愤怒,大明的边陲驻军,就先集体愤怒了。而且这群蒙古骑兵杀的狠也跑的快,抢完了就跑。临洮副总兵李联芳十分愤怒,立刻带精骑追击。谁知一追就追进了埋伏圈,力战之后壮烈殉国。而这群人接着蹬鼻子上脸,接着又攻占了河州,甚至大举侵扰青海地区。
而随着这突如其来的战事,整个河洮地区都打成了一锅粥。远在京城的万历皇帝,闻讯也极度震惊,甚至破天荒的下旨开早朝,召集群臣商议。
而大臣们的情绪,更是愤怒到无以复加。短短数月间,大明就在西北付出了两名副总兵阵亡,上千将士殉难的沉重代价。这是自隆庆和议以来,还从没有过的奇耻大辱。因此群臣纷纷上表,要求朝廷集结重兵,一举荡平这群贼寇。
但一向懒惰的万历,头脑却相当清楚。他知道这场看似杂乱的冲突下,隐藏着巨大的阴谋。阴谋的制造者,就是此时袭封顺义王的扯力克。
自从鞑靼阿勒坦可汗受封顺义王后,明朝西北边陲,就进入了长期和平阶段。因为在草原有巨大威望的阿勒坦,只要保证对明朝忠心耿耿,就可以替明朝好好打理草原的事务。从阿勒坦到他儿子黄台吉,这俩代顺义王都很好的履行了职责。所谓“东自海台,西尽甘州,延袤五千里,无烽火警”,正是卓越的治理成果。
而在这二十年和平中,加上明朝用贸易互市等手段,强化彼此经济联系。各蒙古部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口也日益增加,游牧的范围也更加扩大。好些部落,也就扩大到了青海地区。危机,也就从此埋下。
等到阿勒坦的孙子扯力克继承了“顺义王”爵位,情况就变得恶化。这位王爷的理想十分远大,一直梦想能够东西联合,弄出个和明朝对抗的蒙古帝国,实现了不起的霸业。
本着这样的远大目标,扯力克耍起了俩面派,一面对明朝通好,一面利用许多部落人口膨胀后的扩张心理,大力向青海地区渗透。当地原有的蒙古部落,听他话的就吞并,不听话的就灭掉。实力迅速膨胀。更惨的是当地的藏族部落,这些部落对明朝的忠诚度更强,却不是被扯力克驱逐,就是被他灭杀。以当时明朝甘肃御史严振的上奏说:边境藩篱渐少,必为大患。可惜这个振聋发聩的意见,在万历十四年上奏后,朝中的内阁大员们,却几乎没人听。
没人听的后果,就是越发严重。从一开始的小打小闹,变得越发嚣张。开始频繁劫掠各部落与明朝的互市,甚至打劫过往的商旅。后来扯力克更与青海当地部落枭雄火落赤迅速勾连,实力更加强大。以明朝御史孙棕的忧虑说:这时的扯力克已经有数万精锐骑兵,一旦让他合并了青海蒙古,就等于拥有了一个从东到西的强大联盟,因此“大为边患者,必此酋矣。”
虽然明朝很多有识之士发现了问题,但明朝朝廷的反应,却一向迟钝。而扯力克在积足了力量后,终于开始爆发,朝着这个重大目标运动。第一个行动,就是河洮之变。趁着明军不备的机会,发起迅猛的攻势,攻克了明军多处据点,气焰一度熏天。
而照着火落赤给扯力克的谋划,这次的目标也很大,要借着攻势,一举夺取河西五郡。一旦这个计划得逞,大明的西部,怕是要永无宁日了。
面对这即将到来的危险,明朝方面,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经过激烈的讨论,明朝也做出了及时反应,一开始是朝臣群情激昂,喊打喊杀。万历皇帝也激动。但是内阁首辅申时行,还算比较冷静,他及时给万历皇帝建议:可以打,但不能敞开了打。
