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异事
北宋千年悬案:烛影斧声究竟是怎么回事
北宋千年悬案:烛影斧声究竟是怎么回事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由于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后世因此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根... [详细]

06月25日 19:40
揭秘宋朝“捉婿”:宋朝剩男的“幸福”归宿
揭秘宋朝“捉婿”:宋朝剩男的“幸福”归宿

剩男剩女未必就是现代社会景观,一千年前的宋代,就不乏“单身贵族”。如今的剩男剩女,多源于生活压力或无婚主义的影响。并无晚婚观念的宋代,绝无“同居”之说,一般十七八岁就成家生子,为何成堆的剩男剩... [详细]

06月25日 17:56
揭秘:为什么宋朝的官帽上有两根长翅
揭秘:为什么宋朝的官帽上有两根长翅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京都东京(河南开封市)私访。当他和一个老头子谈话时,老头子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异常... [详细]

06月25日 17:51
古人是怎样刷牙的?宋朝的牙膏牙刷啥样
古人是怎样刷牙的?宋朝的牙膏牙刷啥样

未发明牙刷之前,古人普遍采用漱口来护齿。《礼记》中即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表明古人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懂得了用漱口来护齿。不仅如此,古人还养成了早晚漱口的习惯。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 [详细]

06月25日 17:23
太平军为何要炸毁朱棣的大报恩寺塔
太平军为何要炸毁朱棣的大报恩寺塔

大报恩寺塔矗立在南京城南长达400多年,直到1856年才毁掉。大报恩寺塔的消失,“责任人”是太平军——“咸丰六年,遭洪杨焚毁,并砖库亦被炸去。”“咸年六年”,就是公元1856年。当年秋天,太平... [详细]

06月25日 10:11
明成祖朱棣搭建大报恩寺塔究竟是为了谁
明成祖朱棣搭建大报恩寺塔究竟是为了谁

史书上讲得很清楚,朱棣为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而建。但具体谁是他的母亲,这里就很有学问了。近来出版的学术著作似乎为此事定了论,“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碽妃而建”。如中国古建筑权威潘谷西先生主编的《中... [详细]

06月25日 09:41
揭秘:“郑和水师”凭什么称霸海上
揭秘:“郑和水师”凭什么称霸海上

其一,船只吨位堪称海上“巨无霸”。明朝为“郑和水师”“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明史·郑和传》)。中国唐宋元的远洋贸易传统,尤其是元朝时,远洋贸易的空前发达,使中国拥有当时世界... [详细]

06月24日 21:16
揭秘:明朝后期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战争
揭秘:明朝后期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战争

明后期政治黑暗。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前十年由张居正当国,政治比较清明,内阁也有威权,能够驾驭吏部及众多言官(给事中、御史等官)。但自张居正死后,内阁再无有作为的人物,内阁、吏部、言官各为一派,互相斗... [详细]

06月24日 21:09
明朝陈谔:被皇帝活埋七日而不死
明朝陈谔:被皇帝活埋七日而不死

陈谔,字克忠,番禺(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明史》卷162有传。永乐年间,他以乡举入太学,授官为刑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与御史统称为言官,主要“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 [详细]

06月24日 19:07
眼镜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 一副竟能换一匹良马
眼镜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 一副竟能换一匹良马

眼镜最早诞生于何时,哪国人先发明的,众说不一。不过,在弄明白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研发出的眼镜,系由西方传入,似乎没有问题。意大利学者、小说家安伯托·埃柯的作品《玫瑰的名字》,生动再现了眼镜初问世这... [详细]

06月24日 19:01
古籍中绿林大盗敬重读书人 盗亦有道接济孝子
古籍中绿林大盗敬重读书人 盗亦有道接济孝子

从老画报上看到“盗亦有道”的故事,我总会饶有兴趣地多读一会,因为里边似乎展现出了人类伦理道德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且看1891年一期《点石斋画报》的报道,话说本地有个林秀才,以在西关坐馆为生,平日兢兢... [详细]

06月24日 17:37
明朝历史:魏忠贤与东林党之间的战争
明朝历史:魏忠贤与东林党之间的战争

1620年(天启元年),叶向高成为内阁首辅,孙慎行任礼部尚书,邹元标任都御史;天启二年,孙承宗入阁,兼掌兵部事,赵南星任都御史,第二年改吏部尚书。此外,高攀龙任左副都御史,杨涟也升至左副都御史,左... [详细]

06月24日 17:36
清朝那些满人大臣和高官为何都很无能
清朝那些满人大臣和高官为何都很无能

满人不想学习,他们非常自负,没有头脑,他们认为他们要什么有什么,最初的满人不是这样的――大约80年前满人就退化了。在80年前,他们都很有才华,审判公平。现在的这些满人根本就不想去知道什么事情。他们... [详细]

06月24日 16:20
揭秘:刘墉与和珅的关系是怎样的
揭秘:刘墉与和珅的关系是怎样的

刘墉与和珅的关系,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习惯于把二人的关系描述为忠奸对立、水火难容。的确,刘墉并不阿附和珅,而基本采取的是独善其身的做法。朝鲜书状官徐有闻说,“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 [详细]

06月24日 15:51
嘉庆除掉和珅后为何不审查他的四个美女管家
嘉庆除掉和珅后为何不审查他的四个美女管家

在和珅被赐死三个多月后的四月二十五,嘉庆皇帝又出了一份“上谕”,训斥批评当时的内阁学士兼副都统萨彬图。所为何事呢?原来,大家都觉得公布的和珅的财产太少了,难以服众,萨彬图就屡次上奏,认为“和珅财产... [详细]

06月24日 14:54
清朝习俗 丈夫健在的正室夫人才能穿红裙
清朝习俗 丈夫健在的正室夫人才能穿红裙

在古代,女子穿裙子主要是为了讲究礼节,而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妩媚和俏丽。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言谈举止以及装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明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妇人之异于男子,全在下体。男子生而... [详细]

06月24日 14:28
揭秘:为何清朝官员骨子里都有着太监情结
揭秘:为何清朝官员骨子里都有着太监情结

清朝的太监自称奴才,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是皇家的奴才,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工作也就是请安、侍候、引路、开道、跑腿、接驾、听旨、传令……一天到晚都是“鸭”着嗓子说话,根本就没有一点自我,没有完全人格,完... [详细]

06月24日 13:18
揭秘:清朝科举考试学子们是怎样作弊的
揭秘:清朝科举考试学子们是怎样作弊的

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于是,也有人希望走“捷径”。近日,宁波镇海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清代乡试作弊时用的物品——夹带。这件作弊物品其实就是一块宽40厘米、长60厘米的白绫。由... [详细]

06月24日 12:47
昭明文选:史上最牛作文参考书 萧统成最牛小编
昭明文选:史上最牛作文参考书 萧统成最牛小编

写好作文,要熟读优秀作文。好的作文,也是读出来的,模仿出来的。其实,我们自小学到大学的语文课本,都是优秀作文选,选的是名家、大家的得意文章。可以说我们是读着优秀作文选长大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优... [详细]

06月24日 11:24
顾恺之施舍“不差钱” 清贫之身却为建康寺捐款百万
顾恺之施舍“不差钱” 清贫之身却为建康寺捐款百万

身无分文的刘邦“贺钱万”曾经赴吕太公宴。历史上这样“不差钱”的人物不少,比如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虽没有刘邦有名,但大家恐怕也不会太陌生,历史课本里有他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堪称旷世名作... [详细]

06月24日 10:41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