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到底是个怎样的君主?和演义中有何不同?
2021-06-21 16:40:16 武圣人 张飞 刘备 关羽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君主,相较于曹操有那么多优秀的儿子,却只有一个独子刘禅,因此对这个孩子关怀备至疼爱有加。

  对刘禅最直接的印象是一个昏庸无能,胸无大志,甚至于说有点傻的这么一个君主,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并且安安稳稳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还真的不得不夸赞这个“傻”皇帝。那么真实的刘禅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1,刘禅脑子有没有问题?

  自古以来,很多昏庸的皇帝即使在位之时无所作为,吃喝玩乐,但是亡国之后也是后悔莫及,长吁短叹,像刘禅这样“放得开”的可以说是唯一一个。一句“扶不起的阿斗”,就把刘禅给死死按在了昏庸无能的印象墙上,再加上一个“乐不思蜀”,活脱脱展现了一个没心没肺的刘禅,亡国之后还安乐地享受。我们抛开这两句俗语,首先来分析一下,刘禅的脑子正常不正常。

  先从正面刘禅自身来分析,刘禅是刘备在荆州投靠刘表的时候出生的,一直到刘备当上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子,刘备称帝后立为皇太子,从来没有说刘禅智商有问题的事情,而且刘禅在刘备死后对刘备的嘱托也是照实执行,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蜀国在他和诸葛亮的配合治理之下,算是慢慢的复兴。所以从历史记载来看,刘禅根本不存在脑子有问题的事情,这个事情可以说是后来的艺术形象的加工,导致人们的错误认识。再从侧面来看,刘备对刘禅的封禅可以看出来,刘禅一直是他心中的第一继承人,刘备从当上汉中王的时刻起,就认定了刘禅当嗣子,即使到托孤的危难之时,对刘禅一直没有什么否定的地方,反复考虑之下,刘禅还是最合适的人选。再从其他的人物评价来看一下,诸葛亮首先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诸葛亮说刘禅是个仁德聪敏,崇尚德行,礼贤下士的人,如果说刘禅脑子有问题,诸葛亮是奉承的话,再这么说刘禅不等于讽刺了吗?所以说,即使诸葛亮是奉承,那么刘禅至少智商不存在问题,行为举止也没有什么不妥,所以刘禅肯定是个正常人。而且是善于做好外部表现的人。说他弱智,纯属谬谈。

image.png

  2,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怎么样?

  刘备死之前让刘禅事诸葛亮如父,刘禅对诸葛亮有没有事之如父?并没有,刘禅对诸葛亮可以说是敬畏有加,但是并不像父子的关系那般亲切,也没有称呼其为父亲之类的称谓,刘禅即位后把所有事情都交给诸葛亮,而且刘禅不断地给诸葛亮加官进爵,让诸葛亮真正地大权独揽,是对诸葛亮工作能力的信任,他认为诸葛亮能够处理好所有事情,自己并不需要干涉太多,当然也不是不管,对国事方面刘禅也是稍有留意,对诸葛亮北伐虽不是很赞同,但是依然是倾力支持。刘禅对北伐考虑的方面是蜀国自身的国力消耗,并且多年战乱徒劳无功,但是诸葛亮考虑的是天下大势,蜀国图强之略,虽然刘禅比不上诸葛亮的眼光长远,但是也算得上是个仁德有识之君。刘禅对诸葛亮是尊敬的,毕竟是功劳非常大的老臣,而且又是自己的父亲托付国事的大臣,但是刘禅对诸葛亮也是有意见的,主要是政治上见解的不同。所以刘禅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是活在阴影之下,享受着皇帝的生活,却不能左右国家的方向,但是刘禅也是有自知之明,非依赖诸葛亮不可。而诸葛亮对刘禅则是一副谆谆教导的师傅的姿态,从出师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禅寄予的希望是很大的,他希望刘禅能听贤任能,在自己不在之时,能够亲贤远佞,好好地治理蜀国,但是诸葛亮从生到死都没有放权,这也是诸葛亮一个失误,并没有给刘禅带来能力的提升,只想着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所以,刘禅与诸葛亮整体关系和谐,相互之间一个是诲人不倦,一个是恭敬有礼,略有分歧,以刘禅的让步而归于一体,所以说在处理这段关系上,刘禅显得比诸葛亮还要圆滑一点。

image.png

  3,刘禅有没有能力?

  上文中提到刘禅有其能力,一是很好地完成了刘备的托孤时留下的人物,将国家大权悉数转移给了诸葛亮;二是与诸葛亮的相处中,懂得圆滑谦让,诸葛亮说得不好听一点,也算是个权臣,刘禅收刘备托孤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影响,恐怕也不敢对诸葛亮造次。那刘禅还有哪些能力?刘禅为政能力也是很强的,诸葛亮死后,刘禅没有继续北伐战争,而是稳定下来求发展,我们不说刘禅的这一举动对以后形势的影响,就单看刘禅能将蜀国治理地国泰民安,经济复苏的样子,也能体现刘禅的能力,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也是想朝着自己的想法努力,并没有给蒋琬费祎等丞相的权力,不让权力下放,自己也是抓了军权。所以说,刘禅治理国家,维护稳定是有一套的,这一点绝对是学习了诸葛亮的能力,所以诸葛亮夸他聪敏绝对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实实在在的聪慧。但是蜀国终究是灭亡了,而且是不战而降,这让人不得不凌乱了,刘禅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刘禅有一些致命的缺点,首先是观点立场不强,刘禅并没有对兴复汉室有非常高的认同感,他出生较晚,等懂事的时候,刘备也基本是事业的顶峰了,所以刘禅并没有吃过太多的苦,汉室也基本不存在了,对曹魏也没有特殊的敌对情感,兴复汉室的这些理想基本都是刘备和诸葛亮灌输给他的,他自身有可能存在着不赞同的想法也未可知,刘禅后来选择投降曹魏也是因为立场不够坚定,目标观点不够鲜明;再者,刘禅的进取心不强,没有了“汉”这个旗帜的召唤和指引,刘禅的在诸葛亮生前是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但是诸葛亮死后,马上就想着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不求外部的扩张,只想着修养生息,让国力富强,过上好日子,殊不知,蜀国的发展速度在益州这种闭塞之地,怎么也不可能发展过吴魏,最后,刘禅主见不强,诸葛亮在世时整个被诸葛亮左右,但是死后,先后经历了蒋琬,费祎,姜维等都是带领蜀国的大臣,外部恐怕真正见识到刘禅本人的并不多,而且到最后竟然被谯周的三言两语将偌大一个蜀国拱手让人,将整整齐齐的军队送给别人任人鱼肉,岂不惑乎!

  假想刘备如果在生前就统一了中国,百年之后再传位给刘禅,刘禅必能将整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国富民实,后事评价也必然是仁德爱人之君。而偏偏其继位于最危难的时刻,他没有志在天下的雄心,也没有兴复汉室的理想,只想着将自己的日子过好,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来说刘禅的能力是卓越的,刘禅的投降是仁义的,但是对于蜀国来说,刘禅缺乏背水一战的决心,不具备一股不屈不挠的志气,只能被人视为懦弱无能,扶不起的阿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