因为这时候的扯力克,还处于积累扩张阶段,看似实力强大,内部一团散沙。万一大明大张旗鼓,和扯力克硬碰硬的打一把,就等于逼着扯力克内部团结。这样就算能赢,也很可能是惨胜。
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分化瓦解,连打带拉。因此明白这个道理的万历,终于平心静气,先把原先常年昏聩无用,酿出这边防大患的陕西总督梅友松罢官,接着在表面低调下,为扯力克送来了一个厉害对手:新任陕西总督郑洛。
二:传奇总督郑洛
万历一直以来执政的特点,就是虽然不大管事,但是很会用人。
像他在位时期的几次大战役,虽然前期由于效率低,反应慢,以至闹出重大边患。但关键时刻,他都能做出正确应对,选择正确的军事主官,多次成功翻盘。
比如后来三大征里,选派李如松,邢玠,梁梦龙,都堪称万历皇帝的用人妙笔。即使是晚期面对后金,虽然遭受萨尔浒惨败,但随后万历选派熊廷弼,也是公认正确选择。如果不是之后万历驾崩,失去信任的熊廷弼倒台。辽东的历史极有可能改写。
而这次,万历新任命的“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经略陕西四镇及宣大山西等处边务”郑洛,也是一个妙笔。
从这官职上就看出,万历皇帝对他多么信任,等于从河北宣府到山西大同再到陕西甘肃青海,所有大小事务,全给他一肩挑。
因为万历早就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牛人。
郑洛这人,首先牛的是家世。老话常说富不过三代,他家却是例外。四代都是高官,而且更奇迹的是,从祖父郑隆,再到父亲郑显,连上他自己,三代都做过明朝的兵部尚书。
而且能有这样的奇迹,绝不是什么裙带关系。郑家除了会干活外,还出名的讲原则。以至于身为三代尚书,家里穷的叮当。年轻时候的郑洛,更因为父亲早逝,过了相当长一段艰苦奋斗的日子。不但书读的好,嘉靖三十五年高中了进士,而且家传的本事,更是学得游刃有余。一开始做推官,审案从来精明,后来做御史,更穷追猛打奸臣严嵩,硬查出了严嵩一手闹出的盐税贪腐案,还顶着压力把替罪羊鄢懋卿改判成流放,留下这个指正严嵩的大活口。这番刚正精明,从而震惊朝野。
自那以后,如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大佬们,互相争权掐的凶,但对郑洛却清一色器重,官位刷刷的升。特别是长期在山西工作,从隆庆和议的时候,就干过山西参议,后来又做了山西巡抚。阿勒坦家祖孙三代,他都长期打交道,对这群人十分知根知底。还曾经给晚年的阿勒坦一次深刻教训:当时阿勒坦狮子大开口向明朝要赏,不给钱就撂挑子不当顺义王,郑洛二话不说,带领精锐直接逼近老牛湾驻防,吓得阿勒坦立刻认错。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麻烦问题,这位狠人的风格,一向传遍边疆。
正因为这些光辉事迹,万历皇帝这次对郑洛,更是给予厚望,行前给足了政策。告诉他放心干,不必事事请示。
而听说郑洛来了,扯力克一开始很吃惊。但听说郑洛没带多少兵后,也就很放松。就算你用兵如神,那又有什么用?
