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日军的损失怎么样?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2019-11-14 15:04:56 南怀仁 郎世宁 白晋 汤若望

  很多人都不了解中途岛海战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对于二战,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次世界性的战役,曾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最近上映的《决战中途岛》,就是对二战当中,堪称是对太平洋海战重要转折点的中途岛海战进行的讲述。不过电影还是电影,与历史是不能完全等同的,究竟中途岛海战是不是真的像电影里面的那种情况呢?人们是否还是对这场战役有什么误解?

  11月8日,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在中国内地上映,再度引燃了人们对中途岛海战的关注。这场被称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的战役,只要对二战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但对于这场战役的很多关键问题,还依然存在很多误读。

  日军飞行员损失并不大

  一说起中途岛海战,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日军损失惨重。确实,在一场战役就损失4艘航母,不仅在太平洋战争,就是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很多人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日军飞行员一定也是损失惨重,有的文章里就提到日军损失的飞行员有几百人之多,还有的文章甚至认为这一战之后,日本海军的精锐飞行员基本上损失殆尽了。情况果真如此吗?

  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整体素质是全面压倒英美盟军的。日军采取的是精兵政策,对飞行员的训练极为严格,甚至可以用严苛来形容。成为飞行学员的门槛就很高,在整个飞行训练过程中淘汰率基本上达到了50%,而且不少飞行员都参加过在中国战场的实战,由于当时中国空军实力很弱,所以对日军飞行员来说,显然是最合适的实战练兵场。这样既有充分训练又有实战经验的飞行员,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飞行员几乎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无论是战斗机飞行员还是轰炸机飞行员,都是飞行技艺超群的高手。特别是在战斗机方面,日本海航几乎凭借300架零式战斗机横扫了半个太平洋,让盟军飞行员产生了极为严重的“零式恐惧症”,对零式闻风丧胆,不少飞行员拒绝起飞作战。日军轰炸机飞行员的技术也毫不逊色,在1941年12月10日攻击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的战斗中,尽管有起飞基地距离战场距离遥远、战场上空能见度不高等不利因素,但日军的投弹命中率和鱼雷发射命中率依然分别高达7.7%和40.6%,这样高的命中率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是非常罕见的。

image.png

  毫不夸张地说,日军飞行员甚至比航母都金贵。因为,只要有原料、有造船厂和工人,建造一艘航母并不太困难。但培养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不但要投入大量金钱、时间,还需要经过实战的淬炼,远比造一艘航母要难。单从时间上来说,建造一艘航母最多也就三五年,拥有强大造船工业的美国,战争中建造一艘大型航母最多只要一年,而培养一名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却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究竟损失了多少飞行员?110人,其中空战中损失81人,航母沉没时损失29人。参加中途岛海战的日军飞行员,包括4艘航母上的编制飞行员和准备在占领中途岛之后部署在中途岛机场作为岸基航空兵的飞行员,总共约有700人,损失110人,战损率只有15%,这样的战损比例,远远谈不上损失惨重。要是和整个日本海军的飞行员总数相比,这个损失的比例就更低了。相比之下,美军在中途岛海战损失的飞行员就有208人,将近日军的两倍。

  只要有这批精英飞行员在,即便损失了4艘航母,对日军来说,还远远谈不上元气大伤。

  真正让日本海军飞行员损失惨重的是在随后的瓜岛战役和南太平洋一系列的岛屿争夺战,日本在战争初期的熟练飞行员在中途岛战役之后的半年时间里逐渐消耗殆尽。到1943年,开战前的老飞行员——那些经过高淘汰率严苛训练出来的高手已经所剩无几了,最直接后果就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的制空权逐步丧失。

  所以,日本海军飞行员整体素质的大幅下滑要到1943年才开始出现,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之后还不存在这样的危机。这也是日军仍然能在1942年6月的所罗门群岛海战和1942年10月圣克鲁斯海战中给美国海军造成很大损失的原因。

  日军航母依然具有优势

  日军在中途岛一下子损失了4艘航母,损失不可谓不大,但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在航母上对美国的优势相当大。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国海军总共只有7艘现役航母,还要同时应付大西洋和太平洋两个战场,由于大西洋上的德国海军没有航母,所以美军在大西洋只部署了2艘轻型航母,将5艘大型航母全部部署在太平洋。日军当时有4艘大型航母和6艘轻型航母,整整10艘,是美军在太平洋上航母数量的两倍。

