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劲草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劲草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劲草行王冕〔元代〕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到。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 [详细]

05月31日 12:14
《眉妩·新月》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眉妩·新月》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眉妩·新月王沂孙〔宋代〕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 [详细]

05月31日 12:14
《望江南·咏弦月》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望江南·咏弦月》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望江南·咏弦月纳兰性德〔清代〕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译文初八的月亮,如同半面妆镜,悬挂青空。她斜靠在雕花的栏杆上娇媚不语,梅花的影子随着... [详细]

05月31日 12:13
《减字木兰花·花》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减字木兰花·花》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减字木兰花·花苏轼〔宋代〕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译文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 [详细]

05月31日 12:13
《闻鹊喜·吴山观涛》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闻鹊喜·吴山观涛》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闻鹊喜·吴山观涛周密〔宋代〕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译文天光水色一片澄碧,染成一江清秋的景色... [详细]

05月31日 11:55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王旭〔元代〕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译文两种... [详细]

05月31日 11:48
《归燕诗》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归燕诗》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归燕诗张九龄〔唐代〕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译文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 [详细]

05月31日 11:47
《野菊》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野菊》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野菊杨万里〔宋代〕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译文不给文人骚客做干... [详细]

05月31日 11:47
《咏萤》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咏萤》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咏萤虞世南〔唐代〕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译文灵巧的身躯发出微弱的光芒,纤弱的翅膀轻轻飘动。只怕没有人认识自己,独自暗中飞来飞去发出光明。注释... [详细]

05月31日 11:46
《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晏几道〔宋代〕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注... [详细]

05月31日 11:46
《咏白海棠》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咏白海棠》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咏白海棠曹雪芹〔清代〕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译文从半卷湘妃竹... [详细]

05月31日 11:44
《残叶》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残叶》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残叶李觏〔宋代〕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译文一棵树时时遭受摧残... [详细]

05月31日 11:43
《忆秦娥·梅谢了》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忆秦娥·梅谢了》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忆秦娥·梅谢了刘克庄〔宋代〕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译文梅花凋谢了,北方边塞的冰雪已经... [详细]

05月31日 11:42
《绵州巴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绵州巴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绵州巴歌佚名〔隋代〕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注释绵州:今为绵阳县,属四川省。豆子山:即豆圌山,... [详细]

05月31日 11:41
王朗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诸葛亮骂死的吗?
王朗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诸葛亮骂死的吗?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不少经典片段,“诸葛亮骂死王朗”便是其中之一。按《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不顾年事已高,与大都督曹真等人迎战诸葛亮,阵前与诸葛亮一番舌战,结果被诸葛亮犀利的言辞驳倒... [详细]

05月30日 15:31
郭嘉临终遗言,为何劝曹操诛杀司马懿呢?
郭嘉临终遗言,为何劝曹操诛杀司马懿呢?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群雄并起而相争,其各有所长。若论仁义,当属刘皇叔,若说奸诈,则必言曹操,但若论及隐忍,司马懿则当仁不让。司马懿历经三朝,在七十余岁高龄上才派三千死士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夺下政权。... [详细]

05月30日 15:27
郭嘉如果不死,曹操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郭嘉如果不死,曹操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郭嘉,字奉孝,颍川人。颍川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地界。史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才”。也称:“鬼才”。郭嘉早期为袁绍的谋士,后因看透袁绍的为人,并断定袁绍无有大作为,才转投曹操帐下。并为曹操立下了汗马... [详细]

05月30日 15:25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杨万里〔宋代〕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译文刚刚接近中秋,月已清圆,似是在鸦青色的幕布上挂着一团冰盘。忽然间,觉... [详细]

05月30日 15:09
《念奴娇·闹红一舸》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念奴娇·闹红一舸》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念奴娇·闹红一舸姜夔〔宋代〕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 [详细]

05月30日 15:09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皮日休〔唐代〕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译文还没有游历沧海就知道蟹的名声,它的肉上长着骨头,长相奇特无比。不要说它没... [详细]

05月30日 15:0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