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恕:明朝中兴第一功臣,刚正清严活了90多岁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王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相信如魏征房玄龄包拯等人都能够位列其中,但此外,还有很多好官默默无闻

image.png

  举例来说,在明朝中期,就有着这样一位大臣,他历事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在任期间,他多次弹劾权贵宠臣,从来不畏惧对方的权势,还一手帮助明孝宗实现了著名的"弘治中兴",被史书赞为首功。

  最终,他活到九十多岁才去世,死后被追封左柱国、太师,赐谥号为"端毅",他便是被誉为明朝顶级文官的一代名臣王恕。

  永乐十四年(1416),王恕生于位于今陕西咸阳的三原。和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一样,王恕选择了靠科举出人头地,并于正统十三年(1448)考中进士,被选拔为庶吉士

  后来,凭借着刚正不阿的性格,王恕"由庶吉士授大理左评事,进左寺副",负责处理刑狱之事,而他很快就总结了六条失当的事务,将其上奏朝廷,朝廷很快进行了相关修正。

  不久后,王恕被外派为扬州知府,一年当地饥荒,王恕上书请求开仓。但朝廷下达许可缓慢,他便不等回复便自作主张放粮,及时拯救了许多生命。

  此外,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发展扬州,他兴办书院、提倡教育,培养了许多人才。

  天顺四年(1460),在扬州政绩卓著的王恕被特别提拔为江西右布政使,负责平定赣州的叛乱。

image.png

  宪宗继位后,开始了对不称职官吏的清算,而王恕则是在原河南左布政使被革职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成化元年(1465),随着著名的"荆襄流民起义"爆发,王恕尽管刚好遭遇母丧,但还是只丁忧两个月便匆忙前往平乱。起义被平定后不久,王恕的父亲也去世,在服丧期满后,王恕前往南京,受任南京户部左侍郎,自此便长期在南方任职,还曾赴云南当了九个月的右都御史负责巡抚当地。

  在云南任职,王恕又按耐不住爱进言的"毛病",前后上书二十道,将当地的主要问题揭露无遗。

  后来,王恕升任南京兵部尚书,他选拔官吏时完全不顾关系亲疏和故交说情,一度导致"同事者咸不悦",这也可见其过人的正直。史载,在兵部尚书任上,王恕"侃侃论列无少避。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权幸。"

  慢慢的,王恕直言进谏的名声传遍天下,甚至如果当时有什么政令不合理,人们都会想,为什么王恕不说说呢?或者,人们会暗自盘算说,王恕的奏疏一定已经在路上了,结果没过多久,此话果然应验。在百姓和有正义感的大臣眼中,王恕敢于为他们仗义执言,是个难得一遇的好官,但权贵们却对他恨之入骨,宪宗皇帝也对他有些厌烦。

  终于,在成化二十二年(1486),实在无法忍受王恕大量上书的宪宗皇帝直接下诏,让王恕以太子太保的职位退休。被赶出朝堂的王恕没有就此销声匿迹,而是不断被朝臣推荐,不过,宪宗当然不会再度将其起用。直到明孝宗继位,王恕才重新出仕,被封吏部尚书。和宪宗相比,孝宗对王恕更加尊重,其意见被采纳的几率也要高上许多。

  当时,王恕常被内阁大学士刘吉带头排挤,可每当他气不过想要辞官,孝宗都会好言相劝,且"以其老特免午朝,遇大风雨雪,早朝亦免。"不过,久而久之,王恕的进言还是逐渐被皇帝所厌倦,最终,王恕在又一次请求辞官后被孝宗皇帝"听驰驿归,不赐敕,月廪、岁隶亦颇减",

  明武宗继位后,想到王恕在家乡被削减俸禄、待遇,便特别"遣行人赍敕存问,赉羊酒,益廪隶,且谕以谠论无隐"。得到皇帝随意发言、不需隐瞒的许可后,王恕又兴高采烈上书了许多条军国大事,武宗"优诏报之",以示对这位正直老臣的嘉奖。

  正德三年(1508),九十三岁高龄的王恕去世,据载他平时饭量超过常人,但去世当天吃得少了一些。之后,他关上大门,在家里静坐,突然房中响起了打雷般的巨响,随后便是一阵白气弥漫,等到白气消散,王恕已然是辞世长逝。为表悲伤,武宗辍朝一天,并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端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