没想到郑洛上来就给来了个狠的,带兵不多,可都是响当当的精锐,甚至还有河北地区的车营,也就是当年戚继光北方练兵留下的骨血。这批部队火器装备精良,且马匹众多,机动力十分迅速。十月份抵达兰州后,一下就切断了青海蒙古与河套草原连接的要道:敢从这里勾搭,严打没商量。
这一下出手,就卡住了扯力克的死穴。扯力克能闹这么大动静,关键就是前任陕西总督梅友松挖坑,对于扯力克的小动作毫无阻拦。特别是连接青海与河套的河西要道,更是畅通无阻。
郑洛可不是这么个糊涂人,立刻对症下药,封锁了道路,痛打了好几拨蒙古军,特别是专门给青海扯力克送给养的运输队,每次都给揍的不轻,而且还牛马收获颇丰。同时一边打,一边给各路蒙古部落发告示:青海的蒙古部落,从今天起只许东返,不许西进,愿意东归回河套的,政府发路费给牛羊,不愿意走的,铁心要跟随扯力克的,一律痛打没商量。
而且尤其厉害的是,除了军事打击,还有经济制裁。只要敢跟着扯力克胡闹的,就停互市,不给贸易权。这时候给明朝表忠心的,还有大大的优惠。
这釜底抽薪的政策一办,扯力克就傻眼了。本来他打算借着激怒明朝,招来明朝大军报复。这样就能捆绑着各部落跟自己一起反明。没想到郑洛更狡猾,直接给来个分化瓦解。结果这事一办,先前跟着扯力克来青海搞开发的部落,立刻肠子都悔青,慌不迭的给明朝认罪反悔,浩浩荡荡的离开青海。
郑洛之所以先不打扯力克,原因也简单,这毕竟是明朝册封的顺义王。官职在这里摆着,之前河洮之变虽然打的狠,却也是以青海蒙古部落的名义干的,彼此脸没扯破。一旦主动撕破脸,就意味着大明之前的招抚付之东流。所以就算要打,也要让这家伙彻底不识相,不作不死后才能明打。
当然明打没有,暗打却不断。明军四面出击,今天收复个军堡,明天伏击个运输队,步步向扯力克推进,不听话,就困死你。
但扯力克这时候,还是信心十足,因为他也早做好了准备,老窝河套草原上,大批的部落听说青海水草丰美,慌不迭的要来。只要他们能冲进青海,就是自己的生力军。
可在这件事上,郑洛的信心更足,首先早早的就给河套蒙古做好了工作,敢去青海找扯力克的,不但停止互市,而且打死白打,不去了不打,肯表忠心的朝廷有赏。偏偏还真有顶风作案的,扯力克的心腹卜失兔部硬是不听劝,一门心思要去青海,结果被明总比张臣大军在凉州供道阻拦住,张将军一开始还有耐心,磨破嘴皮子的做工作,没想到卜失兔吃了秤砣铁了心,劝了一个月还不走。这事一下子闹成了草原大新闻,好些部落闻讯而来,兴趣盎然的围观,其实就是观风声。
一直做这么长时间工作,不是郑洛好脾气,而是要的就是这炒作效果。眼看观众来的差不多了,甚至卜失兔屁股后面,另一路扯力克的死党庄秃赖部,也撞着胆子跟来。郑洛立刻下令:打!
结果明军一动手,就是一场漂亮的火器轰击加骑兵突击,直打的卜失兔部全军覆没,就破掉了卜失兔等少数人,整个部落几乎全灭。凉州供道大战,围观各部落集体惊呆,身后的庄秃赖部二话不说,静悄悄的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离开:青海,谁去谁死。
这样一闹,本来扯力克苦心拉拢的十几个到青海搞开发的部落,立刻集体跑路,直把扯力克晒在了青海。
而且除了会打之外,郑洛还很会吹,明明带兵不多,但很会吹牛,放话说自己带来了五十万大军,而且要三路出兵荡平。这豪言伴随着凉州大战的胜利放出风去,先前制造河洮之变的各路部落,比如火落赤等部,全都集体吓坏,忙不迭的跑回青海。先前被暴揍后侥幸逃命的卜失兔,低三下四的过来送礼认罪,赌咒发誓做大明的乖宝宝。
眼看扯力克焦头烂额的时候,郑洛又适时的摇起了橄榄枝:给扯力克下了通牒,乖乖回河套去,你还是顺义王。继续赖在青海,朝廷不但让你下岗,而且还要你的命。
扯力克焦头烂额下,也不得不向郑洛示好,派使者请罪送礼,可还是找借口拖延。郑洛又使出绝招,请出已经历侍三代顺义王的忠顺夫人三娘子出面,力劝扯力克东归。并告诉扯力克,一旦你不回来,不但我要和你离婚,你更不是顺义王了。眼看老婆和事业都要泡汤,这等于把扯力克逼进了绝路,他要再不就范,那就是鱼死网破了。
扯力克也到底是聪明人,现实面前终于低下了头,放弃了他那不切实际的帝国梦想。万历十九年一月,扯力克终于率部离开青海,回到了河套老窝。从此对明朝忠心耿耿,再无反叛。他这一走,青海地区原本嚣张的反叛势力,也就一下被抽掉了主心骨。
至此,明朝解决青海问题的最大一块石头,也就彻底搬掉。万历十九年初冬,郑洛终于强势出手,三路出击青海,彻底荡平了一直在此地作乱的火落赤等部落。一直侵扰甘肃和四川的火落赤和卜列余部,几乎被剿灭殆尽,火落赤仓皇逃入西藏。同时为巩固边防,郑洛又严格执行民族政策,招回了许多先前被蒙古部落驱赶的藏族部落,给他们划定了牛羊牧地。至此,一场险些席卷西北的大战,已经基本解决。
三:湟中三捷定青海
在整个青海战役中,郑洛凭借其出色的手腕和灵活的用兵,以最小的代价软硬兼施,取得了最大战果,成功稳定了青海地区,堪称居功至伟。
但精于用兵的他,却还是犯了一个大错:手太软!
