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何逊《慈姥矶诗》:这是一首写作者思乡之情的诗
何逊《慈姥矶诗》:这是一首写作者思乡之情的诗

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 [详细]

12月08日 11:11
何逊《相送》:这首诗包孕丰厚,已开唐人五绝气象
何逊《相送》:这首诗包孕丰厚,已开唐人五绝气象

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 [详细]

12月08日 11:08
何逊《咏早梅》:以咏梅为题,处处围绕着一个“梅”字落笔
何逊《咏早梅》:以咏梅为题,处处围绕着一个“梅”字落笔

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 [详细]

12月08日 11:05
沈约《古意诗》:诗题“古意”,与“拟古”、“效古”相似
沈约《古意诗》:诗题“古意”,与“拟古”、“效古”相似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 [详细]

12月08日 10:57
沈约《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写景抒情,形神兼备
沈约《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写景抒情,形神兼备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 [详细]

12月08日 10:53
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此诗的制题非常有特色
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此诗的制题非常有特色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 [详细]

12月08日 10:51
沈约《咏檐前竹》:诗中只把竹子作为客观审美对象来观照
沈约《咏檐前竹》:诗中只把竹子作为客观审美对象来观照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 [详细]

12月08日 10:48
沈约《怀旧诗伤谢朓》:正确评价了谢脁的艺术成就及其地位
沈约《怀旧诗伤谢朓》:正确评价了谢脁的艺术成就及其地位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 [详细]

12月08日 10:44
沈约《早发定山》:诗人对定山的总体印象是“奇”
沈约《早发定山》:诗人对定山的总体印象是“奇”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 [详细]

12月08日 10:42
沈约《昭君辞》:这首诗在剪裁上颇有特色,极为工巧
沈约《昭君辞》:这首诗在剪裁上颇有特色,极为工巧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 [详细]

12月08日 10:39
沈约《夜夜曲》:写空房独处的凄凉况味尤为具体而细致
沈约《夜夜曲》:写空房独处的凄凉况味尤为具体而细致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 [详细]

12月08日 10:35
沈约《别范安成》:此诗风格朴素,气骨道劲,不事雕凿
沈约《别范安成》:此诗风格朴素,气骨道劲,不事雕凿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 [详细]

12月08日 10:33
李白所作最长的一首诗,最有名的两句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清纯自然
李白所作最长的一首诗,最有名的两句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清纯自然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最长的一首诗吧。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 [详细]

12月08日 10:32
江淹《秋至怀归诗》:表达出了诗人与屈原的情思相通
江淹《秋至怀归诗》:表达出了诗人与屈原的情思相通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江淹总共有诗歌一百四十二首,受当时主流文风和时代世风的影响,他在创作... [详细]

12月08日 10:28
江淹《望荆山》:这首诗押“阳江”韵,音调清越明亮
江淹《望荆山》:这首诗押“阳江”韵,音调清越明亮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江淹总共有诗歌一百四十二首,受当时主流文风和时代世风的影响,他在创作... [详细]

12月08日 10:25
江淹《铜爵妓》:此诗绮丽的辞藻与悲剧的气氛相辅相成
江淹《铜爵妓》:此诗绮丽的辞藻与悲剧的气氛相辅相成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江淹总共有诗歌一百四十二首,受当时主流文风和时代世风的影响,他在创作... [详细]

12月08日 10:22
江淹《悼室人》:全诗语气平稳,没有什么波澜兴起
江淹《悼室人》:全诗语气平稳,没有什么波澜兴起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江淹总共有诗歌一百四十二首,受当时主流文风和时代世风的影响,他在创作... [详细]

12月08日 10:18
江淹《刘太尉琨伤乱》:整首诗浑然一体,毫无拼凑之感
江淹《刘太尉琨伤乱》:整首诗浑然一体,毫无拼凑之感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江淹总共有诗歌一百四十二首,受当时主流文风和时代世风的影响,他在创作... [详细]

12月08日 10:15
庾信《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四》:无不符合作者的身世和心绪
庾信《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四》:无不符合作者的身世和心绪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庾信在北方,一方面... [详细]

12月08日 10:10
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可视为唐人五律的先声
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可视为唐人五律的先声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庾信在北方,一方面... [详细]

12月08日 10:0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