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吴均《答柳恽》:此诗可见既遒练清劲,又古朴自然的风格
吴均《答柳恽》:此诗可见既遒练清劲,又古朴自然的风格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1:15
吴均《胡无人行》:全诗语言精炼,笔力雄健,节奏明快
吴均《胡无人行》:全诗语言精炼,笔力雄健,节奏明快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1:12
吴均《战城南》:抒发了作者期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吴均《战城南》:抒发了作者期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1:09
吴均《与顾章书》:表达了作者托病辞官后归隐的志趣
吴均《与顾章书》:表达了作者托病辞官后归隐的志趣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1:07
吴均《咏雪》:隐约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机遇难逢的感伤
吴均《咏雪》:隐约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机遇难逢的感伤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1:04
吴均《山中杂诗》:此诗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
吴均《山中杂诗》:此诗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0:58
吴均《与朱元思书》:作者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
吴均《与朱元思书》:作者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0:55
鲍照《行京口至竹里诗》:这首诗语言蕴藉含蓄,修辞奇特
鲍照《行京口至竹里诗》:这首诗语言蕴藉含蓄,修辞奇特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49
鲍照《代东武吟》:这首诗意蕴深厚,时空跨度很大
鲍照《代东武吟》:这首诗意蕴深厚,时空跨度很大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46
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写对任侠行为和心态的歌颂
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写对任侠行为和心态的歌颂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43
鲍照《代东门行》:作者合理运用顶真修辞渲染烘托气氛
鲍照《代东门行》:作者合理运用顶真修辞渲染烘托气氛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40
鲍照《从登香炉峯诗》:此诗状物精细,而又骨力雄健
鲍照《从登香炉峯诗》:此诗状物精细,而又骨力雄健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36
鲍照《代放歌行》:这首诗可谓味蕴言外,冷峻隽永
鲍照《代放歌行》:这首诗可谓味蕴言外,冷峻隽永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33
鲍照《日落望江赠荀丞诗》:全诗辞藻细致繁复,笔法健峭
鲍照《日落望江赠荀丞诗》:全诗辞藻细致繁复,笔法健峭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31
鲍照《发后渚》:作者似乎故意用客观叙述来“冷处理”
鲍照《发后渚》:作者似乎故意用客观叙述来“冷处理”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28
鲍照《咏史》:将统治阶级醉死梦生的生活暴露无遗
鲍照《咏史》:将统治阶级醉死梦生的生活暴露无遗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24
鲍照《拟古》:此诗在内容上受曹植《白马篇》的影响
鲍照《拟古》:此诗在内容上受曹植《白马篇》的影响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20
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这首诗遣词造句极为形象生动
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这首诗遣词造句极为形象生动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18
鲍照《代白头吟》:写正直之士清如玉壶,却不能容于世
鲍照《代白头吟》:写正直之士清如玉壶,却不能容于世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14
鲍照《春日行》:全诗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与俊逸的风格
鲍照《春日行》:全诗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与俊逸的风格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 [详细]

12月07日 10:11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