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汉文帝无为而治,嘉靖帝为何连皮毛都没学到?

  还不知道嘉靖为何动辄说自己生活俭朴四季常服不过八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代以下,嘉靖之前,历史上好道且有一定知名度的皇帝,大致有秦始皇汉文帝汉武帝、汉明帝、太武帝、宋真宗宋徽宗明成祖等人。

image.png

  这里面,秦始皇、汉武帝虽有成仙之志,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治国路线却与道家思想不沾边,他们功业卓著,百姓却没得什么好处反而大受其害,后世争议很大。

  汉明帝治国暗合道妙,获得了百姓和上天的高度赞誉,但他的治国思想却更多以儒家的形式展现,且治政苛察,官员战战兢兢。太武帝对道家缺乏自身体验,更多是一种政治上的利用,是崔浩、寇谦之等人劝告下才信奉的,主要为了提升自己在汉地的执政合法性。

  宋真宗治政虽有无为之风,但功业不彰,封禅泰山许多细节也显得很没底线。宋徽宗就更别提了,昏君兼半亡国之君;明成祖杀伐决断,类似太武帝,但对道家的尊奉更多是亲身体验了真武大帝的灵感才有的。

  在这些人身上,嘉靖都缺乏共鸣。只有汉文帝,才让天资聪颖的嘉靖有了知己、朋友的感觉。

  汉文帝处处无为,在遥远的代国几乎从不参与中央的权力纷争,但无为而无不为,由于他积极履行职责却又不争,被汉庭几位重臣看重(主要是陈平),帝位从天而降。

  这与嘉靖在钟祥封地的情况十分类似,本来只是一个藩王二代,但由于好学、聪颖,无形中已经积累了不少名气并被重臣杨廷和所知,机缘巧合下,天子之位突然就落到了自家的头上。这种类似的经历,类似的心灵历程,两人可谓心有戚戚。

image.png

  汉文帝对道的体验也绝非其他人所能比拟。他小小年纪,行事已经处处彰显道家无为、无事、谦退之风,但这种无为、谦退的背后却是他在学问上的积极进取之心。传说,为钻研《道德经》的奥义,他还专程拜见河上公,被后者授书二卷。这让好道且有深研的嘉靖自然生出知己之感。

  更难得的是,汉文帝不但对道的体验颇深,而且还将其应用到治国理政上,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发挥到了极致,持之以恒20多年,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后世人和嘉靖眼里,足为治国楷模。

  可惜,嘉靖学习汉文帝只学到了皮毛,只见小德而不见大德。

  汉文帝为人、治学、治政一以贯之,自然而然,毫无刻意做作之感,别人看他在做三件事,在他眼里其实只是一件。作为皇帝,始终将帝王的职责放在第一位,而且履行帝王职责本身就是行道的一种方式。

  而在嘉靖眼里,为人、治学、治政是割裂的,为了自家修道可以暂时将皇帝职责放一放,将政务细节托付给一个聪明的佞臣,任凭纲纪大乱、民不聊生而无所作为,这种与修道本质上南辕北辙的事情他竟然觉得很正常。

image.png

  汉文帝简朴,嘉靖也很简朴,“四季常服不过八套”。但他并不是真的看破了,真的简朴了,只是将欲望套了个马甲,摇身一变以修道的形式展现出来,本质上仍然是欲望,而且通过与权力、佞臣的结合来吞噬天下人。

  汉文帝无为而治,嘉靖也无为而治,但汉文帝的无为主要针对百姓、四夷的,对诸侯王、贵族、官吏等人可是一点都没放松控制,为严肃纲纪还忍痛杀了自家的舅舅,而他的无为却恰恰相反,是对贵戚、官吏们的无为,对民众的“有为”。

  所以,海瑞在奏折里批评嘉靖,并将其作为与他的偶像汉文帝的所作所为详细对比,戳破了他心中的迷梦。自家修道许多年,竟然学错了!估计这也是他大怒的一个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