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朱元璋是怎么开创洪武之治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明初的官僚机构沿袭元朝,朱元璋进行了改革,在中央废除中书省。明初,中书省负责天下政务,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初时,以胡惟庸任相后最甚。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且日益骄横,懈怠政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元璋将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改为锦衣卫,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正式的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俗称“诏狱”,诏狱里采取剥皮、抽肠、刺心等种种酷刑。朱元璋还让锦衣卫在朝廷上执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惨死杖下,工部尚书薛祥就是这样被活活打死的。朱元璋派出大量名为“检校”的特务人员,暗中监视。有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宋濂,昨天在家喝酒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听后满意地说:“果未骗朕。”

image.png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从来不惮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看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朱元璋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也堪称登峰造极。称帝后,在应天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

  朱元璋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所用的床,并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他命工人给他造车子,造轿子时,按规定,应该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铜代替。主管的官员说,用不了很多黄金,朱元璋却说,他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自己应作为典范。朱元璋还在宫中,命人开了一片荒来种菜吃。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月,某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块被单给大臣们传示。大家一看,都是用小片丝绸拼接缝成的百纳单。朱元璋说:“此制衣服所遗,用缉为被,犹胜遗弃也。”

  与民休息:明朝伊始,朱元璋便实行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外地州县官进京,朱元璋对他们说:“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它的根,重要的是休养生息”。

  朱元璋鼓励开垦荒地,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他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规定免税三年,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还规定,农民有田五至十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

  除了民屯外,明初还有军屯和商屯。军屯由卫所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和农具。明军士屯守比例是: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田。军粮基本上自给自足。商屯是指商人在边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粮,省去了贩运费用,获利更丰。由于商屯的实行,既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开发了边疆。

  轻徭薄赋:朱元璋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型的租税蠲免。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明初第一次大规模地蠲免赋税。之后的三年、四年、九年,也曾在应天、河南、北平、山东、江西、两浙等地陆续蠲免赋税。到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统计时,天下田土,已达到3,874,746顷。

  朱元璋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在朱元璋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的生产热忱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使元末农村的残破景象得以改观。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朱元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即位之初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关水利的建议,地方官吏须及时奏报,否则加以处罚。到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全国共开塘堰大约四万零九百八十七处,疏通河流大约四千一百六十二道。

  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加上疫病流行、河水连连泛滥,中原人口锐减,而山西却未经大战,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人口相加,还不及山西人口的一半。中原大地赤野千里,人迹罕见。为此,朱元障下决心从山西大规模移民,整修河堤、恢复盐场、发展生产。

  洪武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迁移行动,涉及人数达百万之众。其声势之大,范围之广,旷古绝今。洪武移民不仅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空间,而且,移民与当地土著在文化上、心理上、习俗上,经过长期的交融交换,地域文明必然会相互照应,为大明帝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为汉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故史称:“洪武之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