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乾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清军入关之后,为了保住满洲血统与避免汉化,一度禁止满汉通婚,实行民族隔离政策,直到清末1901年,慈禧太后发布懿旨“满汉臣民,惟旧例不通婚姻,是以著为禁令。今开除此禁”,自此之后在法律层面上废除了汉满不通婚。
满汉臣民如此,最顶层的皇族婚姻上就更严格了,清初孝庄太后直言不准汉女进宫,包括成为宫女,因此清朝皇帝妃子一般都是蒙古人或满洲人,按照这一规则来说,汉女根本不可能成为皇后。然而在乾隆帝时期,却出了一位汉人皇后,乾隆帝为何“冒祖制之大不韪”立一位汉女为皇后?
乾隆帝一共有三位皇后,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皇后那拉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第一位是孝贤纯皇后沙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雍正五年嫁给乾隆,是乾隆的原配妻子。乾隆登基之后,诏立为皇后,雍正帝丧期满二十七个月后,乾隆二年(1737年)行册立礼。1748年,乾隆巡视途中,富察氏死于山东德州,乾隆深为哀恸,为其亲定谥号“孝贤”,作《述悲赋》悼之。据说,这是乾隆最爱的妃子,所谓“每加敬服,钟爱异常”。
第二位是皇后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给乾隆帝为侧福晋,富察氏去世之后,乾隆于1750年册封那拉氏为皇后。但在1765年乾隆南巡到杭州之后,那拉氏与乾隆帝发生严重矛盾。1766年,那拉氏去世,乾隆刻薄的声称那拉氏之死是“福薄所致”,且不肯为她举行皇后等级的葬礼,以皇贵妃礼葬,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
以上两位都是根正苗红的满洲女子,而第三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尽管抬旗为满洲镶黄旗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汉族女子。为何乾隆会不顾禁令,立这位汉女为皇后?
魏佳氏,是内务府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相当于家奴性质。乾隆选秀时,魏佳氏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后来因为容颜秀美而脱颖而出,很得乾隆帝的喜爱,在乾隆十年(1745年)受封为嫔,满文封号为“mergen”,意为“聪明的,睿智的”。
根据《清实录》记载,当时乾隆有三嫔,另两位为舒嫔叶赫那拉氏、怡嫔柏氏,晋封时魏佳氏已列众嫔之首,排在了家世与资历均比她有优势的舒嫔(后来的舒妃)之前。此时,魏佳氏在乾隆帝后宫中的位次仅次于乾隆帝的潜邸旧人,受宠可见一斑。
受宠之余,魏佳氏也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即“抬旗”,成了清朝一等人旗人,但本质上魏佳氏还是汉女。
1759年,魏佳氏晋封为令贵妃,1765年即皇后那拉氏与乾隆发生矛盾的这一年,魏佳氏晋封为皇贵妃。1775年,魏佳氏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乾隆追谥为令懿皇贵妃,魏佳氏一生育有四子,其中两个早夭。乾隆六十年(1795年),魏佳氏被追封为孝仪皇后,因此魏佳氏生前并非皇后,而是死了二十年之后被追封为皇后,但乾隆为何追封魏佳氏为皇后?
封建王朝,最大的国本是储君,储君一立,国本即定。乾隆一共有17个儿子,可供选择的储君看似很多,其实却极为有限。
清朝入关后,四位皇帝都是庶出,于是乾隆决定改变这一现状,由嫡子来继承皇位。乾隆第一个皇后孝贤纯皇后沙济富察氏,一共育有两个儿子,即永琏与永琮,其中永琏还是雍正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这两位嫡子尽管先后被立为储君,但却先后夭折。第二位皇后是那拉氏,也育有两个儿子,即永璂与永璟(夭折),但问题在于那拉氏与乾隆爆发严重矛盾,死后又以贵妃之礼下葬,因此永璂受到母亲牵连,彻底与皇位告别。
1766年之后,乾隆面临一个严重问题:由嫡子继承皇位的愿望,可能难以实现,除非再立皇后!乾隆自诩完美皇帝,自然有其办法,即先挑选出太子,然后再立太子之母为皇后。
由于乾隆实在太能活了,到1766年时,他只剩下七个儿子,分别是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其中,皇四子与皇六子已经过继给了旁支为嗣,彻底失去继承权;皇八子永璇举止轻浮,遭到乾隆训斥;皇十二子永璂母亲是那拉氏;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母亲都是魏佳氏;皇十一子永瑆喜欢仿效汉族儒生,不重视骑射,让乾隆非常反感。
于是,真正能成为太子的,只有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三人。
又过了八年,到了1773年时,乾隆已经63岁了,再也没有新皇子出生,此时他必须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最终,考虑到皇十一子永瑆醉心书法文学,唯恐他成为宋徽宗第二,又由于皇十七子永璘年龄太小,当时只有八岁,于是就选择了皇十五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帝。
1773年,乾隆秘密立13岁的永琰为储君,1795年乾隆正式公布储君身份,与此同时追封皇太子永琰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因此,魏佳氏能够成为清朝唯一汉族女子皇后,与乾隆帝传位考虑息息相关。魏佳氏成为皇后之后,乾隆也实现了由嫡子继承皇位的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名将宗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宋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的钱,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语: 乾隆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嘉庆与和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当嘉庆帝收拾和珅详情
还不知道汉少帝刘辩被废后,他与王妃唐姬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嘉庆和道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帝王也好,平详情
曹操棒杀的爱姬是什么身份?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裴松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仁宗赵祯谥号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宋仁宗详情
对蜀汉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众所详情
对爱新觉罗·褚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光义继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宋太详情
