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辅政大臣为何多尔衮的下场没有鳌拜好呢?
2021-07-12 14:06:44 李臣典 南怀仁 钱沣 黎简

  多尔衮鳌拜,他们掌握着清朝朝廷的大部分权力。让年幼的皇帝几乎成为傀儡。但是他们最后的结局却大不相同,多尔衮死后坟墓被扒开,他的尸体被挫骨扬灰,而鳌拜的结局就比多尔衮要好,至少鳌拜没死,只是被康熙下旨关起来。同是辅政大臣,为何两个人结局不同?

image.png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

  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鳌拜,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权臣,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皇太极病逝后,拥戴皇九子福临即位,成为议政大臣,位极人臣。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帝在索额图、黄锡衮、王弘祚等人支持下,逮捕鳌拜下狱论罪,囚死于牢中。康熙五十二年,念其旧劳,恢复名爵。雍正时期,赐予祭葬,追封一等超武公,世袭罔替。

  鳌拜是清朝名将,康熙早年辅政大臣之一。前半生战功卓著,后半生擅权自专,被康熙智擒。这就是著名的智擒鳌拜的故事,康熙奋力一搏,终于拼出了自己的权威,也让鳌拜锒铛下狱。树倒猢狲散,平日里唯唯诺诺的大臣,争先恐后的向康熙效忠。议政王大臣们审讯鳌拜后,立即拟定三十条大罪,建议立斩。此时,身陷囹圄的鳌拜,向皇帝提出了见面的请求。念及他是顺治留下来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地位特殊,康熙同意了这个要求。鳌拜见到康熙后,也没有多言,撕开了自己的衣服,康熙沉默了。撕开衣服能看到什么?

  都是累累伤痕。鳌拜确实对清朝立下过赫赫战功。他出身于将门,从小和自己的父亲卫齐、叔父费英东一起,跟随皇太极打天下。特别是在征讨察哈尔部和朝鲜时,他作战勇敢,开始崭露头角。在攻克皮岛一战中,清军主力正面吸引守岛的明军,鳌拜则带着小部分人偷偷上岛。不料,中途被明军发现,炮火箭矢连发,清军一度岌岌可危。但立下了军令状的鳌拜奋勇向前,不退反进,顶着炮火与明军肉搏,后面的部队才逐步跟上,最终拿下皮岛。攻克皮岛对于清廷的意义十分重大,清军以后出征再无后顾之忧,皇太极亲自祭文告努尔哈赤,鳌拜也因为首功而晋封三等男爵,赐以“巴图鲁”的称号。

  在松锦之战时,济尔哈朗的右翼军本来已经失利,但增援的鳌拜过于勇猛,他力挽狂澜,击败了明军的骑兵。随后在济尔哈朗长舒一口气,直呼幸运的之时,鳌拜又直接乘胜追击,五战五捷,奠定了胜局。在随后的追击战中,鳌拜堵住了洪承畴的退路。这一仗之后,他升任护军统领,封爵为一等梅勒章京。清军入关后,鳌拜分别参与过多铎阿济格围剿李自成豪格攻打张献忠的战争。他前后十三战,重创了大顺军,又充当先锋,将张献忠的大西军击败。后人评说,张献忠的覆灭,鳌拜“实居首功”。

  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偷窥帝位。然而鳌拜与索尼、谭泰等八人一起,他们对于皇太极忠心耿耿,一定要让皇太极的儿子来继承皇位。这八人“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共推豪格继位。朝议的那天,鳌拜率领两旗兵马全副武装守在崇政殿,做好了兵戎相见的准备,并且放出狠话:我们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深受先帝之恩,不立先帝之子,我们愿意追随先帝而去!

  就是在这种鱼死网破的决心下,多方最终达成一致,多尔衮和豪格都放弃帝位,让皇太极6岁的儿子福临继位,成为顺治皇帝。此后,由于大权被多尔衮掌握,作为曾经的政敌,鳌拜遭到残酷打击。曾经被革职,也曾经降爵,甚至多次论死,境遇一度十分窘迫。直到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鳌拜才算熬出了头,他备受顺治的器重,被顺治视为心腹重臣。当顺治驾崩的时候,鳌拜旋即被任命为四大辅臣之一。

image.png

  从此刻起,他开始走上了多尔衮的老路。虽然鳌拜是四大辅臣的最末,但因为资格老,功勋大,日益骄横,擅权自重。费扬古之子倭赫因是康熙的侍卫,对鳌拜没有那么尊重,就被他罗织罪名,全家诛灭。多尔衮曾经存在私心,将自己所辖旗换地,虽然在当时确实不对,不过时间已久,人心安定,鳌拜又要还回来,这酿成了换地之祸。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不同意换地,向朝廷陈述弊端。鳌拜见三人敢违背自己的遗愿,在皇帝不同意的情况下,矫诏将三人处死,强行换地。

  康熙十四岁的时候,索尼在临终前建议皇帝亲政,名列第一辅臣苏克萨哈也表示愿意还政,自己去守皇陵。这个举动惹恼了鳌拜,他罗织24款罪名将苏克萨哈处以侥幸,并且族诛。由此,鳌拜更不愿意还政,而是妄图牢牢把控康熙。公元1669年,议政王大臣罗列了鳌拜三十条罪状,将他革职、处斩。康熙认为他是清朝的大功臣,未将他处死,只革去官职,囚于牢中。不久,鳌拜便在牢中病死了。康熙晚年,又为鳌拜正名,肯定了鳌拜为清朝争夺江山的功绩。

  多尔衮和鳌拜都是辅佐幼年皇帝的大臣,但是他们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一个死后被挖坟抛尸,一个被监禁,为何差距会这么大?顺治为什么如此痛恨多尔衮?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多尔衮流的是皇室的血液,是皇帝的叔叔,所以地位也是很高的,在他的眼里,顺治皇帝并不是皇帝, 只是一个孩子,而自己是长辈,不需要听从小孩子的话,所以顺治在多尔衮面前根本没有应该有的威严。这样一来,两人之间的矛盾就大了,加上权力的争夺,两个人的仇恨也就出来了。

  其次就是顺治的母亲和多尔衮之间的一些传闻,有传闻说这两个人之间之前是有一段隐情的,顺治皇帝怎么能够允许自己的母亲和叔叔有什么瓜葛呢,她可是父皇的女人,因此顺治对多尔衮的仇恨就更大了。

  最后就是多尔衮的存在威胁到了顺治的统治,因为在顺治登基之前,拥护多尔衮登位的人很多,不管是谁,肯定无法容忍一个威胁自己权力地位的人在自己的身边吧,顺治也不例外。

  由此来看,在那个以皇权为大的年代,不管自己能力有多强,都不要去同上位者比较,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就算是自己的亲人,一旦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那便是仇人,就算在你生前没有行动,在你死后也不会放过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