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平山堂》苏轼所作,缅怀恩师表达悼念之意
2021-08-06 12:00:25 王弗 王闰之 苏小妹 苏轼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书画等各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苏轼所作的《西江月·平山堂》吧。

  苏轼与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两位重量级的人物,两个人不仅在文学、诗词,以及书法上,都有着很高的造诣,而且两个人还有师生之情。其实,欧阳修并没有教授过苏轼,那么他们的师生情谊是怎么来的呢?那是因为古代的科举考试过程中,考官和考生会默认成为“师徒”关系。当年苏轼参加科举考试,那时的主考官正是欧阳修,于是便有了师生之情。

  作为前辈的欧阳修对于苏轼来说,可以说是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对于苏轼的奖掖,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苏轼的文章能够在当时的京城开封流传开来的原因。所以说欧阳修对于苏轼,算得上是他人生中的贵人。

image.png

  欧阳修和苏轼虽为师徒,却并不常在一处。他们都是北宋的名臣,自然要四处奔波,居无定所。这也导致他们聚少离多,互生思念之情。那时,欧阳修在扬州为官,苏轼只要路过,必定要前往师父的住所平山堂拜访。

  平山堂,位于扬州城北,欧阳修曾在这里居住了长达20多年,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欧阳修担任扬州知府,修建了平山堂后,常常在此饮酒、赏景、吟诗作赋。后来,平山堂成为成为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著名场所,千百年来引得无数词人墨客神往不已。

  苏轼平生三次到访平山堂,第一次是1071年,第二次是1074年。1079年,是宋神宗元丰二年。这一年苏轼从徐州被调到湖州,继续着自己的贬谪生涯,途中路过了平山堂,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经过平山堂了。所不同的是,这一次过平山堂,他和恩师欧阳修已经阔别快10年了,欧阳修已经逝世八年之久。

image.png

  如今重回旧地,睹物思人,想起恩师对自己的种种栽培,爱护,想起自己当年的意气风发,再到现在的连连贬谪,处境艰难,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说,我第三次经过平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我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阳修。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

image.png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欧阳修去世之后,苏轼表达悼念之意,多次来到这里缅怀恩师。当然,这一段岁月也是词人人生最坎坷的岁月,由此两种情感都密集交织,表达出词人内心情感的复杂。“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苏轼表明了他和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经是十年前了。苏轼没想到这一别便是和恩师欧阳修的永别。如今苏轼第三次来到平山堂,不见恩师欧阳修,只有他的词作手迹在平山堂壁上仍然龙蛇飞动。睹物思人,引出人生无常的感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苏轼在这里写词悼念恩师,这两句都是直接引用欧阳修诗词文章的经典词句,极力推崇欧阳修的诗词文学成就,表达词人内心的缅怀之情。“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什么呢?词中的“空”和“梦”其实都在教我们看破和看淡,坦然面对挫折,笑看自己的人生。

  苏轼这首宋词很有哲理韵味,从他的角度提炼出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其中不乏消极意味。也难怪,对于当时的苏轼来说,虽然满腹才华,但是经历乌台诗案等人生挫折,被贬谪距离京城越来越远,尤其是恩师的去世等等,诸多复杂的情感都让词人内心涌出难言的伤痛,才会写出“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的伤感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