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烟锁池塘柳”,考生答了一句什么成状元
2019-08-12 16:06:36 李臣典 南怀仁 钱沣 黎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我国历代统计大约出过八百个状元,大部分都是寒窗苦读的实力能人,在他们身上自然发生过许多形形色色的故事。清朝乾隆年间就流传着一则有关状元郎的故事,素问乾隆帝喜爱诗词歌赋,个人笔墨也广被民间墨客称赞。因此每逢科举考试,乾隆帝都尤为关注,每次殿见新科状元都与其畅谈一番。

  一年按例举办科举大试,杭州西湖之地有2位书生同时考得前茅位置,成绩相等,这百年一遇的巧合令主考官难以出谁是第一?这时乾隆帝游玩江南一带,听闻此事就心生好奇,于是命主考官献上两位书生的试卷供其观看。乾隆细心审察两人的诗词,经过一番斟酌也难下定论,为此就决定出一对联来考考他们,命令传下去后,主考官不敢怠慢逐一传达给两位高科考生。

  翌日,西湖岸旁人头拥挤,很多百姓都放下手里活前开观看热闹,这时皇帝悠然迈步登场,他念出了一句:“烟锁池塘柳”,让两位考生对下联。旁人一愣均点头叹服乾隆的才气,这看似简单随口说出的五字诗却几乎难倒了现场所有人。

  烟锁池塘柳,对应着淡薄轻烟萦绕西湖水面的独特美景,而湖岸边的杨柳仿佛也被烟雾锁住一般,从风水上看此句有包括了五行之说,烟为火,锁为金,池为水,塘作土,柳为木,看来五行俱全又充满诗意,更重要的是应了西湖的此情此景。

  这一句诗刚从皇帝口中说出,两位书生立马窥知其内涵,为此第一个书生沉思片刻,自知不能对出下联便自动请退了。这时第二位书生愁眉苦脸绞尽脑汁地思考一番,来回迈出几十步依然对不出下联,于是也羞愧请辞了。

  事后,乾隆把第一个先告退的书生定为本届的新科状元,

  众官疑问之,乾隆答:“此乃绝句,无下联”。谁要是第一时间发现这是一句无解的绝句,必定最快甘愿服输所请辞告退,而第二个书生思量许久才明白这是无下联的绝句,足见他的学识比不了第一个书生,官员听完乾隆这番解释,豁然通达连乐得连忙点头称是。

image.png

  后人觉得乾隆这句:“烟锁池塘柳”并非绝句,只能说是难度超大而已,可能在当时确实没人能对得出来,但中华大地人才济济,随着历史河流向前推进,相信总有被对出完整下联的一天。

  下面我们看看关于此句的各种版本下联

  千禧年来临之际,1999年间,我国四川成都报纸举办一个诗词专栏,编辑们就以:“烟锁池塘柳”为题向国人征求下联,结果一下子从四面八方寄来数百封书信。所给出的下联各有不同颇有百花争艳的气势,如风扬马列旗、风吹稻谷香、月定河中镜等等,可惜均没能融入五行精妙,因此该此活动并无胜出者。

  通过了解,历代曾有不少文人雅士对过此联,如明朝的文人陈子升就一连对出三句,分别为:

  灯垂锦槛波、烽销极塞鸿、钟沉台榭灯。

  不久陈子升对此三联还是不满,于是又想出了第四句:“烟锁池塘柳,桃燃锦江堤”,当时人们就觉得这句就是最合适的下联,没有之一了。

  但是论起五行含蕴方面,桃燃锦江堤明显有些不足,那么最后,我们发现明朝的徐坷也针对此句做出了下联,他在《清稗类钞》里写出了:“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话虽如此,个人觉得真要较真金木水火土上面的话,至今还没有一句完美的下联现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