契丹族是宋朝时期兴起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建立了辽国,一度是中国北方最为强横的详情
我国古代的皇室中有很多非常残忍的规定,其中有一条饱受诟病的就是立子杀母,钦定详情
朱棣一生有很多作为,但他也因为过于残暴的雷霆手段,被后世很多人冠以暴君的名号详情
前两天趣历史小编写了北齐神武帝高欢儿子们的一些故事,都说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详情
三国时期,曹操的继承人无疑是最为优秀的,武有曹彰,文有曹冲曹植,更有一个精通详情
怯薛军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成吉思汗之所以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战国时期燕国有过巅峰时刻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详情
在各种清宫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皇帝赏赐黄马褂,而得了黄马褂的臣子则感觉是莫大详情
战国四大雄主指的是谁?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战国,这是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李自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详情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匈奴怪象。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都是汉室将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鄱阳湖大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该说,鄱阳详情
说到东兴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详情
说到西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详情
说到牧野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详情
说到怛罗斯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长平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长平之战是历史之中的详情
说到鄱阳湖大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赤壁之战首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赤壁大战是争详情
你们知道崖山海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在我们学习我国历史的过程当详情
对长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初详情
对巨鹿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朝末详情
慈禧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罪魁祸首,因此后世对她大都没有什么好评价,很多野史中详情
对司马昭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详情
你知道和珅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和珅的仕途顺的让人详情
说到清朝的驸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唐宪宗在位十五年,尽管有许多可以称颂的地方,但是,他还是没有实现中兴唐室的愿详情
对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中国详情
对杨玉环和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知道详情
同治皇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同治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语有云:“详情
对同治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那个详情
在我国,关于剑的称谓也有很多,流传比较多的就是“百兵之君”,“兵器之王”,“详情
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详情
历史上印章有哪些种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详情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详情
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详情
古蜀国,一个尘封在历史中的名字又再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李白在他著名的《蜀道难详情
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汝、官、哥详情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详情
在古代,格外重视亲缘关系,也很注重孝道,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分家呢?什么时候会选详情
古代,自商鞅变法开始产生了分家,那么古人是如何分家的呢?家产如何分配呢?下面详情
定窑,是中国北方白瓷的中心,始于唐,为邢窑的后继者,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发达。下详情
魏征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宰相,李世民的贞观盛世,有他很大的功劳,他曾经屡次忤逆李详情
大家好,说起梁山地煞的四高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梁山一百单八将排详情
却说姜维退兵屯于钟提,魏兵屯于狄道城外。王经迎接陈泰、邓艾入城,拜谢解围之事详情
却说司马昭闻诸葛诞会合吴兵前来决战,乃召散骑长史裴秀、黄门侍郎钟会,商议破敌详情
却说姜维恐救兵到,先将军器车仗,一应军需,步兵先退,然后将马军断后。细作报知详情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打祝家庄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详情
却说姜维传令退兵,廖化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虽有诏,未可动也。”张翼详情
却说蜀汉景耀五年,冬十月,大将军姜维,差人连夜修了栈道,整顿军粮兵器,又于汉详情
却说司马昭谓西曹掾邵悌曰:“朝臣皆言蜀未可伐,是其心怯;若使强战,必败之道也详情
却说辅国大将军董厥,闻魏兵十余路入境,乃引二万兵守住剑阁;当日望尘头大起,疑详情
却说后主在成都,闻邓艾取了绵竹,诸葛瞻父子已亡,大惊,急召文武商议。近臣奏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