  到了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结束时,日军虽然损失了2艘大型航母“赤城”号、“加贺”号和2艘轻型航母“飞龙”号、“苍龙”号,但还有2艘大型航母和5艘轻型航母(在珊瑚海海战损失1艘,新建成2艘),另外到1942年7月,又有2艘大型航母建成,这样日军就有4艘大型航母和5艘轻型航母共9艘,总吨位超过15万吨。而美军此前“列克星敦”号航母已经在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战中被击沉,在中途岛海战时“约克城”号航母又被击沉,虽然从大西洋紧急调来了“黄蜂”号,也只有3艘大型航母和1艘轻型航母,与日军的差距反而比中途岛海战时还要大。

  1942年下半年,美军航母更是多灾多难,“萨拉托加”号在1942年1月被击伤回厂抢修,从而错过了中途岛海战。刚刚修复参战,又在1942年8月再度被日军击伤,不得不返回本土大修;9月,“黄蜂”号被击沉;10月“大黄蜂”号被击沉。到1942年底,美军在太平洋上就只剩“企业”号一艘航母在孤军奋战。所以,在中途岛海战后,即便日军损失了4艘航母,但在航母数量上依然对美军保持了相当大的优势。

  一直要到1943年,美国庞大的工业终于完成了从和平时期到战争时期的转化,开始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建造航母,埃塞克斯级大型航母、独立级轻型航母源源不断建成并投入战场。相反,日本在资源和造船工业上的短板逐渐显现,后续航母的建造速度始终无法提升,美国这才终于将航母数量的劣势扭转了过来。

image.png

  日军失败并不是因为“命运五分钟”

  虽然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损失了4艘航母,但在飞行员和航母数量上的优势依然存在。那么中途岛为什么会被公认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这主要是因为在战争进程中,美军在巨大的劣势情况下,以弱胜强,挫败了日军的进攻,一举遏制了日军自开战以来狂飙突进的疯狂势头,给了日军以迎头痛击,极大振奋了盟军的士气,夺回了战争的主动权。仅仅两个月后的1942年8月,美军就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揭开了反攻的序幕。尽管此时美军在力量对比上还没有多大的优势,但连中途岛这样差距如此悬殊的仗都能取胜,还有什么赢不了的?正是在瓜岛,美军将日军拖入了最致命的消耗战,将日本海军最重要的航空力量消耗殆尽。瓜岛战役之后,美军不但牢牢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更是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那么,日军怎么会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输掉了这场海战?难道正如日军所说的“命运五分钟”那样,运气上差了点?所谓“命运五分钟”,是指当美军的SBD“无畏”俯冲轰炸机开始攻击日军航母时,日军航母正在为第二攻击波的飞机进行加油换弹作业——换下对地轰炸的炸弹换上对舰攻击的鱼雷,只要再过五分钟就可以完成所有准备工作起飞,那时美军飞机的攻击就不会这样致命,胜负的结局很可能完全改变。

  但是,仔细分析下,日军第1航空舰队司令南云忠一中将是在8时55分下令在甲板上准备起飞的第二攻击波的飞机送回机库,卸下炸弹换上鱼雷。正常情况下,将甲板上的飞机送回机库,卸下炸弹,再换上鱼雷,最后再重新送到甲板上,整个过程最少需要两小时,也就是说在10时55分之前,日军根本不可能完成第二攻击波的起飞准备,而美军飞机在10时20分就已经开始投弹了。

  美军飞机攻击日军航母

  战后不少日军航母上的人员也都证实,在美军飞机攻击的时候,“赤城”号甲板上只有3架零式战斗机,“加贺”号的轰炸机还都在机库,“苍龙”号的甲板上只有10架刚刚返回降落的第一攻击波的飞机,根本不可能在五分钟后起飞第二攻击波。

  另外,日军这三艘航母的舰载机飞行员伤亡也不大,要是第二攻击波只需要再过五分钟就能起飞的话,飞行员必然都是已经在飞机的座舱里了,如果这时遭到轰炸,甲板上停满加满燃料和弹药的飞机肯定会引起连锁爆炸,那么飞行员的伤亡一定很惨重。

