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是谁?劝韩信造反,自己却安享晚年!
2019-06-17 16:48:16 王温舒 来莺儿 樊崇 杨喜 何休

  蒯通是谁?劝韩信造反,自己却安享晚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能人谋士,其中论谋士大多数人都知晓诸葛亮,却不知道在他之前,有一人比之他丝毫不弱,他就是汉朝蒯通。

  蒯通是纵横家,曾经是韩信的谋士。他出身燕国的范阳县,继承了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传统,长于审时度势,精于往来游说,简单来说就是说客、谈判专家,跟当年的苏秦张仪一样。

  张耳陈馀攻略赵国、燕国,他就辅佐过他们,做说客。后来辗转到了韩信这里,成了韩信的谋士。当年韩信拿下齐地之后,也就是刘邦项羽争霸的关键。刘邦和项羽已经陷入到了一种相持阶段的地步,谁也不能取代谁。

  而此时能打破局面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韩信。韩信是项羽和刘邦之后的第三股势力,可以说他倒向谁,谁就能胜利。所以,刘邦和项羽都来拉拢韩信。

image.png

  韩信就跟自己的谋士蒯通分析,而这段分析特别的精彩。

  那日,韩信和蒯通都很高兴,二人喝着小酒。

  蒯通首先开口:“在下曾经学习过看相术。”

  韩信很感兴趣地看着蒯通,蒯通接着说:“贵贱生于骨相,忧喜现于容颜,成败定于决断,参照这三条品人看相,万无一失。”

  韩信高兴,说道:“先生能否解决我的烦恼?”随后韩信屏退了身边的随从。于是蒯畅所欲言

  蒯通首先为韩信分析当下的天下大势,大概意思就是说,如今楚汉纷争,也就是刘邦和项羽争霸。刘邦和项羽已经到了谁也不能取代谁的形势,当下能打破这个局面的只有韩信。

  韩信问:“如何打破?”

  于是蒯通给出了自己的方案:“解决天下困局最好的方式,是使楚汉两国都不受损而共存。在齐国的主宰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造成没有一方敢轻举妄动的均势。”

image.png

  “你的资质同于贤圣,手握重兵,不妨以强大的齐国为中心,率领燕国和赵国共同出兵,君临楚汉两国兵力空虚的侧翼而掣肘双方。就势顺应民心,为百姓请命,如此一来,天下闻风响应,没有谁敢不听从。然后削弱大国,分地建国,列国建立以后,天下归德于齐而听命服从。那时的齐国,首先安定国内,进而控制淮水、泗水地区,实行德政,让各国受恩感戴,如此一来,天下的君王们定将相率而来朝拜齐国。”

  简单来说,就是韩信可以坐观山虎斗,时机成熟的时候,坐拥天下未可知?问题是,行得通吗?

  当然可以。刘邦和项羽,相持不下已经三年。双方都损兵折将,智殚勇磨,正所谓“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府”,怨声却载于道路。他们能够动用的力量都全用完了。韩信不动作,谁敢先动?

  这也是为什么说韩信后来不可能反的原因,因为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机,韩信没有反,后来无权无兵还会反吗?

  按常理是不可能,不过这是一个疑案,至今没有答应。

  蒯通说完后,韩信是个聪明人,他明白蒯通的意思,不过韩信却犹豫了,他说:“汉王待我甚为厚道,用他的车马承载我,用他的衣服暖和我,用他的食物饱育我。这个时候,我要是不帮他,岂非小人?我怎么可以见利忘义呢?”

  蒯通看韩信还是不开窍,接着又说:“你告诉我,什么是义气,当年张耳与陈馀,你忘了吗?他们关系不好吗?但最后呢?还不是你死我活,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扯淡,你跟我谈这个,有用吗?”

  韩信还是若有所思。于是蒯通接着说:“想想历史,想想勾践,当年范蠡和文种辅佐他,助他成功,但勾践成功后的做法呢?范蠡走,文种死。鸟尽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懂吗?”

  韩信一直默默听蒯通陈说,心绪纷扰不宁而有些失神。等蒯通说完后,韩信说等我考虑一下。最后的选择,我们很清楚了,韩信对刘邦感恩戴德,不愿意无情背义。

  而且韩信认为自己功劳大,料想刘邦不会把自己怎么样,只能怪韩信太天真了。临死前,他终于知道了蒯通的好,所以才说出了蒯通。

  韩信最终是被自己人给杀了的,那么蒯通又为何能够善终呢?

  刘邦平定陈稀后归来,听说韩信已死,又是高兴又是怜悯,问吕雉道:“韩信临死前说了些什么?”吕雉于是把韩信临死前所说的话讲了一遍。刘邦这才知道,蒯通竟然曾教唆韩信背叛自己,自然大怒,马上命人把蒯通召来,准备烹死他。

  不料,蒯通仅仅对汉高祖刘邦说了一句话,便让刘邦打消了烹杀蒯通的念头。那么,蒯通到底对刘邦说了什么?

  蒯通的原话是这样的:“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邪!”

  意思就是说:狗总是要对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时候,我只知道有齐王韩信,并不知道有您。况且秦朝丧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抢,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纷乱,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够,您能把他们都杀尽吗?简言之,天下纷争之时,各为其主的人多了去,刘邦你能把他们都杀光吗?

  刘邦闻之,认为蒯通的话很有道理,胸中怒气顿时全消,当场就赦免了蒯通,不再烹煮他。

  班固在《汉书》中说:“蒯通一说,三雄是败,覆郦骄韩,田横颠沛。”充分说明了作为纵横家的蒯通的风采。而蒯通凭借自己的一句话,让自己免于惨遭烹煮之刑,更是巧舌如簧、高明之极,较之他的前辈高人苏秦、张仪也不遑多让,实在令人叹服。

  司马迁评价为:“甚矣蒯通之谋,乱齐骄淮阴,其卒亡此两人!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

  刘勰评价为:“至汉定秦楚,辨士弭节。郦君既毙于齐镬,蒯子几入乎汉鼎;虽复陆贾籍甚,张释傅会,杜钦文辨,楼护唇舌,颉颃万乘之阶,抵戏公卿之席,并顺风以托势,莫能逆波而溯洄矣。”

  可以说蒯通的才能比之诸葛亮丝毫不差,对此你有何不同看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