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帝将近三十年不上朝,为什么依旧能维持明朝盛世、战事顺利?

  对万历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皇帝是一个人人都想做的职业,从古至今无数人削尖了脑袋都想往上挤,但是皇位世袭,有人可以毫不费力地荣登大宝,甚至他们不适合做皇帝。比如宋徽宗赵佶可以成为书法家,明熹宗可以成为木匠大师,而李煜之流也可以成为一代词人。皇帝多出奇葩,要数明朝为最,这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还是明神宗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的父亲隆庆帝在位六年就因为沉迷女色、大量食入媚药而亡,万历皇帝登基之时尚且是个孺子,由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辅佐,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万历才开始逐渐走到权力中心,打理朝堂。万历皇帝天资聪颖,又一直跟随张居正学习,在政务方面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但是好景不长,万历显示减少上朝的时间,而后干脆久居深宫,再不上朝。

image.png

  万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但是从万历十五年开始,一直过了二十八年之久,他才重新出现在朝会上。很多人唾骂万历昏庸,不理朝政,但是后来发现并非如此,一来万历患有腿疾,且身体虚弱,无法承受每日早朝,二来政事由内阁把持,一群大臣与万历分庭抗礼,身为皇帝也难以成事,三来国本之争持续良久,万历难遂心意,心灰意冷,没有心思打理国家。虽然如此,万历时期依旧是明朝盛世,百姓安居、战事顺利。

  二十八年不上朝却能实现万历三大征的成功却是让人费解,但是仔细剖析却能发现其端倪。首先,明朝拥有发达的文官体系,虽然明朝废除了宰相,却设立了内阁,到明英宗时期票拟制度就完全成型了,皇帝只需要对一些重大事件进行裁决就行了,其余事情一律由内阁操办,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凭借着几张纸条、几道批红、几道圣旨便能实现,只有内阁无法决断的一些大事才会放到朝会上讨论。也就是说,万历皇帝只是不参与早朝,并非不理朝政,依旧会有专人将奏章送至宫中,由其决断。

image.png

  其次,万历三大征的实现需要大量的钱粮,而神宗皇帝确实有拾人牙慧的基础,用现在话来说,是皇帝里的富二代。隆庆帝虽然仅在位六年,实行开关政策,与海外贸易初步实现,又与北方游牧民族互市,未曾大兴土木,所以积攒了一些家底。此外,张居正辅政之时,深感国家财政、吏治危机,进行改革,张居正死后,他的改革措施多被废止,唯有一条鞭法留存下来。

  所谓一条鞭法,就是地丁银的初级状态,部分田税力役折银征收,而不再按人头收税,其他税收一律算入其中,不再以别的方式征收苛捐杂税,这一改革不但为中国的税制变迁定下了基调,也为明朝后期积蓄了战争需要的钱财物资。

  最后,战争的胜利需要杰出的武将,因为无论是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还是西南的土司,亦或全力以赴的丰神秀吉,都不是能够轻易解决的。明朝自从初期太祖朱元璋杀了一批武将之后,难有将才,英宗时期勉强靠着兵部尚书于谦才守住北京。

  到了神宗朝却又冒出一批杰出将领。如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在宁夏战役与辽东战斗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素养,而麻贵李化龙也是这一时期的名将,作为万历三大征的统帅,他们在功绩方面不输给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只是名气稍弱。

image.png

  总而言之,这个奇葩皇帝明神宗并非真的如别人口中一无是处,在政治生涯早期还是希望有所作为的,但是碍于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失利便对此有所排斥。尽管如此,完整的国家治理体系,充盈的国库,杰出的军事将领,依然让明朝在后期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耗光明朝最后一点底蕴与气运,后世人常说:明实亡于万历,而非崇祯

  笔者以为,万历皇帝看似不理朝政、不念国本,更多是出于心性使然,在他眼中,从隆庆帝薨之后他的命运就注定了,年幼之时尚未了解这些,待到五十七岁的张太岳然长逝,他又从朝堂之上看到自己的无力,无论是出于本心还是不得已,他都明白,这并不影响一个盛世的到来与衰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