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李宪为何心甘情愿让位给李隆基?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成器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李宪,本名李成器。后人提起他的名字,多半是和“让皇帝”挂了钩。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从没做过半天皇帝,死后却被封为皇帝封号的王爷。就连“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也曾给予他高度评价:“废长而立少,虽圣贤犹难之,宪与玄宗兄弟相安,终身无间言焉,盖古今一人而已乎!”

  那么作为唐睿宗的嫡长子,李宪到底是因为什么,心甘情愿让位于李隆基呢?

  一、“兄友弟恭”是有真实依据的

  早年由于武则天当政,当时的唐睿宗李旦虽然被立为皇帝,却只不过是武皇的傀儡。不久后,李旦被废,连带着当时已经被立为皇太子的李宪也被废,自然而然地跟着降身份为皇太孙。

  在被废时期,李旦一家人经历了共患难,有一段非常和睦相处的难得时光。李旦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李成器、李成义、李隆基、李隆范、李隆业,据说五王王府都建造在同一条街上,五王分院而居,再加上没有明显权势的诱惑,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李宪兄弟相比其他的皇家兄弟,更多了一份“共患难”的情谊。在李隆基做了皇帝后,也对几个兄弟都很好,他的兄弟都是历史少有的“得以善终”,这也和他们年少时住在一起有很大联系。

image.png

  李隆基确实是在哥哥李宪的辅佐下成功登基,因此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他始终对哥哥李宪留存了一份感激与尊重。尤其在大哥李宪面前,李隆基从来不称朕,都以“弟隆基”自居,每次给大哥李宪写书信,李隆基都会写上“弟隆基白”。

  在李宪去世后,李隆基认为普通谥号不足以表达自己对兄长的心意,一定要追封其为“让皇帝”。李宪的儿子汝阳王李琎诚惶诚恐,上疏奏明父亲平生志向,不敢接受“皇帝”称谓,但李隆基坚决不准,出殡当天还送去天子衣服,亲笔手写祭文,祭文自称“隆基陈述”。李宪这一生虽然政治功绩不突出,却活得非常值,因为主动让贤,赢得了生前富贵、死后荣光。

  虽然晚年的唐明皇李隆基荒唐颓废,但青年时的他却也是一代好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出现愈加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在这样的和平盛世背景下,哥哥耐心辅佐,弟弟做个好皇帝,他俩堪称是兄友弟恭,被后世誉为皇家兄弟典范。

  当然这个“兄友弟恭”的真实依据,也不过是个很小的原因,真正决定李宪心甘情愿让位的,还是在于李宪自身。

  二、李宪很有自知之明

  在历史上著名的“唐隆政变”中,李隆基是主角,带头铲平韦后势力,平定太平公主之乱,对于稳固李唐政权有着卓越的贡献。

  平定时局叛乱中,李隆基贡献卓越,政治才能过人,但李宪却并未过多表现这方面的天赋。甚至深究李宪的一生中,基本也没什么突出的功绩值得歌颂。

  在平乱后,李旦重登皇帝位,按理说这时候应该重新确立嫡长子李宪为太子。但经过唐隆政变,就数李隆基功绩最为卓越,朝堂上对立李隆基为太子的呼声很高,关于“立谁为太子”这个话题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方支持嫡长子李宪,另一方支持才能卓越的李隆基。这件事也让唐睿宗李旦着实苦恼。他还考虑到,李隆基手中掌握着很大的兵权,假如再依照祖制“立嫡立长”的原则立李宪为太子,那么无疑也为兄弟相残埋下隐患。

  察觉到父亲唐睿宗李旦的苦恼与纠结,李宪主动站出来,表示要将太子之位让给弟弟李隆基。在满朝堂惊讶之余,他也说出了自己让位的理由:“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大意就是说,国家安居乐业、安稳太平可以立嫡长子,但国家危乱需要立功劳大的一个,而平王李隆基功劳最大,理应立他。在李宪极力劝说和诚意让贤下,唐睿宗最终决定立李隆基为太子,不久后李旦退位,李隆基荣登大宝,兄长李宪进封宋王。

  主动让贤,其实李宪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深知,即便叛乱被平定,大唐也不如以往那般繁荣盛世,烂摊子还需要新继任的皇帝来收拾。他深知自己不是当皇帝那块料儿,于是就主动请让,一则是巧妙躲避新皇帝的压身的重任,避免成为三弟隆基的“绊脚石”,二则是能让弟弟李隆基的才能得到发挥,对李家、对朝堂都是大有裨益的,三则还能卖弟弟个面子,假如李隆基是个知情分、懂感恩的人,只要自己下半辈子不做“出格”的事儿,安安稳稳辅佐,那么一生荣华富贵都是有保障的。

  三、志不在此,外加明哲保身

  虽然没有突出的政治才能,但李宪却对艺术方面展现出不一般的天赋。有史料记载,李宪喜好声色,少年时才气过人,成年后精通音乐,尤其对西域龟兹乐章有独到的见解。如此喜爱音乐,在政治上也不急于表现自己,想必是个不喜争抢的淡然性子,所以李宪对于皇位,可能确实也没多大兴趣。

  除了对音乐确实热爱之外,李宪整日沉浸于声色中,其实也是明哲保身的最好方式。他深知三弟李隆基是个厉害角色,即便自己主动让贤,他也不一定会对自己消除戒心,必定时时提防自己。如果跟他斗自己也不是对手,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李隆基彻底信任:我是真心想让位于你,我对皇位一点兴趣都没有。

  于是他整日待在家里,奏乐纵饮、击球斗鸡,或者读书画画,从不结党营私和卷入朝廷纷争,让自己彻底避开李隆基产生怀疑的可能。即使如此,李隆基也不放心,常常会派人暗中监督大哥李宪的动静。有一次,手下人来报,说李宪天天沉迷于古书之中,李隆基担心大哥暗中研究兵法韬略,于是再令人加强窥探,发现李宪孜孜不倦看得是古乐谱,这样李隆基才渐渐放下戒心来。

  对于沉浸声色这件事,不管李宪是真喜欢也好,是作为幌子明哲保身也罢,总之他做得实在厉害,展现了他所特有的“大智慧”。

  相比起历朝历代,多少皇族子弟为了争夺至高无上的皇位,不顾亲情自相残杀,斗个你死我活,让皇帝李宪可谓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驾驭不了的不去奢望,所拥有的就好好珍惜,尽心尽力辅佐弟弟李隆基,同时也获得弟弟的信任与尊重,一生荣华富贵、潇洒快意,也难怪清朝文人何亮基都要感慨一句“宫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间作让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