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为什么要选择迁都 迁都的原因和什么事情有关
2019-09-20 11:56:31 拓跋宏 冯清 冯润

  还不知道:孝文帝为什么要选择迁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孝文帝清楚的知道,要写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将都城迁到中原,然后,他也清楚的知道,这必然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所以他便想出了一个南征的法子,而南征的真正目的便是要迁都洛阳。不过除了个别大臣之外,没有人知道拓跋宏真正的心思。那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

  第一,平城经常干旱,时有饥荒。平城地处黄土高原和蒙古草原结合部,气候干燥,经常干旱,时有饥荒。而作为京师的平城人口众多且越来越多,但是自身的物资保障能力很差。不说别的,光是粮食的自给率就极低,而且越来越低,大部分都要从几百里甚至千里之外运来。而且平城不通水路,要靠人挑车拉,运输成本很高。不光是人力,运粮食的车夫和牲口来回就要吃掉相当一部分粮食和饲料。因此早在七八十年前,北魏第二任皇帝即孝文帝的高祖明元帝时,就认真考虑过迁都到邺城的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困难和反对的声音——迁都又要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和大量其他房屋,许多大臣受赐的田地宅院都在平城一带,不愿远迁等议论来议论去,不了了之。但是平城与近畿一带的干旱、饥荒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太和十年夏天因大旱而发生大饥荒,十一年春旱极其严重,甚至到了“野无青草”的地步。这次大旱一直旱到秋天。冯太后和皇帝拓跋宏下令让老百姓随意外出逃荒,任何关卡不得阻拦。这次因长期大旱引起的京师一带极其严重的大饥荒,显然是促使冯太后和拓跋宏决心非迁都不可的最后一根稻草。

image.png

  第二,平城地处边塞,远离中原,不利于统一天下。北魏建国之初,中原直到陇西一带还存在好几个割据方国,有的相当强大。平城四面皆有险可守。北可御柔然入侵,南可防其他割据政权进攻。南下夺取中原也还方便,将京师建立在平城,位置比较合适。但从太武帝统一北方后,要想对江淮一带用兵,就有鞭长莫及之感。这里远在边塞,离中原几近里,离江淮之远就更不必说。若想渡过长江,统一天下,远在平城显然无法指挥。对于不断扩大的疆域统治十分不利。秦汉以来还没有一个强国的首都不在中原,像平城这样离江淮这么远过。因此想要统一天下,必须迁都。

image.png

  第三,平城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进行重大改革。北魏建都平城已经百年,许多鲜卑贵族、大官的封地和家产都在平城或者附近的州县。从太和七年开始的改革来看,这些人的阻力最大。因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离开这里,将京师迁移到文化发达、人们思想比较开明的中原去。

image.png

  拓跋宏要迁都洛阳会不会是在冯太后生前决定的呢?史书上没有记载。小编认为这应该是冯太后的主意,是她们祖孙早就商量好了的。因为冯太后从小出生在长安,儿时的记忆往往使人倍感亲切。长安是秦汉古都,处于富庶的关中平原,四面险塞,易守难攻。不过从交通和距离来看,不利于向南方发展,这一点不及汉朝的东都洛阳。洛阳便于利用黄河的水路入淮河,入长江。冯太后第二次临朝称制期间发生的几次严重旱灾,尤其是486年到487年的那次,一定给她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拓跋宏这个皇帝“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他格外孝顺,迁都这么大的事待三年国丧期满就立即进行,证明此事绝对不会是太后去世后他一个人决定的,而是早在太后在世时,就已经议论多时,早就定下了的。如果一开始是他个人的主意,也绝不会不报告太后,征得她的同意。所以拓跋宏这个名为“车驾南征”实际上迁都的举动,是要实现冯太后的遗愿。除了极个别受到皇帝格外信任的重臣知道皇帝究竟想要干嘛之外,其他人全都被蒙在了鼓里。

image.png

  不早就被文明太后看好的任城王拓跋澄在朝堂和拓跋宏的一场争执,就很能说明事先连他都不知道皇帝的真正用意。孝文帝早就下令,现在南方的齐国内部又大乱了,正是南伐的好机会,下令做各种准备。但是许多大臣贪图安逸,不愿出征,但又不便反对。有些大臣对于皇帝要调动几乎全国的军队南伐的真正动机也有怀疑,可是又不敢明说。有一次朝议,让大家讨论南征计划。拓跋宏先让太常卿亲自用龟甲占ト,结果是比较吉利的。但是任城王拓跋澄出 来反对,说这个ト辞不能这么解释,不能说全是吉利。两人辩论了 一会儿。拓跋宏脸一沉,发火了,他说:社稷是我的社稷,难道任城王想要让大家灰心丧气啊。拓跋宏很明显是以势压人,这话有点杀气腾腾,大战前灭自家斗志问死罪都行。哪知道拓跋澄一点也不害怕,说:社稷当然是陛下的社稷,不过我是社稷的臣子,参与顾问,所以我应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image.png

