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松》唐朝诗僧景云所作,借由松树传递作者的真实意图
2021-08-09 09:58:19

  景云,唐朝时期诗僧,擅长诗文与书法,留存至今的诗文有三首,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景云所作的《画松》吧。

  人生道路,迷雾重重,前进从来曲折,光明永远恍惚。破解障碍,剔除困境,直面惨淡人生,方是真正的勇士。一路行来,初心不改,真纯依旧。

  《画松》

  【唐】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景云,天宝年间诗僧,尤喜草书,初学张旭,精熟后有变,带自己风格。相传与岑参熟悉,岑参有诗《偃师东与韩樽诣景云晖上人即事》记述来往事迹,但也有人否定此诗与景云上人有关,认为“景云”本为寺庙名。

image.png

  古人写诗,讲究一个“含蓄”、“委婉”、“转折”等等,然而道至极点,没有统一规则,或许会有另外一种方式出现。诗为真性情的既定外露,所以涉及到每个人的气质,如太白之坦荡,少陵之沉郁,摩诘之幽寂,每每独具风格。

  在这里,诗人仿佛脱口而出一般,大声吟诵着:“画松一似真松树!”这一声称赞的话语,如果不是出自于内心,又怎么可能真情流露呢?在诗人的惊讶表情映照之下,方才显现着画家的技艺十分高超,画家笔下的松树也因为形神兼备而猛烈地冲击着观赏者的眼球。

image.png

  紧接着,看到画家笔下的这棵松树之后,诗人忽然想到了什么:“且待寻思记得无”。到底是什么呢?原来,这棵松树如此眼熟,似乎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一样。诗人并非故弄玄虚,也不是夸张矫饰,他要用自己在现实中的所见所闻来衬托“画松”之逼真形象。

  这种突如其来的疑惑,却比那些盲目夸赞要来得实在很多。所谓“睹物思人”,此处的诗人则是睹画思“松”,因为看到“画松”而想到曾经见过的“真松”。这一刻,虚妄和真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清晰地摆在了诗人的面前。前面之“真”与此处之“无”,轻易地指向佛法里面的真谛,唯有勘破虚寂,才能求得真意。

  由此,诗人回想到过往:“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原来,之所以这么熟悉,是因为有所对比。此处显眼的是“天台山”这一点,此山为佛教天台宗诞生之源地。这就可以很好理解前面所写,诗人明面上似乎是题画言“松”之真无,其实未尝没有“言外之意”,暗地里指涉佛法禅理之虚无和真实。

  白居易有《画竹歌》云:“西丛七茎清且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东丛八叶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拿来与此诗比较,就会非常明确地得到两诗用意相似的答案。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契合,两者殊途同归,都指向了佛法之中“真”或“妄”的求证。

image.png

  纵观本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绚丽的技巧,在简单朴实的字句里,诗人更没有长篇大论讲述什么大道理,而仅是以虚写实的手法,借由画中之墨松引出现实里的“天台山松”,巧妙向欣赏者传递出来自己的真实意图。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相由心生,不离其中。

  如何勘破虚妄,永远是诗僧在追求的过程。当他看到这幅栩栩如生的《画松》之时,忽然就明白过来:“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曾经的阅历,当你以为早已忘记的时候,其实是“虚假”的暗示;事实上,那些过去的存在,一直都潜藏在自我的内心深处。如此,又怎么可能是一个简单的“真”或“假”就能够区分开来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