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为什么叫“春秋”?春秋是个怎么样的时代?
2019-10-21 17:36:01 樊迟 宰予 端木赐 仲由 孔子

  春秋为什么叫“春秋”?春秋是个怎么样的时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而不叫“夏冬”?这来源于一部叫《春秋》的著作。在当时,列国史记都被统称“春秋”,比如《墨子》就提到“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百国春秋”。不过,因为秦始皇焚书,百国春秋均已失传,唯一幸存的就是鲁《春秋》。据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那么鲁《春秋》是经过孔子编订的,所以被奉为儒家经典,也就是五经之一的《春秋经》。

  那么,《春秋》为什么又叫“春秋”呢?于省吾先生在《岁时起源初考》中认为商朝一年只有春、秋两季,而无夏、冬两季。尽管在《春秋经》里,已经有了春、夏、秋、冬四季,然而古人对于春、秋两季,仍然是更为重视的。《公羊传·隐公元年》徐彦疏引《春秋说》说孔子以其书“春作秋成,故云《春秋》”;又引《三统历》说“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故名《春秋》”。所以“春秋”两季,实际上是作为一年的代称。

  西汉的儒家学者为《春秋经》作《传》,对《春秋经》予以补充解释,这就是《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今天仅存《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也就是十三经其中的三部。三传的经、传是合为一体的,因为版本不同,经的内容也不完全一致。

image.png

  三传的经开始的时间都是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但是结束的时间不同,《左氏经》的是前481年鲁哀公西狩获麟,而《公羊经》《谷梁经》结束时间是前479年孔子去世。《春秋三传》的结束时间也不同,其中《公羊传》《谷梁传》与其《春秋经》一致,为公元前479年;而《左氏传》则一直到鲁哀公最后一年,即前468年;其中内容则一直叙述到前453年晋国韩、赵、魏三家攻灭智氏。

  因为《春秋三传》各自的起讫时间不同,所以历史学家对于春秋时期的断代也有争议。如清人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以春秋时期为公元前722—前481年;清人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认为是前722年—前473年勾践灭吴,清人马骕的《左传事纬》认为是前722年—前453年。如果再考虑上承西周、下战国的话,观点则更是众说纷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近人郭沫若的说法,以前770年至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前475年周元王元年为战国开始。

  70年代末史学家对这一断代提出异议,金景芳先生在《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提出以前453年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理由是前453年三家灭智这一事件,事实上奠定了战国七雄的基础,并且勾连了《左氏传》和《资治通鉴》这两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第一年是前403年三晋立诸侯,然而也追溯到了三家灭智之事。金景芳先生观点相对于以往的诸说无疑更符合现代史学观念,也被越来越多学者所接受,笔者也主张这种断代方式。

  春秋和战国的分期为什么很重要?虽然它们经常被作为一个整体来描述,然而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可以说比战国到明清两千年还大。郭沫若先生把三代至春秋叫作奴隶社会,把战国到清朝前期叫作封建社会。这种概念未必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但还是整体把握住了春秋战国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性质。简而言之,三代至春秋的国体是贵族封建制,社会主体是族群城邑;战国至清朝则是皇权郡县制,社会主体是编户齐民。春秋战国正处于这个过渡期。

  春秋时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霸权迭兴”。西周的灭亡,导致周天子实力一蹶不振,华夏国家呈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在这个时候,南方的楚人与北方的戎狄开始对中原发动进攻,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形势危急可以说悬于一线。就在这个时候,齐桓公最先站了出来,“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不是天子而胜似天子,这就是“尊王攘夷”的所谓霸主,也即是孔子说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

  霸权迭兴,是春秋时代颇有特色的一种政治格局。古人一般把春秋霸主称为“春秋五霸”。比较早的说法,是战国人说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汉代开始有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的说法。相较而言,前者更能概括整个春秋史,或者把春秋霸主放大到齐、晋、楚、吴、越五国也未尝不可。但后者也有一定依据,春秋中后期中原诸侯已经进入“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时代,而吴越两国的霸业不过只是昙花一现

  春秋时期比较重要的国家,除了周天子的周(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之外,还有太史公立传的诸侯,他们分别是:

  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吴(都姑苏,今江苏苏州)、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鲁(都曲阜,今山东曲阜)、燕(都蓟城,今北京房山)、蔡(都上蔡,今河南上蔡)、曹(都陶丘,今山东定陶)、陈(都宛丘,今河南淮阳)、杞(都杞,今河南杞县)、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晋(都曲沃,今山西临汾)、楚(都郢,今湖北荆州)、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郑(都新郑,今河南新郑)。

  此外比较重要的的,还有虢(都上阳,今河南三门峡)、许(都许,今河南许昌)、莒(都莒,今山东莒县)、邾(都邹城,今山东邹城)、滕(都滕,今山东滕州)、徐(都徐,今安徽泗县),等等。

  春秋时期的这些国家,大约呈现四种发展轨迹。第一种是齐、晋这种中原诸侯,因为尊贤尚功,春秋时期国力强盛,齐桓公、晋文公相继称霸,然而终于被异姓卿大夫取代,位列战国七雄;第二种是鲁、郑这种中原诸侯,因为尊尊亲亲,同姓贵族势力强大,国力衰落以至于灭亡;第三种是吴、越这种边缘诸侯,春秋后期国力一度强盛,然而后劲不足,终于只是昙花一现;第四种是秦、楚这种边缘诸侯,注意强化君权也同时改革奋进,同样位列战国七雄。

  正如前述,春秋中后期北方进入“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时代,所以一些国家的卿大夫实力超越了诸侯,他们一方面在诸侯“国”任职,一方面有自己的领地“家”,所以实质上与一国之君无异,也是春秋时代的风云家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周国刘氏单氏齐国田氏鲁国的“三桓”仲(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晋国的“六卿”韩氏赵氏魏氏、智氏、中行氏范氏郑国的“七穆”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

image.png

  春秋淹城遗址

  与“华夏中国”相对的,还有所谓的“蛮夷戎狄”。“蛮夷戎狄”并非严格按照东南西北的方向排列,而是往往与华夏中国犬牙交错。三代春秋的国家是国野制而非领土制,国就是城,城内人和城郊人被称国人,国人以外则是不属于本国的野人。野人与国人是一种松散的关系,野人或臣服于国人而纳贡,或敌对于国人而攻杀,“蛮夷戎狄”也属于野人的范畴。所以“蛮夷”实际上更多是政治的对立而与血缘无关,华夏边缘的秦、楚、吴、越就常被视为“蛮夷”。

  叙述春秋历史的主要史书,最一手的就是春秋金文,然而这些资料太少。所以最重要的依然是《左传》(《左氏传》)。这是传世文献中记录春秋历史最客观翔实的,我们的春秋史故事主线也以此展开,并以其为依据校正其他史料中的错误记载。至于《公羊传》《谷梁传》以释经为主,叙事部分不多。然后是记录西周、春秋史的国别体史书《国语》,不主叙事而主记言,也是春秋史重要史料,某些事件记录比《左传》详细,但整体可靠性不如。

  接着是东周诸子记录的春秋史料,这些史料更多是为阐明作者政治主张,可靠性就更低了。太史公《史记》为春秋不少国家和人物立传,然而因为成书太晚,也有不少传说性质,甚至不乏自相矛盾之处。《越绝书》《吴越春秋》,是东汉越人撰述的野史小说,对于春秋吴越史事描述较为精彩,不过相应史料价值也就更低。至于《东周列国志》则是明清演义小说,可以说完全不足为据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