  再回到中途岛海战之前,1942年4月9日,在印度洋作战中,日军航母第一攻击波的舰载机刚刚完成对锡兰亭可马里的空袭,就在返航途中,侦察机突然发现了英军“竞技神”号航母,于是南云立即命令正在甲板上待命、原准备对亭可马里进行第二波次攻击的攻击机卸下炸弹改挂鱼雷,就在甲板上的地勤人员忙得不亦乐乎之时,9架从亭可马里起飞的英军“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恰好在这个日军防御最薄弱的时刻飞到了“赤城”号的头顶,而负责整个舰队防空的20架零式战斗机全部都在低空,根本来不及去拦截正从高空猛扑而来的英机——这一幕和中途岛海战是何等相似,只不过英军轰炸机飞行员的轰炸技术太烂,投下的炸弹无一命中,这才错失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绝佳良机,要不然“赤城”号在这时就该沉入印度洋了。

  5月1日,在联合舰队组织中途岛作战图上推演中,就遇到当第1航空舰队攻击中途岛时,美军的2艘航母突然出现,对日军舰队发动了反击的情况,担任推演裁判的第4航空战队参谋奥宫正武少佐判定日军航母中弹9枚,“赤城”号和“加贺”号沉没。如此准确的警示,总裁判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少将却认为美军不可能有这么强悍的战斗力,所以大笔一挥将中弹9枚改为只中弹3枚,只有“赤城”号受伤,这就将已经暴露出来的失败苗子轻轻放过。

  当日军只用4艘航母266架舰载机(另外航母上还搭载准备在占领中途岛后进驻岛上机场的56架飞机)来对阵美军3艘航母233架舰载机,再加中途岛岸基航空兵121架飞机的时候,这场海战的胜负就已经基本确定了。

  因此,所谓“命运五分钟”其实就是日本人“本来我们能赢,只是运气差了点”的心态折射,说到底就是给自己的惨败找块遮羞布而已。

image.png

  作战计划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也有人认为美军赢得这场空前胜利的一大原因就是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对日军的整个计划了如指掌,从而针对日军计划采取伏击才大获成功。

  其实,日军失利的根本原因就在这个作战计划上。首先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由于山本曾担任过“赤城”号航母舰长、海军航空本部技术部长、第1航空战队司令、海军航空本部部长,又策划指挥了偷袭珍珠港,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山本是比较早认识到航母和舰载机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的航空派,但实际上山本的骨子里还是巨舰大炮派,这就注定了在战役部署上对于航母的轻视。

  “瑞鹤”号和“翔鹤”号两艘航母,因为在珊瑚海海战中受伤和补充飞行员而在本土休整,最多一个月就能恢复战力,但山本并没有等这两艘航母归队再发动中途岛作战,这也说明了山本对航母还是不够重视。在中途岛海战中他还是将战列舰作为主力,航母不过是作为开路先锋,先用航母去袭击中途岛,既可以削弱美军实力,又能够作为诱饵将美军舰队引出来,自己再亲自率领由战列舰为核心的主力舰队与之进行传统的海上决战。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会将战列舰舰队远远地布置在最后面,以保障决战主力的安全。在南云航母舰队向中途岛开进途中,山本的联合舰队监听到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出现了美军航母的无线电信号,如此重要的情报,山本居然出于保障战列舰舰队绝对安全必须实行无线电静默的考虑,没有通知南云,直接导致南云还以为附近没有美军舰队,最终在发现美军舰队后手足无措应对失当。

  负责制订作战计划的联合舰队先任参谋黑岛龟人大佐为了显摆自己的能耐,将整个计划搞得无比复杂繁琐,明明实力远远超过美军,却还要大费周折搞声东击西的花招,先要去佯攻阿留申群岛,在中途岛的主攻方向,也是分为三路,一路是登陆舰队,另一路是南云的航母舰队,最后一路就是山本亲自指挥的战列舰舰队,而且三支舰队之间都有段距离,特别是南云航母舰队和山本战列舰舰队距离足有300海里,至少航行十小时,一旦出现状况,根本无法相互支援。

  当时日军实力几乎是美军的三倍,如果不是这样复杂的计划自己分散了兵力,而是将全部舰艇都集中在中途岛方向,根本不需要什么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花样,采取最简单的全军出击,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扑中途岛,美军就是破译了密码,知道日军来袭的方向和时间,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也很难有翻盘的机会。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失败,根子就在这个计划上,越是复杂精巧的计划,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越容易满盘皆输。当日军这个计划出台之时,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