郑洛打仗,一向比较强调以德服人。虽然用兵如神,每战必胜,对待对手却非常仁慈,总想着教化第一,暴力为辅。
这个政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有用的,但对于少数叛乱分子来说,却是行不通的。比如被郑洛打到西藏去的火落赤。郑洛前脚一走,后脚又杀了回来。
更失策的是,当时剿灭扯力克的时候,为了团结大多数,对其中一些叛乱分子,郑洛都既往不咎,结果等明朝大军走了,他们又接着翻脸。游牧青海松山的青把都尔就是其一,郑洛来的时候装老实,走了却又接着闹,而且和火落赤互相勾搭。结果青海的边患,明军走了后,一直还是没停。回朝的郑洛,也被很多官员问责攻击,气的愤然辞职。
但好在郑洛之前经营的心血,总算开花结果。大批忠诚于明朝的藏族部落回归,使明朝有了用兵基础。留守当地的总督李汶和巡抚田乐,也都是带兵好手。因而乘胜追击,正是时候。
于是,真正给青海带来和平的,是大明此后在西北赫赫有名的三次胜利:湟中三捷。
首先是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明军由巡抚田乐主持,来了一场围歼战,目标正是盘踞松山的青把都尔,结果猝不及防的青把都尔,遭到明军毁灭性打击。青把都尔本人仓皇逃窜,余部大部分被歼。这个纵横青海多年的枭雄,从此彻底失去了叫板明朝的能力。史称甘山大捷。捷报传来,大明十分高兴。
但更高兴的,却是这时青海的另一股势力:瓦剌部的它卜囊。这些作乱部落之间,既是盟友,又是较劲的对手。听说青把都尔覆灭,它卜囊特别高兴,甚至放话说,这家伙死了,就没人跟我抢西宁了。
但高兴中的它卜囊并不知道,经过郑洛治理后的明军,一个巨大的进步,就是情报工作,比起梅友松那时的俩眼一抹黑来,这时明军借助当地各族百姓的支持,已经可以清楚把握这几路死硬分子的动向,从而可以轻松布局,各个击破。
于是四个月后,西宁兵备副使刘敏宽,就给它卜囊准备了一个大礼,在西宁南川设下伏击圈,一举将雄心勃勃的它卜囊打垮。值得一提的是,在河洮之变中杀害了明朝将军李魁的都尔恰,也在此战中毙命。胜利后的刘敏宽,更举行了隆重祭奠仪式,纪念当初死难的袍泽。这是湟中三捷中的第二捷:南川大捷。
这样的胜利,令明军扬眉吐气。但是真正的决战,却还没有打响。自扯力克跑路后,已经成为青海头号枭雄的火落赤,并没有伤筋动骨。不打掉他,青海也绝不可能有安定。
而先前明朝成功的民族政策,这次正起了大用。经过当地藏族部落的报信,明朝成功锁定了火落赤计划倾巢而出,突袭西宁的情报,也就早早准备好了决战。结果明军先在康缠城设伏,给一万五千名蒙古骑兵以剧烈打击。这次明军也是精锐尽出,甚至动用了驻扎甘肃地区的精锐挑荡骑兵,也就是配备有火器的骑兵部队,一番火力打击打决死冲锋,火落赤被打的大溃,慌不迭的逃窜。
然而这次明军给他准备的,却是连环打击,火落赤逃跑的路上,早已与明军联合的各路藏族回族部落纷纷出击,大家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打了一场联合打击火落赤的绞杀战。最后伤亡惨重的火落赤,仓皇逃到青海湖以南。虽然他之后还曾给明朝找些麻烦,但经过这次摧毁性一败,也早已不是大患。至此,这场大明持续五年的西部战争,终于告一段落。
而在整个战争中煞费苦心的郑洛,虽然也有失误,但总的说来,也是劳苦功高。但明朝这时的政治毛病,就是一个人干活,一群人跟在后面骂娘,容不得干活的人有半点闪失。当初郑洛软硬兼施扯力克的时候,就被人轮番攻击,后来班师回朝后,给骂的退休。湟中三捷捷报传来后,兵部尚书石星也出来为他正名,说这是郑洛的功劳。但话一出口,立刻又是一片骂声。最后受不了骂的郑洛,干脆啥也不争,在家欢度晚年,过世时赠了太保。该给的荣誉总算没落。
从这结局也可以看到,这时的明朝,官场风气都到这地步。等到更乱糟糟的十七世纪上半叶,干活的官员,困窘可想而知。后人常同情崇祯的那句“诸臣误我”,可看看这政治风气就知道,做臣子的想干点正事,该有多么难。
