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和李典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充满矛盾?
2021-01-25 13:53:35 李典 曹仁 乐进 张郃 魏延 典韦

  张辽李典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提到三国的魏吴争斗,有一场精彩战役很多三国读者都知道,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人击败孙权的十万大军。江东集团几十年后都无法跨过淮河,就是自这场战役而起。

  不过本届并不打算细讲这场战役,战役主角张辽和李典的关系才是重点要讲的。

  一

  张辽和李典的关系是不太好的,这层关系无论是演义还是历史书都有记载,他们属于你支持我就反对,你反对我就支持的情况。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有一章节是这样说的,孙权大军杀近合肥,张辽、李典、乐进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迎敌。身为主将的张辽认为必须出击,在两位副将面前一顿演讲,大打鸡血,一副信我我就能赢的样子。

image.png

  李典就有点不够意思了,沉默不出声。不出声的意思很明显,人家讲得这么激情,一点掌声都没有,那就是反对的意思了。

  而在20多年前的央视版《三国演义》里,可能导演不想让大家费心思去猜李典的心理活动,就安排李典当面反对张辽了,理由很简单,兵少,出去肯定打不赢,在城里守着打吧。

  从军事账来算的话,谁的主张正确呢?其实两边都正确。主动出击,逍遥津之战成功了。而守着打呢,在几十年后,诸葛恪带着二十万大军连一个只有三千守军的合肥新城都拿不下,也验证了守着打也是可行的。

  如果排除了军事观点的问题,那就是属于我上面说的,你支持我就反对,你反对我就支持的问题了。

  为何张辽和李典相互不对付呢?不是双方的性格问题。张辽在跟曹老板之前,也跟过好几个主子,但没见过他跟谁不和的,甚至在吕布手下任职时还颇受主子的信赖,所以张辽性格没问题。李典呢?历史记载他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尊敬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像这种有长者之风的人,人缘好的飞起,也不太可能存在与人相处不好的问题。与之鲜明对比的是,黄书的托孤重臣李严,人称“腹中有鳞甲”,意思就是他像个刺猬一样,跟谁都不对付。

  那么就是派系问题了,张辽和李典不和,事实上是曹魏“降将派”和“元老派”之间的矛盾。

  二

  曹魏的“降将派”是属于怎样一个情况呢?混不进曹魏“元老派”的圈子,只跟自己圈子的人玩。

image.png

  我们先看看人,挑几个有名又有代表性的来看。关羽(曾短暂投降过曹老板),张辽,徐晃,这三人相互之间是特别友好的,因为大家的处境很像。

  1. 大家几乎是同期入职曹老板公司的。

  2. 大家都是山西老乡。

  3. 大家的特长和爱好相同(山西人尚武,喜欢切磋武艺)。

  4. 大家都是投降过来的。

  历史上只是简单记载了三人当中,关羽与张辽相互引为知己,关羽与徐晃有旧。不过在《演义》里,关羽斩文丑那一章节,读者们可能没留意到,罗贯中有意地刻画出这三人降将组之间的情谊。

  首先,安排张辽和徐晃夹击河北四亭柱之一文丑,还没交手,张辽就被文丑一箭射下马。文丑准备过来补刀之际,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替张辽档刀。当然了,徐晃也被罗贯中安排了,主角还没出场,配角怎么可以战平反派的头头?于是徐晃掉头就跑,文丑追了上来。这时候,主角关二哥策马出现,救下了张辽和徐晃。由于二哥的主角光环影响,文丑和他只交锋三个回合就怂了,赶紧跑,但关二哥有赤兔马的速度加成,追上去就是一刀砍死了文丑。

  上述哥仨属于“降将派”中的武将,还有“降将派”中的文臣,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贾诩

  贾诩号称曹老板手下五大谋臣之一,但是他跟另外四位谋臣是没什么交际的,哪四位?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这四人都是相互推荐入职,关系极深。至于贾诩,算不上排挤,但肯定不被这四人高看。因为贾诩出身不好,而且还是撺掇李傕郭汜攻破长安,挟持皇帝的始作俑者,名声差到没边。所以五大谋臣当中,贾诩就相当于一个圈外人了,而且还是个独苗,于是他很知趣,只要一下班了就回家里蹲,绝不跟人应酬。历史有记载,贾诩认为自己非曹老板的旧臣,却受到曹老板重用,怕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

image.png

  三

  曹魏“元老派”又是怎样的情况?其实可以再细分为两派,“宗亲元老派”和“外姓元老派”。

  “宗亲元老派”是曹魏集团最早跟创始人曹操一起创业并且关系最好,忠诚度最有保证的那批人,往更具体的讲就是曹老板的四个亲戚,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在曹老板时代,曹魏集团东南西北战区都是由这四人分别担任最高指挥官。所以,“宗亲元老派”的地位是高于其他派系,属于第一梯队。

  “外姓元老派”有的一开始就跟着曹老板创业,有的是半途加入,总的来讲是曹老板事业发展前期加入的那批骨干,但他们不姓曹或者夏侯。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典、乐进、于禁等武将,以及荀彧叔侄、程昱、满宠等文臣。地位属于第二梯队。

  虽然这两派都属于元老级别,但这两个派系之间是有潜在矛盾的。比如说,夏侯惇(宗亲)曾因为于禁(外姓元老)越权处置麾下青州兵一事,双方关系出现过裂痕;曹仁(宗亲)曾因自己是外地官员被许褚(外姓元老)阻止入宫而记恨。

  那么“降将派”则属于第三梯队,一二梯队之间有矛盾,二三梯队之间也有矛盾,且非常普遍。这里列举几对二三梯队相互不对付的样板,李典(外姓元老)与张辽(降将),荀彧叔侄(外姓元老)与贾诩(降将),于禁(外姓元老)与庞德(降将),许褚(外姓元老)与许攸(降将),这一对对都是相互看不顺眼的,而他们的共性就是派系不同,利益点不同。

image.png

  四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个集团只要存在两人以上,就必然有利益矛盾,这是无可避免的。这种利益矛盾体能发挥多少实力,主要看大老板的管理水平。

  回到文中最开始提到的“逍遥津之战”,张辽和李典两个冤家凑一对,这样的人事安排为什么能创造胜利呢?

  这里不得不佩服曹老板的管理艺术。

  张辽、李典,都是属于“明白人”的那种,遇到共同敌人就会一致对外。

  同时因为双方有矛盾,大家工作的时候会高度集中精神,避免被对方打小报告。

  想想,如果守城的张辽、李典、乐进是感情特别好的哥仨就特别不合适。轻则怠慢守城工作,重则搞个“合肥三结义”,敌人一来就合伙把城池送了出去,这可咋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