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比朱元璋更狠辣多疑,他的好兄弟张定边跟随他一生
2019-06-18 11:14:40 窦娥 博尔术 张可久 合答安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定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时代背景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杀戮无数的蒙古帝国国祚不过百年,而攻灭南宋不过72年,但蒙古人一系列的歧视践踏汉地人民的政策行为,引发起汉地百姓的大起义。而这次起义中涌现的英雄豪杰数不胜数。

  而这场起义的发展到了最后,华夏大地上只有两股义军势力进入决赛圈,其中一支就是建立明王朝的朱元璋,另外一位就是被人称作枭雄的陈友谅。朱元璋,给大家的感觉好像主要体现在他执政后期的自私、残暴和无情。

image.png

  而其实如果抛去朱元璋在执政晚年的残暴,如果光看他的义军的前半生,恐怕就算李世民都难胜过他。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明初六公爵(明朝公爵是爵位中最高的级别)除了李善长、常茂(常遇春之子)以外邓愈、冯胜、李文忠徐达全部都是朱元璋老乡。可以说朱元璋的手下基本都是跟对了人,被朱元璋给培养出来的。

  终朱元璋南征北战一生绝大多数军事决策都是出自他自己一锤定音。而作为一个自小穷困的人,一边在战火中淬炼,一边又自学辛苦读书,要拿他比中国乃至世界绝大多数平民出身的君主都没几个比得上他了。可以说朱元璋自己就是这个阵营最优秀的人杰。

  而能与朱元璋一较高下的枭雄陈友谅,在那个年代,可谓政治气量为人眼光远远不如朱元璋,多疑,忘恩负义、弑杀恩主、没有眼光诛杀友军,名声可谓差到家了,但是他确有一个这辈子最可靠的兄弟——张定边。多年的出生入死中,张定边总能替他出谋划策,征战四方。

  恢复中华

  早年,由刘福通、韩山童掀起的红巾军起义后,在南方出现了以徐寿辉、彭莹玉等人为首的天完政权(国号天完),而本来在湖北渔猎为生的陈友谅早年与同样痛恨蒙古人的张定边、张必先等人结义。后来张定边伴随陈友谅投奔倪文俊,一次次与元军作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尤其是天完政权后期,其他各路人马纷纷不敌元军的情况下,他们的功绩让陈友谅很快在军中获得极大的威望,而元军势力也迅速被赶出湖广、荆襄一带。

  眼光独到

  力阻陈友谅

  而陈友谅此人做事过于偏激现实,为达目的过于不择手段。在骗杀了有名的反元功臣让朱元璋感到颇为棘手的赵普胜之后,本就通过权术让天完政权首领徐寿辉变成光杆司令的陈友谅,居然还想更进一步杀死徐寿辉。张定边坚决反对,苦苦劝说,反倒引起陈友谅的不满,陈友谅一意孤行,派人明目张胆的杀了一直以来对他颇为器重的徐寿辉。

  此举果然让陈友谅手下军心大动,原本陈友谅手下就有不少人都是原本天完政权手下的各路抗元义士,面对陈友谅多次残杀内部势力的行为,着实让人无法信服。陈友谅军队果就不再如过去一样锐不可当了。

  更糟糕的是过去与他一样同属南方红巾军天完政权的明玉珍,更是直接对陈友谅的行为破口大骂,封堵往来道路,反而对朱元璋表示友好往来。并且连远在东边的张士诚也认为陈友谅不可信,后来几次陈友谅攻打朱元璋,张士诚都没有趁机夹击朱元璋,恐怕在张士诚眼中陈友谅意在天下的想法实在太过明显,而其杖杀徐寿辉的行为太过令人不齿了。

  识破诡计

  而后不久陈友谅决定发兵与张士诚两面攻打朱元璋,但陈友谅实在小看了朱元璋,朱元璋很快找到了陈友谅的好友——康茂才,康茂才决定帮助朱元璋欺骗陈友谅,康茂才欺骗朱元璋,将陈友谅大军骗到金陵城龙湾处,此前张定边识破诡计,力劝陈友谅,但陈友谅不听,一意孤行。

