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看了会沉默”,崔颢的《黄鹤楼》到底有哪些不同?

  在蘅塘退士(原名孙洙)所选《唐诗三百首》的七律中,崔颢这首《黄鹤楼》被列为第一名。严羽早在《沧浪诗话》中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又据《唐才子传》载,李白曾登上黄鹤楼,也想赋诗,但当他看到墙壁上已有崔颢的这首诗,便敛手不作,于是有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传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image.png

  现存崔颢的诗作,约有四十多首。有写宫怨闺怨的,有写游旅登临的,有写边塞生活的,有写与僧侣交往的,内容比较驳杂。而且诗风多变,有绮丽纤巧的,有通俗流畅的,有激越慷慨的,有清淡平实而意境深远的。在他所有现存的作品中,《黄鹤楼》是写得最好的一首律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出生于河南开封的名门望族,他青少年时,作风轻薄,风流成性,诗风也浮艳。据说,有权有势的李邕听说崔颢颇有才气,约他会晤。崔颢便把《王家少妇》一诗呈上。谁知思想保守的李邕看后,拂然不悦,认为这诗写得佻㒓轻浮,转身便走。崔颢早年声誉不佳,后来仕途蹭蹬,一生只到处游逛,做过几任不三不四的官职。坎坷的经历、眼界的拓展,让他逐渐觉得前景渺茫,看透世事沧桑。《黄鹤楼》是他在晚年感到人生虚幻的作品。

  人们登临黄鹤楼赋诗,多是从描写所见的景色入手,像王之涣《登鹳雀楼》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杜甫《登高》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而崔颢登上黄鹤楼,他首先着眼的,不是黄鹤楼上的景,倒是“黄鹤楼”这名字。

image.png

  据说,这濒临万里长江的黄鹤楼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有人说费文祎,有人说王子安,在楼上跨乘黄鹤,飞上天去,成了仙人。这当然是虚无缥缈的故事。崔颢竟从这神话传说入手,把虚的事看以为真,巧妙地以黄鹤的具体形象,引导读者思入微茫,跟着他浮想联翩。这写法,确属新颖而奇特。

  《黄鹤楼》前四句,一气呵成,却又蕴涵变化,就像瀑布,飞流千尺,而绝壁凹凸不平,这让奔泻而下的洪流,冲击突兀巉岩,溅起阵阵水雾飞花,更能引人入胜。这欲断还连的语势,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冲击力。

  《黄鹤楼》第五、第六句,承接着前四句,崔颢的笔锋做了个大转弯,他写自己的目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如果说,诗的前四句,是诗人写他遥望天际,那么,这颈联便转为写他眼光朝下,从仰望苍穹回过头来,细看黄鹤楼下的景色了。在地面上,他看到汉阳的树。这些树,一株一株,历历在目。在楼的另一边,鹦鹉洲上,芳草茂盛,欣欣向荣。地面上的一切,他看得清清楚楚。这景色,和他仰视天空时只见白云悠悠,一片混茫,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崔颢清晰地描绘他所看到的黄鹤楼前的近景,固然是点染出这一带景色的秀美,但其最终用意却不在于此,而在于表现他往下望时,从地面上近处放眼到远处。因此就有了第七、第八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在近处,黄鹤楼地面上的景色一目了然,而由此远眺乡关,就不是了。崔颢的家乡在开封,他登高远眺,怀乡之情顿生。但是,家乡远在千里之外,他怎樣也望不到。加上日暮之际,长江上笼罩着一片烟波,朦朦胧胧,渺渺冥冥。他的视野,即使放尽,也只能感觉到开封远在天涯。在这里,崔颢特意提出“家乡何处是”的疑问,正是要表现他在一面努力思索,竭力寻觅,一面又表现出伤感情怀。如果他直说“日暮乡关看不见”,直来直往,那就无法细致表达远望思乡的情感了。在句末,崔颢下一“愁”字,概括了他向地平线上遥瞰的心境。其实,这“愁”字也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封建时代许多诗人在怀才不遇,感到“天之道”无法实现的时候,反而或模糊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许多人的出世思想,不过是虚幻化的入世思想的折射。有些人,或从愤懑走向消极,或从忧愁走向空虚,或从宇宙的永恒认识到人生的渺小。这实际上是对人生自我价值无实现的抵触。反过来,也说明了他对个人价值的重视。崔颢写作《黄鹤楼》时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的诗坛上具有普遍性。因此,它受广大人群的推崇,甚至才出现了连李白也甘拜下风的传闻。

  因此,崔颢这首《黄鹤楼》在《唐诗三百首》七律中被列为第一名也是实至名归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