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为何会被朱棣重用?她有何过人之处?

  杨荣为何会被朱棣重用?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公元1399年,朱元璋驾崩的第二年,建文帝得知燕王朱棣正在密谋造反,于是派遣谢贵、张昺、张信等人秘密逮捕朱棣。不料,在关键时刻,张信选择秘密投靠朱棣,朱棣因此设计诱杀谢贵、张昺等人,然后夺取北平周边的兵权,正式宣布 “清君侧”,起兵南下,靖难之役爆发。

  实际上,朱棣起兵,也是被逼无奈。一年前,建文帝刚刚登基不久,周王、代王等五位藩王纷纷被削,朱元璋的儿子们人人自危。从这时,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等人的建议下,开始秘密筹备兵器和粮草。靖难之役爆发时,朱棣已经准备多日。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多,最终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image.png

  公元1402年,李景隆和朱橞叛变,打开金川门,朱棣的大军蜂拥入城,南京城破,建文帝放了一把大火后消失。从此,天下易主,朱棣成为明朝的新主人。

  朱棣攻下南京后,朱元璋和建文帝留下的旧臣们的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像方孝孺那样,为建文帝殉葬。第二条路是像李景隆那样,选择改换门庭,效忠新主人。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大臣还是选择了第二条路。毕竟,朱棣和建文帝一样,都姓朱,都是朱元璋的血脉,所以,效忠朱棣,并不算背叛明朝。

  选择效忠朱棣很容易,但如果想在朱棣面前露脸,从而被重用,这就很难了。但有一位小官,仅凭一句话,就引起了朱棣的注意,从此被重用,还成为一代名臣,此人就是“三杨”之一的杨荣。

  朱棣进城那天,南京城的街道上站满了朝廷的官员,他们为了向朱棣表达“忠心”,纷纷选择迎接朱棣。例如“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前一天还在同僚面前发誓自己要以身殉国,第二天就出现在迎接朱棣的队伍中。这种“群臣夹道欢迎”的场面,让朱棣十分愉悦。正在朱棣享受这种愉悦时,突然有一人跪在了道路的正中间,挡住了朱棣胯下的战马,他对朱棣说:“殿下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继续入城,然后登基为帝,第二是掉头走出城外,去祭拜明太祖的陵墓。不知道殿下要选择哪个呢?”

  《明史·杨荣传》记载:

image.png

  成祖初入京,荣迎谒马首曰:“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驾谒陵,自是遂受知。

  朱棣听了杨荣的话后,如醍醐灌顶,他立即骑马去祭拜朱元璋陵墓。因为,朱棣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南下的,他并不承认自己是“造反”,如今到了南京,第一件事当然是要祭拜自己的父亲、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如果第一件事就是登基,那就真的是“大逆不道”了。

  且说杨荣,字勉仁,自幼才华出众,建文二年,杨荣考中进士(二甲第二名),被建文帝授予翰林院编修。杨荣自认为自己才华卓然,但并不受建文帝重用。朱棣入城那年,杨荣已经30岁,杨荣想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要知道,在当时翰林院编修只是区区七品官,他身份不高,如何能获得朱棣的重视?于是,杨荣想了一个好办法,他抓住朱棣急于登基的心理,让朱棣先去祭拜朱元璋陵墓。这一招果然奏效,杨荣一举成名。

  朱棣登基后,立即重用杨荣,朱棣成立内阁,有7位大臣成为明朝第一批内阁成员,杨荣就是其中之一。在永乐一朝,朱棣对杨荣非常依赖,朱棣不管是身在京城,还是带兵出征,身边必带杨荣。杨荣能谋善断,在朱棣北伐、明朝迁都、朱高炽继位等大事上,杨荣都是十分关键的角色。

image.png

  朱棣驾崩后,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时期的内阁,都少不了杨荣。杨荣和杨士奇、杨溥三人,久居内阁,合称“三杨”。在明朝,内阁大臣相当于宰相,因为杨荣历经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四朝,而且是内阁重臣,因此杨荣为四朝宰相,功勋卓著。

  很多人认为,杨荣在朱棣进入南京时,劝朱棣祭拜明孝陵的举动,是投机行为。但杨荣正是利用这次机会,才得到朱棣的重用,才成为明朝的一代名臣,为明朝“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做出巨大贡献。由此看来,杨荣当年的“投机行为”,对推动明朝的发展,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应该得到后世认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