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为何会出现大空位时期?没有皇帝能得到认可

  霍亨斯陶芬王朝终结后,神圣罗马帝国的转型时期到来了。奥托大帝建立帝国时它是欧洲最强大的政治体,到13世纪末它却空前的涣散和虚弱,颇类似于卡佩王朝早期的法国。这种完全相反的轨迹肇始于腓特烈二世皇帝的统治,而大空位时代(1254—1273年)更是令帝国元气大伤。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1254年,康拉德四世死后大空位时期开始。1257年,荷兰的威廉死后,归尔甫派(反霍亨施陶芬派)支持的康沃尔的理查和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十世展开了皇位争夺,后者因拥有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脉而被吉伯林派(霍亨斯陶芬派)承认,但是从未踏上过德意志的土地。

  1273年康沃尔的理查死后,大空位时期以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被一致承认而结束,他是一位未成年的前霍亨斯陶芬家族旁系成员。

  在大空位时期,没有一位皇帝能得到普遍的认可,而诸侯们就此得以巩固他们的基础,甚至变为更加独立的统治者。

  各诸侯国、骑士领和自由城市之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由于缺乏强大的帝国王室领地作为税收来源和王权扩张的基础,皇帝逐渐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诸侯丧失管辖权,帝位只能靠家族力量以政治手段和联姻取得帝位。帝国开始从集权帝国向徒有国家之名的松散的政治联盟转变。

  大空位时代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日益收缩,不仅失去了对意大利的影响,而且东部和南部的诸侯也愈发独立。

  与此同时,皇帝人选成了这个时期最大的争端,这不仅是德意志诸侯们施展雄心的大好机会,也成为外国君主影响德意志的关键议题。

  神圣罗马帝国因为长期的大空位而遭到了致命削弱,此后虽然恢复了皇帝统治,但是实际上的分裂局面已不可挽回。后来的统治家族渐渐不再追求统一帝国的幻象,而是专注于经营本家族世袭领地。1450年的画中是大空位期间三个人看着棺材里的皇帝。

  长期以来,神圣罗马皇帝的产生有赖于德意志大诸侯的支持,虽然1356年的“黄金诏书”才正式确立选帝侯的地位和权利,但事实上大诸侯操纵皇帝选举要早于“黄金诏书”。

  经过错综复杂的角逐后,英国的康沃尔伯爵理查(1209—1272年)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他是英王亨利三世的弟弟,他的妹妹伊莎贝拉则是腓特烈二世的皇后。

  但是理查也遭遇强劲挑战,七大诸侯中只有四个——科隆、美因茨、帕拉丁和波西米亚支持他,另外三大诸侯——萨克森、勃兰登堡和特里尔则支持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十世(1221—1284年)当选。

  不仅德意志大诸侯在皇帝人选上相持不下,各外国君主也对此极为关切。

image.png

  双头雄鹰一直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纹章主题,雄鹰双翅上的各个盾形纹章分别象征着组成帝国的诸侯邦国。1510年绘画。

  英国国王亨利三世力主由弟弟理查出任德意志国王,而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和教皇亚历山大四世倾向于阿方索十世,但是康沃尔伯爵理查的嫂子、英国王后普罗旺斯的埃莉诺向法王和教皇施压,说服了他们支持理查当选。

  然而好事多磨,波西米亚国王奥托卡尔突然倒向阿方索,致使理查仅有三票而处于劣势。

  他原本希望贿赂另外四大诸侯,但是所需资金高达8000马克,结果只能作罢。

  虽然科隆大主教单方面为理查加冕为“罗马人国王”,但这本身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而且皇帝的空头名号似乎并不值如此的巨额贿赂。

  至于理查的对手阿方索,他更是无力承担如此高额的贿金,而且他本人甚至从未去过德意志。

  在大诸侯们不断加价的贪婪和外国君主的横加干涉之下,1254年至1273年间神圣罗马皇帝奇迹般地“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