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庾信《拟咏怀·榆关断音信》:抒发怀念故国的感情和身世之悲
庾信《拟咏怀·榆关断音信》:抒发怀念故国的感情和身世之悲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庾信在北方,一方面... [详细]

12月08日 10:03
庾信《怨歌行》:一“住”一“嫁”,衔接紧凑,出语天然
庾信《怨歌行》:一“住”一“嫁”,衔接紧凑,出语天然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庾信在北方,一方面... [详细]

12月08日 09:59
庾信《寄王琳》:这首诗中的一个“独”字,蕴意极深
庾信《寄王琳》:这首诗中的一个“独”字,蕴意极深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庾信在北方,一方面... [详细]

12月08日 09:56
谢朓《和江丞北戍琅邪城诗》:诗人由建康跨马出郊春游写起
谢朓《和江丞北戍琅邪城诗》:诗人由建康跨马出郊春游写起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 [详细]

12月08日 09:51
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此诗歌在格律上表现出了新变
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此诗歌在格律上表现出了新变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 [详细]

12月08日 09:48
谢朓《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这首诗以“恋京邑”提携全篇
谢朓《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这首诗以“恋京邑”提携全篇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 [详细]

12月08日 09:44
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显示了“永明体”的鲜明特征
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显示了“永明体”的鲜明特征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 [详细]

12月08日 09:41
谢朓《同谢谘议咏铜雀台》:辞章短小,却韵味渺远、悠长
谢朓《同谢谘议咏铜雀台》:辞章短小,却韵味渺远、悠长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 [详细]

12月08日 09:38
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这首诗的艺术结构很是奇特
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这首诗的艺术结构很是奇特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 [详细]

12月08日 09:35
谢朓《观朝雨》:令人读来既觉层峦叠蟑,又气脉流畅
谢朓《观朝雨》:令人读来既觉层峦叠蟑,又气脉流畅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 [详细]

12月08日 09:32
谢朓《秋夜》:深刻地描写闺中怀人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谢朓《秋夜》:深刻地描写闺中怀人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 [详细]

12月07日 11:44
谢朓《咏落梅》:这首诗标志着作者在咏物诗方面的杰出贡献
谢朓《咏落梅》:这首诗标志着作者在咏物诗方面的杰出贡献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 [详细]

12月07日 11:41
谢朓《入朝曲》:虽不出“颂藩德”樊篱,格调却非同一般
谢朓《入朝曲》:虽不出“颂藩德”樊篱,格调却非同一般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 [详细]

12月07日 11:38
谢朓《玉阶怨·夕殿下珠帘》:这首诗寓怨于思,含而不露
谢朓《玉阶怨·夕殿下珠帘》:这首诗寓怨于思,含而不露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 [详细]

12月07日 11:35
吴均《同柳吴兴何山》:全诗主旨在惜别,却不直接写离愁
吴均《同柳吴兴何山》:全诗主旨在惜别,却不直接写离愁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1:29
李白为什么给儿子取名“颇黎”?颇黎真实意思详解
李白为什么给儿子取名“颇黎”?颇黎真实意思详解

众所周知,李白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李伯禽,小名明月奴;老二叫李天然,小名颇黎,那么颇黎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白给小儿子起小名为“颇黎”很让人费解。有学... [详细]

12月07日 11:27
吴均《登二妃庙》:此诗情思绵邈深挚,笔调清雅明畅
吴均《登二妃庙》:此诗情思绵邈深挚,笔调清雅明畅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1:26
吴均《赠王桂阳》:此诗显得清新挺拔,别具一格
吴均《赠王桂阳》:此诗显得清新挺拔,别具一格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1:23
吴均《采莲曲》:全诗短小厚实,纯用白描的写作手法
吴均《采莲曲》:全诗短小厚实,纯用白描的写作手法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1:20
吴均《与施从事书》:全文寥寥数笔,却写得极富情趣
吴均《与施从事书》:全文寥寥数笔,却写得极富情趣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 [详细]

12月07日 11:1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