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为何见死不救救韩信呢 看看他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2019-06-19 10:51:52 韩寿 贾午 韩信

  张良为何见死不救救韩信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image.png

  韩信剧照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却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后经萧何保举拜为大将军,而韩信也为刘邦制定了汉中对策。刘邦彭城之战失败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又平定了魏国

  随后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了赵国。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

image.png

  韩信

  汉五年,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萧何誉他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image.png

  要说起来,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诛杀功臣的风气就是从刘邦开始的,但刘邦杀功臣这个事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还是个问题,据《史记》看来,刘邦所杀的功臣都有其不得不死的理由。

  但我知道必定有人会以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理由来为被杀的功臣辩白,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但要解答刘邦为什么杀韩信的问题,还是要立足于现有的史料~

  一:看看韩信都做了些什么,韩信被杀究竟是冤死还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段历史。

image.png

  汉二年(前205年)韩信攻下赵国,听从广武君建议,请求刘邦册立张耳为赵王,刘邦答应,汉三年(前204年)韩信听从谋士蒯彻的建议,攻占已经被刘邦谋士郦食其说降的齐国。导致郦食其被烹杀。

  汉四年(前203年)在楚汉相持最为激烈的时期,韩信提出册立自己为假齐王,刘邦不得不答应,并立他为真齐王,同年,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反汉联楚,三分天下,韩信做齐王,韩信拒绝,没有将此事告知刘邦,之后,帐下谋士蒯彻以“功高震主者身危”为借口劝谏韩信自立,韩信被说动,之后又犹疑不定,没有背叛~

image.png

  汉五年(前202年)刘邦约韩信和彭越会师,和项羽进行最后的决战。韩信、彭越迟迟不动,后来,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划陈(河南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韩信闻召,马上起兵而来。

  汉六年(前201年)韩信藏纳楚国逃亡将军钟离昧,刘邦借口巡游云梦泽,乘机抓住韩信,钟离昧自杀,韩信被降为淮阴侯。

  同年,在京的韩信坦然接受樊哙的跪拜,感叹自己竟然和周勃灌婴、樊哙等人同列,深以为耻,同年,陈豨被任命为巨鹿太守,向韩信告辞,韩信拉着他的手嘱咐“你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

  如果有人告发说你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那是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这样就可以取得天下了。”陈豨应诺而去。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造反,刘邦亲征,韩信称病在京,暗中托人联系陈豨,准备在京城起兵响应,事情泄露,被吕后骗到长乐宫杀死,诛三族。

  根据以上事件,可以看出韩信是一个很没自知之明的人,不仅没有自知之明,更没有任何政治觉悟,盲目自信却又优柔寡断。

image.png

  善于剖析项羽的过失和不足,却不知自己的毛病比项羽更加严重。口无遮拦,盲目自大,面对君王不仅没有丝毫避嫌的意思,反而大言不惭的说自己带兵是“多多益善”,却不知刘邦本就对自己不放心,现在刘邦年事已高,而韩信却是正当壮年,试问哪个皇帝放心把这样一个始终游离在自己权利中枢意外的军事人才留给自己并不算刚强英明的子孙后代?

  这种定时炸弹,自然是越早铲除越好,但很明显的在韩信窝藏逃犯的时候,刘邦还是顾念旧情,不愿杀韩信的,但也已对他很不放心了,所以将他留在身边。谁知道韩信本人却还是不安分,擅自结交诸侯,意图谋反,这不是自己找死是什么?试问,假如你是一国之君,你能对韩信放心吗?

  二:再看看建国后的张良做了什么

  汉六年(前201年)刘邦大封功臣,张良推辞再三三万户的封赏,甘心就位留,同年,为刘邦谋划“册封雍齿以安众心”的计策,被采纳,同年,建议刘邦定都关中,被采纳还是这一年,张良因为体弱多病,施行道引之术,不食五谷,闭门不出一年多。

  汉七年(前200年)为吕太后出谋划策请出商山四皓,保住汉惠帝刘盈的太子之位,汉十一年(前196年)刘邦亲征黥布,张良在关中辅佐太子,此时张良已经患病。

  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战胜回京,准备废黜太子,张良劝谏,不被采纳,从此不再理事,总的来说,建国后的张良露面的次数非常少,重要的基本就这么几次:而从他所做的事情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建国后的张良开始有意识的淡出政治中心,不愿意过多的接触朝廷政事,这其实是张良想要功成身退的一种表现。

  三:张良不可能救韩

  张良出生贵族,为了替已经灭亡的韩国报仇,他可以毁家纾难,在博浪沙孤注一掷。从这点上看,张良非常重情义也非常爱国。而韩信所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与国家利益背道而驰,所以说张良绝对不可能营救韩信,这是第一点。

  张良是属于较早就追随刘邦的人,对刘邦的能力和为人还是十分了解的。所以他在与刘邦交流时都非常注意分寸,这是臣子侍奉君王时才有的礼仪。

  可以说两人之间是相得甚深的,相反的,张良和韩信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交往,更无从谈有何深厚的交情了,这是从个人情感来说的,是为第二点。

  张良是个颇为文弱,不愿意与人正面抗衡的人,汉十二年的事情就足以证明,但韩信则是一个极为自信自负的人,性格迥异的两个人,虽然同样功高盖世,但其结局则是早已注定的,刘邦想杀韩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不愿意背负杀功臣的骂名才一忍再忍,这一点张良岂能不知?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和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