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唐代戴叔伦所作,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景物

  戴叔伦,字幼公,一作次公,唐代中期山水田园派诗人,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戴叔伦所作的《兰溪棹歌》吧。

  夜晚的城市,虽没有白天的车水马龙,却依旧繁华热闹。在高楼大厦与购物中心,到处闪烁着灯红酒绿的浓丽景象,随处一望,都可见霓虹流转,华灯四起。疯狂而劲爆的音乐依旧不知疲倦地响着,好像永远都不曾停息。在这样的气氛里,人们的心里仿佛都燃烧起了猛烈的蓝色火焰,在兴奋中却有一股难以压抑的躁动。

  这时,渴望有个安静的地方,让躁动的心得以平息,于是独自来到郊野公园的水塘边,在这里觅得一方静土。在静谧的月夜里,几株清荷在纯净的月光下呢喃,萤火虫如散落的星子,在柔和的轻风中浮动着。水草轻轻摇曳着,好像在与蛐蛐的吟唱声相合。柳枝在水面上划动着,使得碧水微微荡漾。鸟雀偶尔从巢中发出一两声天籁般的梦呓。夜空与池水是一样的纯净,纯净得就像一首诗。沉醉在这水墨画般的夜景里,再躁动不安的心都会散发出山谷幽兰一般的芳香。

image.png

  这时,想起了唐代戴叔伦的《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弯蛾眉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越中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兰溪在接连下了三天的春雨后,溪水猛涨,鱼群竟在半夜中涌上了溪头浅滩。”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

  “凉月如眉挂柳湾”这句写月。春雨过后凉爽宜人,月色秀郎,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越中山色镜中看”这句写溪水,溪面平静,水色清澈。在这句,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三字,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

image.png

  “兰溪三日桃花雨”这句写雨。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半夜鲤鱼来上滩”这句写鱼。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这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更加让人忘记了所有的烦恼与躁动。

  至美之景,让心宁静。置身自然,融入自然,让心沉浸在自然中,让魂消融在自然,这才是人生最美的享受。走在蜿蜒崎岖的小路,小草对我浅笑,小花对我私语,吊桥下那清澈潺潺流水缓缓在歌吟,蓝天白云相伴相随,路在脚下延伸,心在山水中遨游,要有多惬意就有多意,真是妙不可言。难得闲静下来,撷几滴清露,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与美景,听着柔柔的轻音乐,让我以无尽的惬意与洒脱。

image.png

  至美之景,让心宁静。携一颗如洗的心,置于山水之间,闲庭信步,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微雨一帘,淡茶半盏,幽静而清宁悠远。人之所需至简朴、至清静、至自然;人之所爱,是至真、至诚、至淡。一个有真性情的人,清淳地美好着,清透地生活着,优雅地变老着,便是人生圆满。

  至美之景,让心宁静。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以一颗恬静的心,淡观花开,静赏云卷,携一抹茵茵绿意,氤氲出宁静的喜悦,让生命之树长出盈盈新绿来。让生命融入自然,守一份心灵静美时光,携一抹花香,捻一拢明媚,在平淡安静里与时光同行,在清宁简约中与清风伴行,沁沁馨香,做个如水安静的女子,眉目清朗,端然优雅,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足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