  拓跋宏虽然心中不快,也没办法。只好自己找台阶下,说:那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后来又单独召见拓跋澄,说刚才自己是故意那么厉害地说的,怕大家七嘴八舌坏了大事。拓跋宏对他说明平城为什么不能继续做京师,为什么要迁都到中原。他说:平城这个地方是个适合打仗的地方,进行文治可不成。要在这里移风易俗很难。而中原洛阳函谷关那一带历来就是建立王业的地方。拓跋澄一听马上就明白了,原来皇帝兴师动众地折腾南征是这么回事,当即改变态度,表示大力支持。说陛下要统一天下,那是一定要到中原建都的,天下苍生都会感到庆幸。拓跋宏说,平城一带的北方人都依恋故土,忽然听说要迁都,他们会害怕,可能引起动乱,所以我才说要南征。拓跋澄说,这种非常之事,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只要皇上决断,那些人也不能怎么样。拓跋宏高兴地说,任城王真是我的张良呀。

  七月间拓跋宏降诏“中外戒严”。这个动作有点不寻常,因为御驾亲征向来用不着戒严。皇帝本来就亲自带着一大批军队,还戒什么严!看来拓跋宏担心有人趁他率军外出的机会,在京师策反,于是先来个戒严震慑一下。也有人看出拓跋宏动静这么大可能不是真正南征,说不定有什么其他目的,因为八月南方的雨季还没有结束,天气还比较炎热,不利于北方人作战。而且一下子出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大军,准备工作也远远没有做好。于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对皇帝进行了试探。太尉拓跋丕奏,请皇帝把宫女都带上,带宫女当然就要带夫人了。如果皇帝采纳了此议,带走夫人和一大批宫女,那就证明皇帝确实不是南征,恐怕是要迁都了。拓跋宏看穿了他的把戏,说现在马上要打大仗了,哪有工夫说这些事情,这事以后再说。一下子就把他给顶了回去。

  十七年八月丁亥,拓跋宏到永固陵向文明太后神灵辞别。然后亲自率领京师三十万大军,加上各地州兵共计步兵、骑兵一百余万,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南征。他把刚刚立为太子、年仅十一岁的拓跋恂留在了京师平城监国。太子身边有以拓跋丕为首的一大批大臣辅佐。一千多里地的事,大军九月间就到了洛阳。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拓跋宏在洛阳巡视汉晋故宫遗址,对陪同他参观的大臣们说:晋朝就是由于皇室德政不修,没有搞好文治而早早灭亡的。他们的宗庙宫殿荒芜毁坏到了这个地步,真让我感慨不已。实际上拓跋宏是在教育大臣们要接受晋朝由于皇室内斗、政治不修、吏治腐败而亡的惨痛教训。过了几天他还接连参观洛水上的大桥,巡视太学,观摩著名的石刻经典。反正停下来休整休整,经过长途行军疲惫不堪的官兵上下无不乐意。现在又下起雨来,最好就此长驻,别再往南去了。

image.png

  天气好的日子拓跋宏不行军,而是到处视察。如今大雨连日,他偏偏下令准备出发。可是皇帝迁都洛阳的决心早已下定,谁也不敢再冒险带头反对。李冲对皇帝说,现在既然决定洛阳为首都,就要修复晋朝逃亡后毁坏了的宫殿,还要兴建许多建筑,供官员和眷属使用。这样才能发挥朝廷的功能。这么多建筑也不是一时可以完成的,且得建筑一阵子呢。皇上可以委派大臣在这里建设,眼下陛下不如先回北都平城去。这个建议当然首先会受到其他大臣的热烈欢迎,他们巴不得皇帝回平城之后再慢慢劝他回心转意呢。拓跋宏说,我正要到各地视察,还要到邺城小住,那就派你在这里总管新京师的兴建工程吧。于是李冲就留下来总管新京洛阳的建设,后来有人怀疑李冲与拓跋宏是演的双簧,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演得十分逼真。

  从事实发展的情形来看,拓跋宏和李冲演双簧的可能性确实极大。为了实现“经营天下,期于混一”的大业,非迁都不可。但是如果事先没有几个心腹帮助他谋划,在关键时刻助他一臂之力,光靠他皇帝光杆司令也不成。拓跋宏知道要是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绝大多数人都会反对。所以他借口南征,先弄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回来连软带硬地进一步说服他们。大臣们事先都只当是真的南征,打完仗就回家,家人、家产都在京师平城呢,留在洛阳的和跟随皇帝出巡的,全都没有迁都洛阳的思想准备。因此拓跋宏注定不可能那么顺利就成功迁都,最大的阻力恐怕来自于他身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