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禹治水成功离不开哪三大“助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大禹治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大禹所治的滔天洪水,始于尧之时,历经尧舜禹三个时代,可见水患之巨、之持久,在那种连基本的劳动工具和生存的食物都缺乏的原始社会,大禹能治水成功,哪怕在现在的我们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因要治理如此巨大的洪水应非人力所能及,需有“神”助,方能克竟其功。因而,伴随着大禹治水的是各种相应的神话传说。从现存的史籍记载看,大禹治水主要得三大“神”助,即神兽,神物,神步。

image.png

  相传助大禹治水的神兽是应龙和神龟。传说应龙两肋生翼,拍翼时鼓鼓生风,有呼风唤雨之能。它的来头也不小,据《述异记》记载:“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因而应龙在龙的级别中最高,亦称“神龙”。而另一个助大禹治水的神龟,在《尚书》中早有记载:“天与禹,洛出书,谓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即是说,大禹治水的方法乃天所授,由神龟背负出洛水赠予,这就是著名的《洛书》。据说在大禹治水的路上,前有应龙以尾画地,后有神龟驮息壤填渊。大禹就这样依循着应龙尾巴划出来的溪泉凿出一条条河川,导引大水奔流而去。《山海经》这样记载:“禹治水,有应龙以尾画地,即水泉流通,禹因而治之。”

  神龟背驮的息壤,就是助大禹治水的神物。传说息壤是天上的一种神土,能够自生自长,永不耗减,投掷水中,也是如此。传说因禹的父亲鲧以“土筑”之法治水,使尽浑身解数也是劳而无功,无奈的鲧最终上天盗取了这神奇的息壤来治水而触犯了天条,后被天帝处死。对鲧之死,《山海经海内经》如此记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当禹子承父业,接手洪水的治理时,鲧所盗的神土息壤自然也被禹继承并用于洪水的治理。据《淮南子地形训》记载:“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通过史籍记载,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大禹治水的画面:神龟背驮息壤,一路尾随大禹前行,大禹从龟背上取息壤填平洪水,形成山丘,好让人们有居住的地方。

  大禹为治理洪水,足迹踏遍神州大地,命名山川,重划九州,奠定再造中华文明的地域和根基。据《左传襄公四年》记载:“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在苍茫的神州大地上,大禹足迹所过之处,被称为“禹域”,而“禹域”也成为了中国领土的代称。而大禹在治水行走,刻画九州的过程中,还使用了一种独特神奇的步伐,叫“禹步”。传说大禹行“禹步”治水时,会自有神力,如有神助,能在大水畔凌风而起,呼风唤雨。关于“禹步”,在诸多典籍中均有记载,如战国的《尸子·广泽》记述:“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不窥其家,足无爪,胫无毛,偏枯之病,步不能过, 名曰‘禹步’。”而记述较详细的则是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往山林中,当以左手取青龙上草, 折半置逢星下,历明堂入太阴中,禹步而行,可辟‘百邪虎狼’。……又禹步法:正立, 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一步也……如此,禹步之道毕矣。”后世道教由禹步演化出了“步罡踏斗”的步法,行步犹如踏着北斗七星图。这种步法后来发展成为道教的一种祷神仪式,据说行此步法可遣神召灵, 驱邪迎真。

  从大禹行“禹步”,得神兽、神物相助治水的传说中,我们看到,大禹填水造陆,颇具有创世的意味,因而他治水时充满神话传说,并被后人称为大禹神,也就不奇怪了。面对浩瀚滔天的洪水,没有

  “神”助,一无所有的上古的人们又将如何整治山河?对大禹治水时“应龙以尾划地,神龟驮息壤填渊”的惊天场景,屈原在《天问》中这样感慨:“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画何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