当然千难万难,青海的事情,明朝总算解决了,这件在后世历史书上着墨不多的事,当时其实非常牵扯明朝精力。大批的精锐部队,都长期部署在青藏边界,用以震慑蒙古部落。所以后来打抗倭援朝战争的时候,大明揍日本不过是捎带手,完全没有后来一些半瓶子醋专家说的“倾国之力”。但这一战意义还是重大,稳定了西北震慑了蒙古,更让明朝有精力应对后面的三大征。否则如果真像当初一群愤怒官员主张的,明朝全面跟扯力克开战,至少朝鲜出事肯定是没法管了。所以说郑洛是朝鲜的间接大救星,也是不过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蒙恬,这位秦朝名将的传奇人生,因家族成员的记载模糊而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其子详情
在隋唐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宇文家族作为隋朝的显赫世家,经历了从辉煌到覆灭的巨大详情
在法国历史上,蓬帕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是一位极具详情
在五代十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大周后,以其出众的才情详情
西汉初年,历经秦末战乱与楚汉相争的华夏大地满目疮痍。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两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王朝,承载着无数传奇故事与人物详情
在三国历史中,诸葛亮以“智近乎妖”的谋略成为智慧的化身,而蜀汉阵营中还有一位详情
东汉末年,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宦官集团“十常侍”把持朝政,其专权乱政之举成为王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神话谱系中,炎帝与黄帝的并立不仅是两位部落首领的传说,更是中华文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璀璨星河中,宋朝以319年的国祚、18位帝王的更迭,勾勒出中国封详情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臣韩熙载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结局更似一首悲怆的挽歌,在历详情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9日)作为西汉第十位皇帝,其人生轨迹贯穿了详情
"毕岚"作为典型汉式人名,其读音蕴含着汉字音韵演变与文化详情
井田制作为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的重要制度,其性质与功能在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但详情
隋朝名将鱼俱罗以"身高八尺、膂力绝人、目有重瞳"的异相载详情
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周瑜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详情
北宋时期,西北边疆战火纷飞,西夏军队频繁侵扰,北宋朝廷急需能征善战之将稳固边详情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一句诘问——“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吗?”——如详情
明代军事制度中,卫所制与募兵制如同两条并行却交织的轨道,前者承载着朱元璋“寓详情
在北宋历史的星河中,宋哲宗赵煦如一颗短暂却耀眼的流星,其短暂执政生涯中展现出详情
在北宋词坛的璀璨星河中,王观虽未如柳永、秦观般声名显赫,却以一首《卜算子·送详情
在欧洲三十年战争的硝烟弥漫中,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率领的“蝗虫大军”成为了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件因其复杂性和争议性而被历史学家们避而不谈。怛罗斯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