  结果在龙湾被朱元璋大军伏击,陈友谅落荒而逃,陈友谅舟师搁浅,陈友谅这次大军大败,水师力量损失惨重,而朱元璋则在此之后大力训练水师,此战给了朱元璋一次巨大的喘息机会。

  并且给了朱元璋继续发展的机会,为后面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中被朱元璋一举落下病根,而如果其采纳张定边的劝告,之后天下的归属就难说是否姓朱了。

  勇猛无双

  而后面陈友谅的率领大军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大战,双方鏖战不止。其中张定边率领三艘船,围绕朱元璋船队打转,朱元璋也没在意以为是巡逻查探,结果经过张定边反复观察确定了朱元璋所在的舰队,并且在纷乱的战场上,一举找到了朱元璋船队的空隙,一时之间,张定边站在船上亲自指挥左右两只舰队,凭借大船的优势与火炮优势破开朱元璋的前锋部队,眼看朱元璋就有被拿下,朱元璋慌了,赶紧想催促船只撤退,而朱元璋附近的部将足足有30艘舰队直向张定边合围过来。

  张定边丝毫不慌张,他继续直指朱元璋,并且展开白刃战一路入如无人之境,而慌乱中朱元璋的船只搁浅,眼看就有被张定边生擒,若非常遇春在此时向张定边射箭,直击张定边要害,而朱元璋其他部将也不断靠近,朱元璋船上各路人马也拼死为朱元璋拖延时间,张定边受伤,眼看已经没有带走朱元璋的机会,干脆果断指挥船队从容不迫的离开,后面朱元璋的部将船队才恍然梦醒,赶紧放箭追杀张定边,张定边身中百箭仍然平安归去。此战朱元璋惊魂不定,可谓是其人生中最凶险的一战。

  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后,被朱元璋成功实施火攻之后,其后来实施的斩首计划又失败,无奈之下只能带残兵败将撤出鄱阳湖,推入长江,但朱元璋在大军奔赴鄱阳湖之前,就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前就早早的设下两支部队,其本意是如果败退则是接应之兵,如果胜利则是拦击陈友谅之兵。

  所有从鄱阳湖逃到长江口这段路程中,陈友谅不幸被流矢射面部而死,乱军之中,张定边,迅速在陈友谅之后接过大军的指挥权力,以勇猛的反击,犀利的指挥从敌人的围攻之中带着陈友谅的尸体以及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而走。

  而张定边败退武昌之后,朱元璋考虑到双方都损失惨重,此时在但明显在张定边指挥下的陈汉政权,并不是朱元璋能迅速拿下的,朱元璋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而且他的东边还有张士诚势力如果被张士诚势力进攻,他也就处于不利地位,他连忙带一部分军队回南京休整且防范张士诚,而另一部分军队则被派遣继续攻打张定边。

  张定边返回武昌后,很快作为陈汉政权的主心骨,将陈友谅下葬,并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扶上帝位用心辅佐。并积极组织城防,而之后朱元璋的判断果然正确,但其大军围攻武昌长达四个月也没有攻下,着实让朱元璋感觉张定边指挥的陈汉军队颇为棘手。

image.png

  朱元璋最后决定亲自出马,最后他从老本营南京率领大军直扑武昌,并带上徐达常遇春之辈,张定边迅速反应,调遣张必先等大将来援助,但张必先实在不是常遇春等人的对手,正面一战之下被擒获。武昌只能被重重包围。张定边面对朱元璋的劝降,很明白继续抵抗城内粮食也已经耗尽再无可能守住,于是为幼主陈理请降。陈理投降后被封归德侯,最后虽被流放到高丽但终得以善终。

  而献出幼主的张定边居然还能从朱元璋的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逃到荆襄之间。但张定边与其他陈友谅的残部不同,他宁可卸甲归田也不愿意投降朱元璋谋个一官半职,最后劝说部下卸甲归田,最后其回到家乡,活到永乐年间,看到朱元璋死后,叔侄相残的他,与冯愈等朱元璋的手下相比也算是安度晚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