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棣要给朱元璋造一块立不起来的巨碑?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朱棣在登上皇位后,曾经想着给自己的老爹朱元璋树一座巨碑,以纪念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的功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石碑在刻好之后却一直立不起来,富庶强大的明王朝,居然连一块石碑都立不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石碑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真相?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公元1402年,经过靖难之役的苦战,朱棣终于取代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登上了大明王朝皇帝的宝座。为了“感念”父亲的“恩德”,同时也为了给自己赚取一个“忠孝两全”的好名声,朱棣准备给老爹朱元璋建立一座巨碑。朱棣特意在全国征调了工匠十万人,在南京江宁区的阳山开凿石材,以此制成了一块“阳山碑材”。可到了立碑的时候却出现了很大的尴尬,无论是人拉马拽,这块巨碑居然纹丝不动立不起来。

  对于巨碑立不起来的原因,后世给出了不少说法。有人认为石碑的重量已经超过了运输的极限,通过统计,算上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整座石碑重量居然达到了三万吨,称得上是“天下第一碑”,故此难以搬运。还有人认为,石碑立不起来是人为的因素。由于修建石碑时朱棣催的紧,致使不少工匠日夜不息的劳作,死亡人数也随之剧增。大学士解缙曾亲眼目睹过惨状,于是心生不忍劝慰朱棣不可劳民伤财。朱棣在惭愧之余,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这才被迫停下了这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可小编却不这么认为,在修建碑材时,工部所绘制的工程图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不可能出现碑材完工却搬不动的低级错误。况且,即使修建碑材时累死人让朱棣良心发现,可此时的碑材已经劈好,工程也只差立碑的最后一步,他不可能因为解缙的几句规劝之言而作罢。难道石碑立不起来还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您别说,还真有,而且这个秘密与朱棣本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其实小编告诉您,朱棣自心坎儿里就不想给朱元璋立碑,因为他恨透了朱元璋。朱元璋开辟了大明王朝,让朱棣过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子生活,朱棣有什么理由恨自己的父亲呢?这还得从三点最根本的原因说起:

image.png

  1.双龙争位在朱元璋的诸多皇子中,最有能力的两人无非就是朱标和朱棣。朱标作为长兄被立为太子理所当然,作为皇四子的朱棣并没有太多的怨言,心中也算是服气。朱标的早亡让朱棣有了继承皇位的希望,毕竟众多皇子中,朱棣的性格最像朱元璋。就在朱棣满心欢喜的希望父亲传位给自己时,朱元璋却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俗话说“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此事对于朱棣的心理打击极大,由此,朱元璋在朱棣本人的心中开始由敬仰逐步转变成了痛恨。

  2.弑母之仇坊间传言朱棣的生母是硕妃,由于朱棣是早产儿,因此朱元璋一直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甚至还怀疑朱棣的母亲与人私通。所带来的后果便是朱棣不受宠,母亲硕妃被残忍的“铁裙刑”折磨致死。如此弑母之仇,朱棣岂能不恨?可苦恼的是,仇人竟是自己的父皇,若换作是他人,以朱棣的性格肯定不会让其有好果子吃。

  3.忠孝难全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后顺利夺得皇位,然而他却同样失去了做忠臣孝子的权利。谋权篡位,将自己父亲钦定的接班人拽下皇位,朱棣的这种做法可谓是于君不忠,于父不孝。建文朝学士方孝儒当众写下的“燕贼篡逆”四字,可谓是字字如针,深深的扎在朱棣的心中。在朱棣的心里,之所以会造成如今的局面,完全就是父皇朱元璋无知人之明。在粉饰太平的尴尬与对父皇不满情绪的浸淫中,朱棣心中对朱元璋仇恨的种子也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朱棣心底痛恨朱元璋,为何还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十万工匠的巨大阵势开山取石制造碑材呢?如此做法岂不是自找烦恼吗?有句话说得好,叫作“存在即合理”,既然朱棣能这么做,肯定也有他自己独特的理由。

  朱棣的谋朝篡位已成既定事实,可是他却不想一直背负骂名,此时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把自己再次打造成“忠孝”的明君。为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建碑,无非就是堵住天下人的嘴,让世人再次看到自己的“孝心”,刻碑也算是自己一次成功的表演。可是,朱棣却不想真的将碑立起来,朱棣认为自己父亲配不上这块巨碑。朱元璋在自己的眼里已经变成了一种工具,一种为自己帝位正名的工具,而不是在心中真正的崇拜对象。换句话说,石碑立不起来是工匠的问题,而不是朱棣的问题,石碑造出来就足以说明朱棣孝心,再去纠结能否立起来,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